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慧 李玉君
内容摘要:诗歌是极具概括性的文学作品,我们从字面上理解只能肤浅地了解一下作品,很难在心灵深处受到洗礼,当我们深入作家生活的轨迹,结合作家生平的点点滴滴,我们就能对作家的思想情感产生深切的领悟,才能真正读懂作品。
关键词:诗歌 赏析 教法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逝世前一年,曾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对其一生写作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其实,写诗如此,作为一个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时候,亦是如此。因为仅仅是把字面意思解释解释,往往会越解释越像白开水,单薄而缺乏感染力。而当我们具有既“博”且“专”的深厚学养时,能真正结合作家的丰富经历、结合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就能把作家文章中极具概括性的几个抽象的字眼,变成极富感染力的思想、情感潮流,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灵魂。我们才能发现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激流。对诗的剖析才能更丰满,更有感染力。本文拟以杜甫《登高》诗中的两句为例加以探讨。
《登高》的首联、颔联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教师一般多能联系当地气候环境加以诠释,而对于颈联、尾联的首句,分析往往不很到位。因为颈联、尾联的末句是作者当时情况的实写,并不难解,而颈联、尾联的首句即“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不仅是当时的写实,更是诗人一生饱含血泪的总结,因此它的内涵丰富,这两句也是全诗的核心所在。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对全诗平均用力,或只从字面上解释这两句,而没有从深处挖掘这种情感的根源,因而在讲解中缺乏深度,使这首被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第一”(《杜诗镜铨》),被胡应麟在《诗薮》中认为是“旷代之作”的名篇并不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这也是一种遗憾。
大部分教师在讲“万里悲秋常作客”这一句时,多是按照罗大经《鹤林玉露》的思路来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做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迴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对于研究杜甫的专业人士来讲,这个解释相当贴切,但对于学生来讲却缺乏感染力,因为他没有使“常作客”这三个字落到实处。学生们对杜甫的了解是有限的,对他“常作客”的具体生活更是知之甚少,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常作客”的具体情况,是因为杜甫的羁旅生活不仅长久,而且充满了苦难,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理解句中的“悲”字,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在这里,让我们勾画一下杜甫的行迹图,我们就会知道杜诗中的“常作客”意味着怎样的苦难。从天宝五载到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住了十年,过着屈辱的生活,他“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生活贫穷,“多数时间都在客舍里度过的”。他在《白丝行》诗中说:“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十年的长安困守,即天宝十四载,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县(今云南祥云附近)的县尉,后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管理东宫宿卫,此时他已四十四岁。
十年的长安生活以屈辱的“作客”为主,而随着天宝十四载末安史之乱的暴发,杜甫的生活更是颠沛流离,甚至挣扎在死亡线上。安史之乱暴发时,杜甫刚从长安回到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当他听说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北)继位,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投奔,半路上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过了八个月的俘虏生活。757年趁草木茂盛之际,他逃出了长安,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肃宗进驻的凤翔。正如他自己所说:“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同年,因营救房琯之事,杜甫被肃宗疏远。这年闰八月,肃宗建议他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这实际上是有意疏远他。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全家迁回长安。至此,杜甫才和家人在一起过了一段短暂的仕宦生活。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即公元758年(乾元初年)杜甫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天),杜甫便弃官把全家迁往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投亲靠友。其中关内饥荒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秦州以及后来陇蜀道上的旅程却更加艰难。
在秦州,杜甫生活贫困,难以维计,亲友也未能给予帮助,不得已又离开秦州前往同谷(今甘肃成县)。他在《发秦州》一诗中写道:“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到同谷后的情况和他的预料完全相反,那位邀请他的县令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杜甫一家在冰天雪地中靠拾橡栗生活,几乎冻饿而死。无奈之中,杜甫携全家顶着风雪艰难地行进在通往成都的崎岖山道中,《发同谷县》诗里说:“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公元760年,杜甫一家才终于抵达成都,开始了飘泊西南的生活。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先在浣花溪畔建草堂暂居。公元762年,因剑南兵马使叛乱,杜甫辗转于蜀中。以后又曾短暂入严武幕府,他在两川流寓,总计五年多,好友严武病死之后,他在成都无依无靠,便举家东下夔州、荆楚,于公元770年,病死于湘江舟中。
