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维丁 陈思行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新媒体艺术与科技层出不穷。“互联网+”给设计学教育带来新的冲击,为设计学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同时也对教学带来新的思维与突破。文章立足“互联网+”语境下从设计学教学与实践进行多维思考,以期促进设计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设计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1-0144-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decades, an endless stream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technology, new media art, a variety of new business is gradually into public life. "Internet Plus" has an ongoing impact on design education and provides an indispensable impetu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design. It also brings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breakthroughs to teaching. Taking "Internet Plus" as the backdrop, this paper carries out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from design teaching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esign teaching.
Keywords: "Internet Plus"; Design Science; teaching; practice
互联网的发展以瞬息万变之势革新了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对设计各行各业提出新的需求与目标。知识的传递与信息的传输是教育的本质,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大数据技术提高了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云计算技术拓展了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同时也对教学及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互联网+”的出现对设计学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为设计教学与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与推动作用,助力“双一流”目标建设。“互联网+设计学”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一流专业为突破口,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探索新时代设计教育的新路。
一、“互联网+”对设计学教育的影响
(一)设计专业发展方向科技化
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将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完美结合到,19世纪末应运而生的摄影技术,20世纪丝网印刷技术,到皮克斯动画跨越了电脑与艺术之间鸿沟。设计各领域都在不断尝试将新技术、新科技转化为新设计语言,互联网,数字制造,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增强及虚拟现实等,打造颠覆性的体验,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及视角。例如“可穿戴技术”通过与生物电子的结合,智能表面,结构与数字组件软系统设计,将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注重设计、技术和制作的融合,被应用于医疗、运动、防护、军事、娱乐等更广泛的领域。从3D打印技术到数字互动装置,新形态材料,通过创作将人类感受力与数字世界连接在一起。移动技术、物联网、沉浸式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设计专业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人们生活的各领域都被整合进同一系统,设计学专业发展方向科技化。
(二)设计教学内容信息AI化
现如今人类与机器智能相辅相成,深度学习中各式各样的算法能随意复现大师曾经的风格,并能将已知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元素;借助外部动作捕捉、眼动仪、脑电波传感器、三维动态扫描仪等数据采集设备,通过计算机编程,神经网络的应用将眼中现实与想象的虚幻相结合,程序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原本新技术领域逐渐运用到我们的设计生活中,例如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创意计算机专业以技术带动创意,以计算机推动设计,探索例如可视化,物理计算,或者智能机器等领域,通过实验性人机交互以及探索社交平台,催生设计新的故事、新的设计美学,设计学教学内容信息AI化。
(三)设计实践媒介多元化
VR光影与画作中触碰艺术,有声音、会呼吸、运动的画作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的视觉欣赏到三维的多观感受,从静止无声的形式到多元的媒体触碰,设计实践的展示形式变化丰富多彩、炫目耀眼。交换式光影互动使得艺术作品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多元化状态,例如英国艺术家Alan Parkinson设计大型艺术互动沉浸式装置Albesila,被视为色彩、音乐和奇迹的体验,灯光类的艺术装置通过利用声、光、电的美学创作,光的强度、颜色、氛围特质使灯光艺术装置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无与伦比、与众不同的艺术特性。荷兰艺术家Thijs Biersteker的影像交互艺术作品《Voice of Nature β°1》通过传感器测量环境对树木汁液、二氧化碳、温度、光照水平、潮湿及水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对树木年轮的影响等各种实时数据,将获取的大自然的数据通过多媒体视听装置转换为大自然“声音”,用“艺术的方式展现大自然的聲音”;服装可穿戴智能化设备;服务、人机交互、循环、体验、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品设计;满足用户的体验感,增强产品趣味性的增强现实技术包装设计;智能建筑、住宅、可持续生态建筑等智能化设计,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设计实践媒介多元化。
