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功能:概括事物的意义,与人交流情感,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达等。小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话可写、无从下手。老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写。就拿我教的五年级(1)班来说:每回作文,我都花一节课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如何命题、习作,后花十五分钟让学生自己命题、选材、列提纲,进而完成习作。可结果呢?不如人意。有些选取了优秀作文上的事例;有些选取自己经历过的,但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有些错别字连篇,可谓五花八门。那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問题又有哪些呢?下面就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建议: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形式化,更关注习作的结果
每次作文教学,教师采取指导——写——批——讲的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写、写出来了没有。所谓指导:就是简单地把作文的要求笼统地说说,没有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常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苦恼,因无从下笔,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学生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作文教学变得沉重了许多。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2.教师拔高写作要求,忽视其学生思维的年龄特点
以往的作文教学,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有意或无意间拔高写作要求,不厌其烦地指导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的越死,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3.教师重视作文指导而忽视作文讲评
所谓的作文讲评课,无非是拿几篇写得较好的文章一读了之。这样的作文讲评课对学生起不到什么效果。这和石头上浇水没任何的差别。
4.教师作文批阅的单一性
学生作文写好后,教师就逐一的进行批阅。一次习作,批得较快至少也得一个星期,如果教师忙被耽搁了,就会出现拖批或批改粗略,这样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讲评。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缺乏写作信心
作文比写话的要求高出一个层次,学生本身就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加之我们教师拔高习作要求,致使孩子们在作文中得不到肯定,就愈发怕作文,写不好作文。这样的恶性循环加重使得学生习作自信心严重缺乏。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如何能写好作文?
2.篇幅短小,内容空洞
学生的作文大部分篇幅短小。一篇文章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写的过于简单,更有甚者无话可写。还有个别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如记流水账一样,没有重点,内容与题目相差甚远。
3.作文语言平淡,布局缺少艺术性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是就事说事,毫无感情,语言冷漠,缺乏生机。不知从何开始,只是从开始说到结束。对于所学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运用较少。4.学生缺乏阅读、生活积累
(1)缺乏阅读积累
二、改变现状的策略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一)重新树立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只有对写作有信心,才愿写、敢写。对于学生的习作,即便再糟糕的作文,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优点,多给予鼓励、多表扬,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有信心把作文写得更好。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学会从生活中取材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作文,学生为“写什么”而苦恼。“写什么”流露出的是他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从而觉得无内容可写、可说。观察是作文中的重要能力,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成为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想使观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二是观察要有目的性。三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三)教师方面的解决措施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将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作文的初级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而在这种过程中教师只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指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创造性。
2.转变作文教学的理念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育真正地成为实现个性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教给他们积累作文材料的方法,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欣赏图画、扩大阅读量、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充实他们的语言。”
3.掌握科学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
教师在命题作文和作文布置中,应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师在作文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兴趣,也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才会激发写作热情。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力的评价体系。应注重关注学生个体化写作过程的变化,做到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赏识学生,使评语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与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为目的。
(四)学生方面的解决措施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
2.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3.品味、学习优秀范文的写法
4.仿写课文典型片段
5.限时作文
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找到作文教学水平低的根源,针对这些本质问题进行改善,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解决农村学校学生作文教学的低效率问题。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金河完小 王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