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景化

2021-06-15 18:25相洁琼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情景法治情境

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本应受到学生的喜爱,但长期以来在升学利益的驱使下,促使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语、数、外等学科上,从而弱化了學习政治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新课程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从学生的当前实际出发,紧跟国家导向,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板块,如何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的“主阵地”成为政治老师的一项大难题。教学过程中,我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几项有效地操作建议。

一、图文情境激趣

图文并茂是初中政治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美图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的青睐。历史图片、时政图片、名人肖像、机构场所、活动留影……都是某一瞬间的真实再现,它具体形象,不但给学生形成政治概念提供丰富可靠的想象根据和判断根据,而且插图中包含着许多文字所不能包容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插图,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九级上册第2课中的“科技创新”插图为例,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我国当前的一些重大科技成就,从认知了解到感悟体会再到国家认同,自然生成强于灌入式的说教。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鉴赏能力。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二、材料式情境激趣

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生动的故事,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成语典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教师也可结合时事选取真实的故事作为教学设计的情境材料,比如“抗疫”路上的钟南山、张定宇、或者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的事迹等等,这些材料本身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学生了解度比较高,更容易调动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能真正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真实任务情境也是山西中考政治的一大特色,这样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灵活度和生动性,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性的教育作用。

三、情感共鸣式情境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其灵魂,震撼其心,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影视、录象、图片、音乐有着很强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动感、鲜艳的画面直接作用于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触发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例分析】——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景化

1.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

《师生交往》这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包括“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两个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相长的基本内涵,掌握与老师沟通的基本方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批评以及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学会尊重老师、关心老师和理解老师。七年级的孩子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如何与老师交往对于他们来说不陌生但缺乏技巧和方法,我试图创设生活中的场景来导入新课。

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课前,我随机在每个班选了五名学生,调查了他们对于何老师交往的看法,以及遇到问题他们自己的处理办法,发现多是同学对老师还是以惧怕和服从为主,遇到问题主要是回避或者屈服,并不理解。同时,同学们都对老师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多了解老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作些变形处理,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的动力,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感悟

在上这节课时,我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先将四个情境分别分给每个小组,给他们7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编排情景剧,角色互换自己来当老师,情景再现。(这些情景都来自课前我搜集的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和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来点评,遇到此类现象老师和同学分别应该怎么做,鼓励同学们充分发言。

情景一:上课讲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

情景二: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情景三: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

情景四: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联系“生活情景”,展开体验。学生生活中的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生活情景的展示,学生很自然的体验到教材要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在欢快的生活情景和游戏中体验中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在生活背景中感悟提升

返回“生活天地”,广为沟通。通过同学们的角色互换表演以及其他同学的点评分析,同学们真正体验感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及处理冲突的艺术。同学们最后自己总结在以下情境中自己该怎么做。最后回归课本,回顾重要观点。孩子有那么多精彩的发言,与他们经历了小组的沟通交流是分不开的。这种广泛交流与沟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概念,体验了意义。又“领悟”到了理论源于现实生活,又用于现实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新课程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古人运: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受用一生。我觉得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积极交流的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在新课程中,我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引导学生,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以深度思考为依托,在积极发言、相互讨论、辩论中获得认知的成长。在设计教案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预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中学校 相洁琼

猜你喜欢
情景法治情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