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中,“人民”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
何谓人民性?人民性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而文艺人民性的思想内涵则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条红线。文艺人民性的基本内涵与价值指向并非恒久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流变呈现出鲜活的时代内容和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有关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体系上對文艺“人民性”命题进行系统阐释,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提出来。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问题,为当前我国文艺工作把正了方向盘。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艺源远流长,经历历史的发展和检验,人民性始终是其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新时代曲艺的人民性内涵,可从主体性、历史性、生活性等维度去理解,主体性强调人民群众是曲艺的“作者”“表现对象”和“评论家”;历史性强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吸收革命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活性强调反映并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生活内涵和文化自信等状态。广大曲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曲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曲艺工作者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