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娜 王泽
摘 要:审美感悟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十分重要,它能够体现出一个画家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愿望。画家审美感悟的能力直接决定其作品的品位与价值,独特的审美感悟还能够影响画家的创作风格,甚至对创作过程产生影响。文章就审美感悟对绘画作品的品位与价值、创作风格、艺术创作方式的作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审美感悟;审美能力;创作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嫩江流域民间美术收集整理研究”(13530932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扶持共建项目“黑龙江省通古斯语族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收集整理研究”(18YSE636)研究成果。
对于绘画来讲,审美感悟即是画家对于所画对象艺术形象的印象和理解,也是画家自身对美的理解和体悟,它体现着画家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愿望。审美感悟实则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画家对审美对象表面的直接感悟,更在于画家能否通过形象本身把握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因此,审美感悟对于绘画艺术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审美感悟对绘画作品的品位与
价值有影响作用
审美感悟对绘画作品的品位与价值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它表现为一种创作者对于客观事物进行主动选择从而创造艺术形象能力。由于审美感悟需要创作者去切身感受和体悟,所以审美感悟表现在人们首先通过感官去感受客观物体,从而会本能地对能让自己感到愉快的事物产生相应的反应。比如碧蓝的天空、翠绿的树叶、深沉的大海、粗糙的岩石等等,感官会被动地感受到它们,这是人们最为基础的审美感悟。当创作者根据自身的审美需要在头脑中对客观的事物进行加工和处理,去寻找符合自身审美需求的客观事物时,审美感悟由被动审美变为主动,审美能力也由低级阶段升级为高级阶段。这时的创作者已经可以从碧蓝的天空“看到”宁静与舒畅,从葱茂的树林中“看到”生机与活力,从荒凉的大漠中“看到”惆怅与落寞。客观事物本身并无价值,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客观赋予其价值。
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审美感悟能力的强弱更多地决定了绘画作品的价值与品位。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初,总会主动去感受、去发现一些能够吸引自己的客观对象,而这些客观对象能否被艺术家们提炼为艺术作品,离不开创作者本身的审美感悟。
中国古代花鸟画题材广泛,历代画家都游于自然,从不同种类的鸟兽身上取材。人们出于精神上、审美上的追求,普遍欣赏有如齐白石的《虾图》意象造型出的花鸟图画,这样的艺术形象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齐白石晚年经历“衰年变法”后,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认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其创作的并不精确,甚至经过自身加工改写过的鱼虫形象,更具表现力,形象简洁而不失神韵,取舍有度,让观者能从简单的形象中感到图画中形象的栩栩如生,神韵充盈。这种艺术形象的刻画与齐白石结合多年来对客观物象的观察总结所孕育形成的独特审美感悟是分不开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感悟也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样,在浪漫主义出现之前,法国的画家在作画时依然保持着几千年来延续地在画布上创造“理想的人”的传统审美观念。而在当时,一位独具慧眼的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确定了独特的审美选题并创作了巨型油画《梅杜萨之筏》,结合当时人们热议的社会现实,刻画了在海中漂浮的木筏上被困十多天后的人们在遇到救援时的情景。而当时艺术的主流是新古典主义,其领头人大画家安格尔曾对此次画大力批判。正是这种对于客观事物审美观念的不同,使当时的部分年轻艺术家们大力推行浪漫主义,试图摆脱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限制,使当时的艺术审美风尚转向为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这与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感悟是分不开的。當时的浪漫主义画家将人们不愿意展现的生活中的现实,用夸张的笔触和热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赋予了绘画更为广阔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绘画的发展。这起绘画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充分展现出审美感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品位的影响。
二、审美感悟对绘画作品的风格有影响作用
