周士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举隅

2021-12-05 13:48:25蔡亚平吴飞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7期

蔡亚平,吴飞华(.江西中医药大学;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33000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不孕症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5~20%,其临床表现范围从轻微的月经失调至严重的生育和代谢功能障碍。具体可见有月经失调、排卵不规律、雄激素过多症及黑棘皮病等临床表现[1,2]。中医将对此未有具体论述,但根据症候表现可将其归入于“闭经”、“不孕”、“癥瘕”等病症范畴。

1 病因病机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3]。肾精主女性生殖发育,肾精亏耗,则女性的生殖及发育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不孕、经水迟发甚至闭经。傅青主则提出“妇人有身体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肥胖者多气虚,气虚者多痰涎,外似健壮,而内实虚损也”[4],这与肥胖型PCOS患者的情况大致相符。《张氏医通》云:“因瘀积胞门,子宫不净,或经闭不通,成崩中不止,寒热体虚而不孕者”[5];《傅青主女科·种子》云“任、督之脉既虚,而疝瘕之症必起,疝瘕碍胞胎而外障,则胞胎必缩于疝瘕之内,往往施精而不能受”[5],由此可知“血瘀”也是经水不调和闭经的一大诱因。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结气候》中提到“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也有所存,神有所止,气流不行,故结于内”[6],明·王肯堂也说“郁者,滞而不通”[7]。PCOS患者久治未愈,其性必郁,郁而必结,结者不通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卵泡发育障碍或排卵障碍是PCOS患者经水不调和不孕的主要原因。肾精充足是卵泡发育成熟的重要条件,尤以赖肾阳的温煦及鼓动[8]。而增厚的卵巢包膜与痰瘀博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痰瘀闭阻经络,气化功能减退,排卵的“原动力”不足致使排卵障碍[9]。

周士源教授提出:PCOS患者的病理特征以“肾虚为本,并兼具痰、瘀、郁三大病理变化”。痰、瘀同时也是病理产物,亦是PCOS患者常见的病证表现形式。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周士源教授更注重“郁”。《素问·本病论》有云“人忧愁思虑即伤也,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3],女性生性好忧思,多抑郁,加之本病难愈,久病易郁。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说“郁者,滞而不通”、“物之化从于生,物之成从于杀,造化之道与生杀之气未始相离……则气滞而不通,是谓之郁”[7],郁证一成,气机紊乱,肝失疏泄,肺不肃降,心气减弱,水气代谢紊乱,随之也会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因此周士源教授强调:PCOS的病理变化不仅是虚、痰、瘀,还应重视“郁”贯穿于整个病程的情况。

2 辩证论“郁”

PCOS好发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周士源教授认为:此类女性承受着学习压力或工作生活压力,而PCOS患者因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等症状容易导致其自卑、焦虑、抑郁,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加大。《傅青主女科》云:“女人 善怀多郁,肝经一病……艰于生育”[4]。陈修园也在《女科要旨·种子》篇中提到:“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10]。因此PCOS患者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问题不可忽视。

2.1 肝木气郁《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3],《临证指南医案》有云:“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拂郁,郁则气滞血亦滞”[11],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PCOS患者因其长时间承受学习、工作、生活压力,易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失调达,气机郁结,疏泄无权,肝不藏血,易损伤冲任血海,血海不能按时满盈,易见月经后期、或经水淋漓不净、甚或闭经等经水不调或不孕等症状。正如《妇人规·子嗣类》所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12]。而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13]。表明木郁不仅仅受情志影响,肾水不温,火不暖土,寒从中生,肝木不能温升,亦可致郁。木郁则横犯脾土,土失健运,湿浊内生。正如明代赵献可在《医贯》中所说,“谓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14],肝木气郁,气机运行受阻,气滞易生热易结瘀,内热一生,蒸焚津液,而痰自生矣。

2.2 肺金闭郁《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诸气者皆属于肺”[3],“肺居高原,主一身之气,朝百脉”,气的升降出入离不开肺的调节。《医述·郁》引楚季重提到:“所谓郁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然清浊升降皆出入肺。使太阴使治节之令,不唯生气不升,收气也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15]。这道出了太阴致郁的病机。《医贯·郁病论》中述“东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气……火郁则土自郁,土郁则金亦郁,金郁则水亦郁,五行相周,自然之理”[14],表明木郁又可进一步发展为金郁。肺主人一身之气,人体气机的“清浊升降”离不开肺的宣发肃降,肺气一旦郁闭,“气之门户”不得透达,进而影响整个气机的升降出入,机体的气化功能受影响,气血化生不足,亦可损伤冲任血海。肺主皮毛,其气久郁,化而生热,蒸熏皮毛,则可表现为面部痤疮,背部疖肿。

2.3 心火内郁《素问·评热病论》有云:“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3]。心于胞脉相连,冲任血海满盈受心肺之气的调节。江苏名医朱莘农提出:“病从忧思悲郁而得者,无不先耗心脾而动肝木”。PCOS患者因其承受的心理压力致其郁郁不欢,不仅气郁肝伤,甚或郁而化火,上炎心包,耗伤心阴,心火妄动于上,则可见面部及背部痤疮,热扰冲任血海,则经水淋漓或崩中下泄。气机郁结,升降失恒,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暖肾水;肾水寒于下,不能上济心阳。离中寄阴,坎中育阳,坎离既济,则阴阳变化有度,月事以常;坎离不交,阴阳变化无序,则经水不调,如经水淋漓或量多如崩、或经来无期甚则闭经。

3 临证经验

周士源教授依据PCOS的病因病机及其发展规律,并结合其临证经验,提出:本病的病理变化是虚实夹杂,以肾虚为本,痰、瘀、郁互见,郁贯穿于疾病的始末。本病的治疗当着眼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也,内经言“郁”的治法有:“木郁达之”、“金郁泄之”、“火郁发之”等,周士源教授认为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除常用的补肾、化痰、活血等治疗方法外,还应当将“解郁”的治疗大法贯穿其中,具体有疏肝以解木郁、肃肺以泄金郁、养心以发火郁,尤其注重调养心肺以舒达气机。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二者相互协调,可促进机体的气机升降及气血调和,心肺之郁一解,气调火消,则面部及背部痤疮可消,气调则血亦畅,经水自调。唐容川在《血证论》有言:“故凡调血,先须调水,调水即是调气……故或调气中之水以滋血,或调血中之气而利水,是女子调经之法”[16]。肃降肺气,不仅可以驯横逆之肝气,而且可冲和中土。助清气升,浊气降,上下交泰而郁证除[17]。宣发心火,调养心神,则主明十二官正,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18]。在潜方用药上,其推崇以轻扬宣透为主,如选用冬桑叶、枇杷叶、杏仁等宣降肺气;选用麦冬、柏子仁、升麻、连翘等散郁火养心神。

PCOS患者病理变化为虚实夹杂,以肾虚为本,兼夹痰、瘀,而郁贯穿于病程始末。其治疗目前多以补肾、化痰、祛瘀为其常法,周士源教授认为:心肺居上,关乎气血,肺金郁闭,气机升降失常,心火内郁,酌伤心阴,心神失养,主不明而十二官危。调养心肺,亦是调养气血,气血冲和,则月事以时下,阴阳和合而能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