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钢 陈姝月 戴冠荣
[摘 要]文章以中国的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农村的农民生活水平,财政支农为解释变量,对2010—2018年财政支农资金与恩格尔系数进行测算,分析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分析了各省市的资金使用效率;以财政支农四项主要支出: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为研究财政支农绩效的关键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农业综合开发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利和农业,林业对农民恩格尔系数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农民生活水平;财政支农;使用效率;绩效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3.057
1 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而是否全面的关键点就在“三农”问题上。农民能否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能否完成历史任务的重要挑战。我国对“三农”有关方面推出了各项措施以此推动农业的发展,其中财政支农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这也是国家财政支持“三农”的主要方面。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提出“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足显国家的重视。文章旨在探讨财政支农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效果以及各省的利用情况,再对财政支农的四项主要支出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支农中最能有效改善农民生活的举措,切实使政策落到实处,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对于财政支农的研究文献中,大多是分析财政支农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李焕彰(2004)研究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关系,并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及其原因[1];温涛(2005)分析得出我国农业投资的增加能够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2]。对于财政支农整个体系的绩效研究较少,只有崔元锋(2006)借助DEA模型证实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整体效率不高[3],但是没有分析体系内部的改善,且时间过久,我国在2007年以后对财政支农的统计口径就已发生变化,不再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部分事业费、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统一成农林水支出,细分为农业、林业、水利等,故对现在的研究意义不大。
文章将对最新的国家统计口径数据进行研究,在分析财政支农对农业生活水平影响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分四项指标进行绩效研究,并将之结合实际,指出财政体系不足,对财政支农进行调整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 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民生活水平现状
2.1 我国财政支农的发展变化
我国财政支农从2006年就改变了统计口径,统一为农林水支出。截至2018年,我国农林水支出的三项主要支出:农业、林业和水利如图1所示。
可见,三项支出中,农业支出与水利支出占比最大,但是近几年有减少的趋势,林业支出与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一直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对财政支农的重点虽有转移的迹象,但是仍放在农业支出这一传统支出上。2.2 我国农民恩格尔系数
由表1可知,我国的农林水支出逐年递增,且我国农民恩格尔系数在2010—2018年是不断下降的,表明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虽然仍高于30%,但却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相对富裕”的标准。但这仍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有一定差距,201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因此,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差距十分必要。
3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3.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恩格尔系数作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指标,以各省市的财政支农资金为自变量,分析财政支农与农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引入财政支农四项主要支出农业、林业、水利和扶贫作为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多个因素,分析其各自的重要性,进行绩效分析。
文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财政统计年鉴、乡村统计年鉴以及国研网,以2010—2018年为研究范围,选取31个省市的农林水支出,以及国家在农林水支出上的各项支出。
3.2 研究模型
3.2.1 恩格尔系数的一元回归模型
Y it =αit+β it X it+ε it
建立此模型是求证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会降低农民恩格尔系数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研究各省市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了解我国整个财政支农体系的现状。
式中:y代表恩格尔系数,i代表某省市,t代表某年。α为截距项;斜率系数β,衡量各省市的资金使用效率大小。该值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省市的资金使用效率越高。
3.2.2 恩格尔系數的多元回归模型
Y =α+βX1+γX2+ηX3+ξX4+ε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多是从整个农业支出的影响进行研究,对财政支出内部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财政支农绩效水平,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研究指标,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式中,农业支出为X1 ,林业支出为X2,水利支出为X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为X4。
4 实证分析
4.1 研究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各省市恩格尔系数均值为0.3503,标准差为0.0493,中位数、众数分别为0.3325和0.29,并根据其偏度系数与峰度系数可以得出,中国各省市农民生活水平呈右偏分布,且各省市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差距。整体来看,中国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支出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均值分别为5554.078、1342.478、3637.500、514.678,得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中农业支出最大,其次是水利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最少。
4.2 回归模型的检验
4.2.1 线性关系检验
b.因变量: 恩格尔系数Y。
*、**、***表示在10%、5%与1%的水平上显著,后同。
从表3可以得出,模型F检验的P=0.002 4.2.2 回归系数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回归系数检验的P均小于α,表明四项支出对农民恩格尔系数影响显著。 4.3 回归模型分析 4.3.1 各省市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以上的省市为按照东、中、西、北部与南部的地域划分随机挑选出的13个省市,结果看出13个省市的F统计量的检验值除辽宁与江苏是在0.05上显著外,其余省市都是在0.01上显著,由此可知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恩格尔系数的线性关系显著。 再来看R2,13个省市中有7个省市R2统计量位于0.8~1;山西、黑龙江两省R2统计量位于0.7~0.8;内蒙古、辽宁、江苏、广东四省R2统计量在0.6~0.7。总体来看,在引入9年数据中,13省市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βi值都为负,表明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农民恩格尔系数,反映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斜率项βi表示各省市农民生活水平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弹性。βi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地资金使用效率越高,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用越大。按照βi值对13省市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阶梯划分,可得表6的结果。 由此可知,各省市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同,天津、辽宁两个省市位于第一梯队,其斜率项绝对值最大,资金使用效率最高;北京、山西、黑龙江、贵州四个省市位于第二梯队,βi的绝对值在0.02~0.04;河北、内蒙古、江苏、山东、新疆、广东、四川七个省市位于第三梯队,βi的绝对值均低于0.02,资金使用效率最低。4.3.2 农民生活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表7可以看出,R2为0.973,表明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y=54.271-0.001X1+0.012X2 -0.003X3-0.032X4 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恩格尔系数就会降低0.001%;林业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恩格尔系数就会增加0.012%;水利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恩格尔系数就会降低0.00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恩格尔系数就会降低0.032%。 通过四种支出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贡献中,农业综合开发支出贡献最大,其次分别是水利支出、农业支出,而林业支出的效应为负值,这表明林业支出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产生负效应,但考虑到一些林业支出所达到的成果如林推动城乡绿化面积的加大,美化环境也能起到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作用,但由于在经济的具体数字上无法体现,因此不可能包含在恩格尔系数当中,所以认为不能因此而减少林业支出[4]。 5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首先,财政支农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各省市在财政支农资金上的使用效率是有差距的,且大部分省市的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再结合各省市的实际财政支农资金数额,可以得出,一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高的省市,却得不到较高的财政投入,必须要完善整个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体系。如辽宁,其财政支农资金按农民人口计算人均只有4125元,低于江苏、黑龙江等省,而辽宁的农业产值在全国较低,因此应该加大对如辽宁这些利用效率高且农业欠发达的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力度。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得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的效果在财政支农中最好,这也反映了当前农业的发展不应继续用传统的方法与技术进行,而应该综合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发展现代高效率农业,这样效果才会更大,更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参考文献: [1]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38-43. [2]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3]崔元锋,严立冬.基于DEA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9):37-40,79. [4]王強.山东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机制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睢党臣,林丽.财政支农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效果分析[J].西部论坛,2010,20(5):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