审美感悟对于绘画能否创造出新型风格有一定的影响。画家在尽可能去用自己所欣赏的美学理想去表现,甚至去再现主观头脑吸收并加工过的客观物象的时候,常常会被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传统表现技艺方法影响。早在文艺复兴后期,就有卡拉奇兄弟为了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的绘画成果而把种种技法和观念当作范例标准来约束规范画者,这虽然使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绘画技艺得以保留,但也无疑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人诟病。在学院画派普遍为主流的欧洲,大部分时期都需要一些年轻人通过自己经验中总结出的审美感悟去颠覆当前的绘画风格。作品的风格是最容易给人留下印象的,如果一个时期的艺术家生活的时代普遍受学院派影响的话,那么他就很难跳出所处的氛围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绘画风格日新月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是个人艺术成就的标识,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家需要属于自身的独特审美,这也是个人审美能力的体现,当今时代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如果大众化甚至千篇一律,就很难得到人们的欣赏。历史上许多具有自己的创作风格的艺术家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感悟作为深厚基础。印象派创立于学院派占据主流的时代,其开山之作是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这幅描绘薄雾天气中港口的画作在学院派的沙龙参展,画作风格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戏谑地称为只是描绘头脑中印象的画作。然而后来的印象派作为新兴画派异军突起,充分证明这样“简陋”的底稿模样的绘画风格,也同样能够和学院派中精细完美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画风媲美。这种对风格的认同的背后即是人们对于印象派画风背后审美的认同。
在印象派之后,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在印象派的审美风格基础上继续发展。塞尚的画风朴实且厚重,在当时以印象派为风尚的时代背景下也同样显得格格不入,但塞尚有自身的审美追求,其绘画实践和种种个人经历使得塞尚对于绘画产生了独特的审美需求,追求坚固而永恒的审美造就了他的独特风格。就客观事物的形和色对绘画创作的作用,塞尚有着自身的定义,这种定义是出自于其内心对于这种形式美的欣赏和认同。中年到晚年时期,塞尚在自己的家乡作画,绘画的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其饱含着审美理念的朴实风格在对后来大名鼎鼎的毕加索有所启示后,终于得到人们的认同。同时期的凡·高也专注于描绘自己心中的客观事物。艺术家们不断地通过感悟改变更新自己的审美水平,也不断地通过更新后的审美感悟创造人们能够欣赏的更加丰富且吸引人的绘画风格。
三、审美感悟对艺术创作方式有影响作用
艺术家对于审美感悟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创作完成的艺术作品上,对于创作的方式方法也都有影响并且得以体现。艺术创作本身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向即是艺术家通过审美来创作出自己心仪的艺术品,而反向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当艺术家完成一件艺术品时,回顾自身的创作过程不难发现,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次构思、每一个动作都是艺术家对于审美感悟理解后做出的选择,其创作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方法也都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认同。艺术创作过程包含的方式方法纷繁复杂,其中,绘画的用笔、作画的动作最能够体现艺术家内心所认同的审美感悟。
中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体现着一千多年来一代代艺术家所认同的在创作方式方面的审美。中国画讲求“书画同源”,由于书法中的文房四宝与作画工具一致,所以书法中的用笔用墨的方式和审美也能够很好地体现在作画的用笔方式上。书法中的提按顿挫,常常被用在文人画之中,比如描绘竹叶时的用笔动势、弯转等书法笔法,画山石所用的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米点皴,画树枝所用的鹿角法、蟹爪法,画树叶所用的夹叶法、点叶法,等等,都是经过一代代艺术家创作艺术形象时的思考层层筛选后流传下来的客观形象的创作方法。我们用这些方法时会认为理所当然,而反观之,这些经典笔法能够流传下来,体现的即是画者对于这种方法背后审美感悟的总结和方法的审美认同。
四、结语
审美感悟是艺术家应当具有的能力,它能给艺术创作带来无限的生机,赋予绘画价值也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也罢,都是一种艺术家内心艺术理念的现实表达。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作为作品创作的一种生产力,赋予创作这一过程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邰娅.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活力[J].内蒙古教育,2015(12):82.
[2]张勇.少数民族绘画题材中的审美感悟[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74-175.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