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的策略研究

2021-06-15 04:17侯淑君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主题活动综合实践

侯淑君

摘   要: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就是以活动为突破口,整合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德育之路。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德育”可围绕学科“以写促读”、校园“我行我秀”、节日“纪念与记录”等主题活动的开展,结合“常规+特色”实践活动、“学校+家庭”共同体活动,解决德育教学流于说教和知识性教育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融入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德育;主题活动;综合实践;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9-0037-03

活动育人是初中阶段的德育实施途径之一。然而,反思现行的学校德育,有些德育活动僵化而缺少活力,因此,学生兴趣不浓,感触不深,致使德育的实效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那應如何在德育工作实效性方面做出深入探索呢?笔者以为,要从实效出发、走生活化的德育之路,即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要以活动为突破口,整合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学校德育之路。

一、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的理论背景

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学校可以尝试通过实践活动、德育活动、学习活动等一系列方式,落实知行合一的生活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无时无刻不包含教育的意义,教育应该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和活动入手。高德胜也曾经尝试以“知性德育”的内涵来概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倡导结合生活来进行德育教学,让学校德育教学的范式由执行化转为生活化。朱永新先生指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刘济良则认为,目前学校德育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就是背离了人性的基础,与生活实践相脱节,要想使我们学校的德育走出教育教学的困境,就一定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论融入教学中,从生活实践里找寻德育教学的改革点,让德育回归到生活中。同时,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不仅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并且迷恋各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制作活动,并在文体活动中也表现出极高的创作热情,因此,巧妙借助活动落实“生活德育”,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二、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的方式途径

学校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让学生在他们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在此基础上,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回应每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可充分融入生活,并激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从而构建价值理想,提升生命质量。

(一)融入真实的生活,让主题活动充满生命力

首先,开展“以写促读”主题活动。语文课堂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蕴含在语文课本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实践德育的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语文教学知识层面上的讲解,也不是将语文课上成德育课,而是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选择德育元素,组织读写活动,从而引导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面对挫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从诗句中看到诗人的形象这一问题,学生就可通过对“不自哀”“尚思”“入梦来”等关键词的解读,加深对诗人爱国情怀的理解,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责任。再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学生通过阅读第一、二段作者自叙求学经历的文字,总结宋濂经历的几种困境,并用“读,我看到,我感动于作者的”的特定句式,写出自己对文中细节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以写促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体会一种在艰难环境中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的向上精神。

其次,开展校园“我行我秀”主题活动。校园有活动才有活力,“我行我秀”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并通过激发学生关注时事,帮助其思考真实的社会和生活。每年四月,学校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并举办“新阅读”主题征文活动、“我见证,中国力量”为主题的师生朗读活动、“我最爱的一本书”好书推荐活动。此外,每个季度,学校都会开展“家乡美”主题摄影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并用镜头去记录和分享身边美好的事物和风景,增强爱国、爱家、爱校园的感情,展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开展节日“纪念与记录”主题活动。学校通过组织传统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如“春节习俗我知道”作品展览活动、“清明云端寄哀思”网上祭祀活动、“国家公祭日”扫墓活动、“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影片展等,带领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

(二)真正实现家校间的合作,使德育形式“环境化”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包含“研究性学习”等指定领域外,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队活动、校园节日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将优雅的校园环境和优良的家庭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并借助多方合力,发挥学校生活在学生的道德引领及精神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进而向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幅射和延伸。

首先,“常规+特色”的实践活动可优化校园环境,实现德育引领。如日诵读、日操练、周班会、周社团、周升旗仪式、月纪律会、月表彰会等,可通过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其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体验。与此同时,学校每年都会开展“文化艺术节”,举行“红歌赛”“诵经典”“新年诗会”等系列活动,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每年还会开展“体育健康节”,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学生创造精彩生活的信心。在学校教育中,这些活动分布在各个时间段,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目标。

其次,“学校+家庭”共同体活动优化家庭环境,实现德育引领。学校每月都会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通过报纸、微信、家长会、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线上线下双推进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以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讲好身边小故事,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指向明确的德育活动是体现德育的又一有力阵地。德育的精品教材其实存在于生活世界中,“处处有生活”就“处处有德育”。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讲身边好故事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世界里蕴藏着的丰富价值和意义。

学生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认识到“好故事”的主角不仅局限于高大上的英雄人物,還可以是身边普通平凡的同学;“好故事”的事迹不一定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还可以是微小简单的善行善举。在此活动中,“好故事”的脚本是熟悉的身边故事,主角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且小故事如春风化雨渗透大美德,可帮助学生将其逐步内化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让学生切切实实获得感悟、体验和成长。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讲身边好故事”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善举着眼,发现身边榜样人物的善美行为。其中,“宣扬好故事”活动也是“生活德育”系列活动之一,此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人物的高尚品格,挖掘、归纳和提炼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的意义

在活动中落实“生活德育”,不仅可以解决德育教学流于说教和知性教育的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还能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将有所提升,并最终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刘   慧,李泽龙.学科德育:“渗透”“融入”还是“体现”[J]. 中国德育,2014,(03).

[3]陆磐康.把德育融入语文课堂[J].广东教育,2020,(04).

[4]吴风琴.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的渗透与体现[J].吉林教育,2019,(03).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主题活动综合实践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