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

2021-06-15 14:55钱媛
教育界·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

钱媛

【摘要】数学是一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学科,充满着智慧,数学符号、图形、公式等更是显得美丽动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关注每一个细节,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学会随机应变,全力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与无限激情。

【关键词】灵活教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他们通常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新鲜的事物当中,会主动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原理,而对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学习效果甚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

一、深入挖掘趣味元素,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生比较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均是如此。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科目,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难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发掘其中的趣味元素,利用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与方式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活力十足,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乐趣。

例如,在进行“升与毫升”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请你们仔细回想一下每天大约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学生通过回忆小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然后教师在讲台上摆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使学生直观感知哪一个较大,哪一个较小,说说哪一个盛的水多,哪一个少,让学生交流后提出验证方法。接着,教师引领学生采用较好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演示实验:先把一个杯子倒满水,再把这个杯子中的水往另外一个杯子中倒,观察是否能够倒满或者是否有剩余,使学生知道可以用倒水实验的方法比较容量的大小。之后,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一组常见的容器,如水杯、油壶、饮料瓶等,并讲述:“生活中很多容器上面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毫升,你知道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各是多少吗?”引领学生说出上面的数字,使其初步认识升与毫升。

教师利用对比、实验、实物图片等趣味元素设计灵活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他们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常用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培养他们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二、巧妙设计生活场景,促使学生轻松学习

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数学主要研究数字、符号、图形等元素,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材中也有不少生活信息,而且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运用。要想运用灵活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巧妙设计生活化场景,努力寻求所授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衔接点,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学习需要,使其在活跃的氛围中轻松学习,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开展“认识平行线”教学时,教师设计导语:“同学们,生活处处皆数学,在这些设施里面你们能找出哪些可以看作直线的线?”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电线塔架、铁轨、双杠。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组直线,从生活场景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询问:“这三组直线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且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學生发现左边一组直线延长后会相交,右边两组直线无论怎样延长也不会相交。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出示生活中其他含有平行线的图片,如斑马线、跑道、笔直的公路、地砖、墙缝等,要求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找出相应的平行线,使其联系这些实例说明哪些线是相互平行的,引导他们总结出平行线的定义。之后,回归生活,教师提问:“你们能列举一些生活中互相平行的例子吗?”提示学生用手势比画出两条直线的相交或平行,让他们深刻地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此,教师巧妙设计生活场景灵活呈现数学现象,引领学生抽象出相应的数学知识,使其通过观察具体生活场景,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助推他们结合生活认识平行线。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众多周知,数学知识同其他科目相比,较为抽象,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年龄阶段,难以理解。以前教师可以借助实物、道具、模型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辅助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播放视频、动画及展示图片等方式灵活、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强烈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把复杂的讲解变得简单,使学生快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活中一些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视频,如火车在笔直的铁路上行驶,射出的箭在空中前行,小球在地上滚动;自行车车轮、风扇叶片、摩天轮等在旋转。教师结合视频讲述:“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这样的运动方式叫作旋转。”教师带领学生直观认识平移与旋转,让他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方向与探究主题。接着,教师讲解教材第1页中的例1,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小船和金鱼的运动过程,询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相互交流,明确都是向右平移,并思考其中的不同点,他们观察、讨论后发现小船平移的距离比金鱼远一些。教师让学生比较小船和金鱼分别向右平移几格,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并给予提示:“观察图上某一个点或线段的平移情况。”随后教师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旋转。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知,使其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增强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形象思维。

四、灵活加入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大讲特讲,学生也不能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师生之间需加强互动,除听讲以外,还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与动手操作,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时,应该灵活加入动手操作环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其学会手、脑、口间的相互配合,亲身经历整个知识的探究过程,最终获得深刻的体验与认知。

以“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为例,教师先投影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后求出面积,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出示一个梯形,使其指出梯形的上、下底和高,设疑:“梯形的面积该如何求?”引发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接着,教师提示:“能不能把梯形拼成熟悉的图形来探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卡片,动手操作后展示成果,交流各自的想法与拼法,如: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再沿腰平移上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沿梯形一腰中点和对角顶点对折,再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拼成一个三角形;等等。学生研究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上、下底及高的关系,逐步揭示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灵活运用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亲身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其学会相互配合,同时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能力。

五、拓展多样课后活动,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持续与延伸,假如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写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学生可能难以清楚理解数学原理,影响对知识的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做题方面,还要增加一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或处理一些生活难题,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外学习平台上充分展现个人才华,彼此借鉴与对照,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在“统计活动”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郭晶晶跳水比赛”的视频,询问:“最后分数是以什么形式产生的?”学生发现是统计各个评委的分数计算而出的。过渡:“其实統计活动无处不在,小到考试成绩汇总,大到国家财政数据的管理等。”接着,教师呈现调查题目“关于对青少年吸烟看法的调查”,出示调查问卷:“你对青少年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A.支持,B.反对,C.与我无关。”与学生一起完成调查与统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发放问卷,通过走访记录调查数据,明确调查对象为本校同学100名,注意不能重复。之后,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找出选A、B、C的分别有多少人,制作出相应的统计表,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统计图,讨论:“哪种统计图更适合展示这次统计结果?”他们发现扇形统计图能准确反映出大多数人都反对青少年吸烟。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开展开放式的课后活动,教学方式显得极为灵活。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研究,学生认识到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了统计意识。

总之,教无定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灵活设计和运用教学方式,并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方法,应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多措并举,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马金凤.适合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教学的实施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20-21.

苏宗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51-252.

叶陈伦.浅析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20(05):153.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