(四)设计学习空间智能化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电子书包、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方式不断丰富,以往以“教”为中心的讲授逐步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协作学习;网络时代的学习空间加速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MOOC、SPOC、在线学习社区、网络虚拟学习空间等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例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51Tal等专业性、针对性教育应用软件系统促进了在线教育、移动端教育服务种类,学习者可借助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选择课程内容,自主确定学习进程、学习空间个性化。MOOC学习者利用学习平台提供的交互工具(如论坛、小组教学、虚拟教室、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翻译工具、印象笔记等)、外部社会化软件平台(如微信、微博、豆瓣、QQ、博客、贴吧、Google、Blog 等)就学习内容开展多样的互动。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模拟训练、情境体验、游戏化学习方式使设计学习空间智能化。
二、“互联网+”在设计学教学的应用
(一)教学理念一体化
设计学是应用型学科,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学、做、创、赛、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师、学生要在不同的层面、角度进行“互联网+”思维观念大转变,校级层面完善绿色、智能和智能互联的教学基础设施,提供集成、智慧的新学习场景,积极倡导推行改革;教师层面转变教学理念,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教学设计多元化,建构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学生层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自助学习,从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企业项目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提升设计实践成效;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参加各类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教学相长,调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灵活优势,在时间、空间、内容、过程及学习等各方面灵活自由选择,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进行自我探究,实现“教、学、做、创、赛、展”教学理念一体化。
(二)教学资源丰富化
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Coursera、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学堂在线等大规模在线开放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线上观摩,教师通过雨课堂、腾讯课堂、企业微信、钉钉、CCtalk、学习通等教学工具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直播教学、交流互动,利用ZOOM、网易设计、凤凰数字媒体教育、BILIBILI等会议直播平台进行知识传播;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扩充学生知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及相关纪录片进行课程参考;利用Designboom、Klimt02、Design360、站酷等设计类专业网站进行学习;利用百度网盘存储知识等。学生通过视频公开课、线上观摩视频、网络学院教程、MOOC等深入学习,推动自主学习,通过线下实践与线上制作等,或者参与“创易网”“威客”“猪八戒”“征集网”“设计大赛网”等设计征集悬赏平台完成商业设计,参与线上各类专业赛事,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及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构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手段的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系统化
“互联网+”时代,知识从传统的精加工的符号化信息向人类智慧回归,海量、综合性、动态生成、境域化、生产即传播、强进化力等互联网特征,多元化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传统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学习资料库”“专业学习平台”“专业网站”“慕课”“微课”等专业资讯。例如中国大学MOOC网,有艺术类国家精品课程,有694所名校名师开设的各类精品课程,设计学课程有80余门,如设计素描、构美-空间形态设计等学科基础课程;PS、AUTOCAD、三维动画设计等设计软件类课程;中外服装史、中外建筑史等史论类课程;创新设计前沿、设计创新艺术、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交互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等前沿类设计课程;中国民间艺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等文化传承类课程;包装设计、家居设计、产品设计等各专业核心课程等。“互联网+在线教育”呈现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内容深度化,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社会从后工业社会向智慧社会,设计教学课程内容信息化、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
场景式与现象教学、翻转课堂教学、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践教学、科学探究教学、在线研讨式教学、基于线上互动工具与移动终端设备的高效互动式课堂教学、整合增强现实技术的交互游戏式教学,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物质空间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例如教师采用创客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学习模式,采用课程节点+学习+问题+实践协作+答疑+反思+知识拓展等方式,教师上传资料视频、课程节点材料到SPOC平台,教师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课前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式教学引入课题进行实践训练,实践课程后期,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成果交流,进行个人或小组作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分析总结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通过实践项目学习教师进行点评,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的反馈也给教师提供依据,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翻转课堂中课内“吸收内化”,内化所学知识,在“学”中“悟”,教师在“教”中“度”,通过智能联通和融合多元虚实学习空间与资源,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元化。