可见,杜甫半生穷困潦倒,流寓迁徒,因此他的“常作客”是其辛酸痛苦的人生写真,它饱含著诗人无限的凄苦。我们只有了解了他的“常作客”的一生,才能深切体会诗人在“万里悲秋常作客”中蕴含的深沉悲慨之情。
同样,很多教师在讲尾联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时,只是笼统地说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诗人苦不堪言,本欲借酒消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惆怅和慨叹。而实际上,这种概述易流于苍白、枯燥,不能撼动学生的心,毕竟那个时代离他们太远了。他们所能接受的也只是“艰难苦恨”这四个字的表面含意,至于其中包含的诗人对家国的深哀巨痛并不能深切领会。如果教师能通过杜甫各个时期典型的作品加以论述,就会给学生更多的真实感,“艰难苦恨”这四个字就会深深地撼动学生的心灵。
我们知道,杜甫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禀承“奉儒守官”的素愿,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的理想,以“济时敢爱死”(《岁暮》)的赤胆忠心步入社会,然而在长安的遭遇却是“处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从长安回到奉先家中,映入眼帘的不是温馨的笑脸,而是“入门闻号兆,幼子饿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他不顾家人和自己的安危,欲报效国家,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贬,以至于全家糊口都成问题,因而在寒冬腊月走上了艰难的陇蜀之道。其间几乎“饿死填沟壑”,正如他后来总结的:“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在成都草堂,他的生活虽暂时平静,但“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便如此,他还想着天下的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上)然而这种贫穷的宁静都是奢侈的,在蜀中,不断有军阀混战和叛乱,杜甫也因此辗转蜀中。在《草堂》一诗中他写道:“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而他的贫穷依然如故:“往时文采动人主,今日饥寒趋路旁!”(《莫相疑行》)在流离荆湘的路上,战乱与贫病亦时时追随着杜甫:“今年开州杀刺史,明年渝州杀刺史”。(《三绝句》)“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逃难》)临终前,杜甫贫穷到了极点:“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对于杜甫的死因,有一些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病死的;有人认为是被困舟中太过饥饿,多吃了几口别人送来的牛肉,撑死的;也有人认为,因天气太热,牛肉变质,致诗人死亡等等。不管哪种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人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杜甫的悲剧不仅源于个人的贫病潦倒,更有对国家与人民的無尽热爱与忧虑。安史乱前,他曾写过《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忧国忧民之作。安史乱中,更是不顾个人安危追随朝廷。被囚长安时,他面对破碎的山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他写出了《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等长歌当哭的诗篇。即使在艰难的陇蜀道上,他也难忘国事:“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五盘》)在荆楚道上,面对混乱的时局,他忧心忡忡,“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他思考并憧憬着“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即便在临终前,他还忧念着苍生与时局:“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岁宴行》)“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当我们了解了诗人的悲哀以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巨痛之后,我们才能较深入地理解“艰难苦恨”这四个字背后的悲剧。
很明显,如果我们把《登高》诗中这两句详细解剖,使其真正落到实处,那么,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原著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更接近诗人的情感。二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这位诗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然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这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温立三曾指出,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应“既博且专”,“博”指既知晓人文科学,又略通自然科学。“专”即在语言或文学的某个或某些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温先生的观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有切身的体会,只有教师的既“博”且“专”,才能使教师避免成为课本的翻板,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丰满、灵动、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最大。
参考文献
1.刘开扬《杜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08月第19页。
2.本文所引杜诗,均出自杨纶:《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朱东润:《杜甫叙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项目:1.陕西省教育科学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语文阅读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SGH18H299);2.西安文理学院教改课题: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