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蓉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是重难点。为避免误读鲁迅,在教学中应当力争还原时代语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深入理解鲁迅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独创精神。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独创精神 鲁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定为核心素养,强调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对学生独创思维的考察将会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而独创思维的培养一直以来被忽视、被淡化,反而在课堂之外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早有先河。
由萌芽杂志社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捧出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知名作家,迄今(2020年12月)已举办了二十二届。虽然由于功利、抄袭等争议,近年来影响力逐渐减弱,不复当年盛况,获奖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主题指向都与首届时迥然不同,但依然是热爱文学的中学生的思想的“活标本”。
鲁迅的作品“不好读”、“读不懂”是中学生的常见评价。学有余力的同学中偶有对鲁迅先生感兴趣者,也大多陷入片面化的误读——有认为鲁迅的成就全然仰仗于政治因素的偏见,有只看见鲁迅、朱安与许广平的“三角关系”的陈腐等等。诚然,鲁迅是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如何解读鲁迅并无定论,但除了课本上的死知识如“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外,如何引导对鲁迅感兴趣的学生走进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还原时代语境是正确理解鲁迅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往往缺少系统的指引,就算有感兴趣的主题,只能看一些通俗读物,而对于相关专著一无所知。比如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散文组中,瞿秋石《论朱安、许广平与鲁迅》的立意在于关怀历史暗角的朱安,却多少有些脱离了时代语境与历史真实。小作者认为:对朱安而言,鲁迅是不负责任的丈夫,许广平是自私的女人,并且把鲁迅比作《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这当然是作者的创作自由,甚至作者在正文之前也为自己“买了保险”,声明自己对鲁迅的敬重。
但是问题在于鲁迅从来没有“举出文学家民主战士的牌子”,把自己和许广平的结合视作可以“和马克思恩格斯相比”的伟大崇高的感情。朱安或许当真对鲁迅一往情深,视之为生命中的一切,但这不是要求鲁迅对她回以同样深情的理由。鲁迅先生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有生的本能,有追求爱的权利。在事实婚姻荡然无存的基础上,追求真正的爱情并无不可。何况如周海婴所言,许广平与鲁迅的结合是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诚然,朱安是受伤的一方,但是造成这伤害的罪魁祸首不是鲁迅,也不是许广平,而是包办婚姻。
但是这篇文章的好处在于真诚——不管有多少人将鲁迅视为神明,作者依旧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虽然这看法不一定周全。这种独立思考、敢于发声的勇气也正是现代语文教育应当培养的能力,是应当鼓励、加以引导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解读鲁迅,首先要还原时代语境。以《论朱安、许广平与鲁迅》为例,“包办婚姻”四个字的重量,21世纪出生的学生难以感知。在实际教学中,可举同时代的、与鲁迅关系匪浅的林语堂作为对照,思考包办婚姻究竟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又是如何扼杀最基本的爱的权利,由此,才可能理解“五四”一代“自由恋爱”的先进性与革命性。
二.把握鲁迅精神应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许人杰与韩寒同届参赛,是首届一等奖中的佼佼者,初赛作品《小狂人日记》读来心惊肉跳。写这篇文章的许人杰当时高二在读,却应该对鲁迅了解不浅。巨大黑太阳的意象颇似《野草》,也让人想起陶元庆绘制的《彷徨》封面。文前亦有小序,也是手稿的发现者,评价手稿是“语言凌乱,随意跳跃,不按文法,与日常老师所授‘六要素等大相径庭,‘修辞手法等难以找寻”1,认为手稿的作用是“或给赴考者做个反面教材”2。文中探讨了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对父子关系、同学关系和人生观的摧残与朦朦胧胧的类于爱情的愁苦和对纯真童年的追忆,与鲁迅《狂人日记》不同的是,发现手稿的“我”在结尾再次出现,提出对“爱”的作用的质问。
相比鲁迅的原作,《小狂人日记》的格局自然是小了,模仿痕迹也很重,但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真实、诚恳。即本文所强调的独创思维。许人杰能够流畅、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对当年的中学教育,提出了或许稍显幼稚失真的看法——在唯结果论、唯成绩论导向下,父子关系、同学关系的“异化”。
对于学生而言,分数很重要,尤其是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无奈现实的写照。有多少挣扎于学海的孩子知道:成绩不等于分数,能力也不等于排名,每个人都应该终身学习,但学习的成果不只是通过考试来检验,更是通过人生。鲁迅当年亦希望下一代能“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许人杰是看得到这一点的,因此他追问:“而且除了爱呢?”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不能说没有爱,但是这种爱却希望“我”变成“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疯子。人人都说好好学习是为了好的前途与选择的权力,但却无人说出“前路很远很暗”(《与幼者》)的真相。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当把宏大的概念生活化、实际化,让学生有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如,可展示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绘制、收藏的画作等等,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对生活的敏锐与心头的温度,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对鲁迅的看法。
三.培养独创思维需要走近鲁迅,走进生活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鲁迅并不该只是冷冰冰的知识点。鲁迅的文章的确有难度,有些篇目也的确不适合中学生、青年人阅读,但是鲁迅决不能从中小学课本中删除。在培养学生独创思维的过程中,鲁迅是一座无穷无尽的宝藏。正如鲁迅研究的大家钱理群先生所说:
作为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鲁迅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现代汉语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又极具个性和创造性。他的文学作品营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同时更是一个汉语家园。上语文课,学习汉语,鲁迅作品就是最好的范本,通过阅读鲁迅作品来学习汉语,是一个最好的途径。3
但是,如何挖掘这座宝藏呢?笔者以为:一要还原历史语境,二要贴近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此同时,独创思维的培养也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常识,不能搭建空中楼阁。要把鲁迅还原成活生生的人,要让学生对鲁迅其人有基本了解,如此,才能真正理解鲁迅精神及其意义,亦才可能培养学生的独创思维。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8
[3]陳佳勇,韩寒等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1-3 珍藏版[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4]郭敬明等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4-6 珍藏版 B卷[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注 释
1.陈佳勇,韩寒等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1-3 珍藏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47
2.陈佳勇,韩寒等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 1-3 珍藏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47
3.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8,6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