(五)虚拟实体结合化
“互联网+”对艺术设计教师教学角色、讲课方式、评价考核等产生了很大影响。综合教学评价是学生总结与教师工作成果的判定,利用网络,将现实的课堂与虚拟世界进行有效结合。教学的评价可以从教师讲授、学生读学、小组讨论、教师答疑等方面进行,通过指向性:体现学科与课程要求、课程体系、内容、重点、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价;适切性:知识认知的适宜性;知识结构、逻辑、清晰、简洁、通俗等易懂性;教师仪表面容、体态动作、眼神、语速等舒适性;讲授内容学生的接受度、提问互动性、秩序控制、意外处理等传递性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对于独学方面,针对作业与学习目标的匹配度、梯度、层次等进行引导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材料、工具、内容等支持性;作业与教学任务的数量、难度、负荷等学生承受范围;聚焦课程的目标要求有效性;监控学生作业与学习完成情况。通过小组讨论答疑的引导性、参与性;教师答疑的价值性、指导性、参与性等方面进行达成性評价。学生的实践作品通过同学点评、教师点评、企业项目导师点评同时,学生还可将自己的作品通过学校的教学平台,社会上的各专业平台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参与作品的评价,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促进学生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市场转换检验性评价,实体课堂与虚拟互联网课堂评价机制结合,助力教学。
三、“互联网+”在设计学教学实践应用
“互联网+”使得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格局逐渐变化,学习空间的物质形态呈现出时空融合、虚实融合、智能灵活等特征,设计教学实践形式多样。
(一)时空融合智慧实践
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情境感知等技术的教育应用,将不同地区的真实世界的物理空间与学校教育空间、个人学习空间便捷地联通起来,构建一个学生灵活获取知识、讨论协作、体验探究的虚拟学习空间。根据教学需求实现多元的分布式,空间的无缝连接、灵活构建与有机融合,推动了学习空间物质形态的转变。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扫码签到、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教学交流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师生教学互动;企业设计师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开展项目制教学,通过平台将项目引入课堂,与企业合作;通过教学交流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线下实践,线上执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构建多样化、科技化实践智慧课堂。
(二)虚实实践产教融合
通过“互联网+”师生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将作品转化为项目及教学成果。教师可通过课赛结合,依据赛事的命题制定作业,“真题真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课程结束立即将作品投入比赛,通過各类专业平台进行发布,让作品被企业挖掘开发,带来更大的价值。例如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常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专业学科赛事,均是实题实做,学生的作品如果被企业选中,可以直接投入生产,增强学生成果的转化与创新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的设计创作能力。线下制作,线上提交,线上展示,学生通过各类专业平台密切了解设计趋势和消费者心理,打破学科与专业间的壁垒,掌握最新的跨界知识与技术手段,通过虚实实践,提升产教融合,项目整合实践能力。
(三)在地化实践创意衍生
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物质空间,可以更加智能灵活地实现空间布局与重构,支撑多种学习模式的开展。通过“互联网+在地化”的视角,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挥本土人文及物质优势,立足本土,以小见大,对在地文化、题材内容、艺术特点、文化内涵等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图像处理、三维影像及AR技术等手段对在地文化艺术进行大胆突破,挖掘在地民族艺术的特色,通过“互联网+”在不同地域的适用性设计与研究,通过本土产业化实践,了解当地企业实际需求作为学习任务,实现内容开放,线上线下对接教学,设计实践多项并进,产教融合创意衍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充分利用在地化项目实践创意衍生,有利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实现无缝对接上岗就业及专业发展。
四、结论
随着“互联网+”不断融入,高校艺术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专业课程,积极改变以往的艺术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设计信息化教学,了解当代社会信息、行业发展动态,感受设计行业的现状,适应设计、科技、技术给工作带来的便利。通过互联网发现问题,深度学习;贴近学生,激发兴趣,资源共享,师生互动;任务驱动,实践应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改道路,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伟.“互联网+”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4):29-30.
[2]骆明星.“互联网+”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5):214.
[3]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2.
[4]徐杰,孙家珏,王勇.“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116-117.
[5]蔡爽.新媒体技术视域下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艺术与设计,2020(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