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在经历了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之后,开始以人本主义的观点,回归教育的主体,更致力于孩子学习的研究。也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可谓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的、自由的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我所在的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也有四年的时间啦,我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略知一二,对区域活动的目的有了深刻的理解。那就是通过区域活动的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的来接触事物、获得信息、取得经验、提高认识。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健全的社会人。
现将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点滴做法,和大家分享。
一、追随孩子的学习热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既然内容和方式都是孩子自己选择的,那么孩子学习什么样的内容,怎样学习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教师在活动中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去追随。追随孩子的学习热点,使孩子学的自主,学得快乐。
在学习“冬爷爷的脚步”这一主题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梅花非常感兴趣,就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梅花图片供孩子们欣赏。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制作梅花,我只默默的提供了橡皮泥、颜料、彩纸、胶棒、树枝等材料。至于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全凭幼儿自己做主。通过观察我发现,不同的幼儿对材料的运用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只能照图片画梅花,有的孩子用橡皮泥制作梅花,还有的孩子通过合作制作了梅花、树、雪人和房子等组合而成的冬天的场景。可以说不同水平的幼儿都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热点,并追随孩子的学习热点,確立自己自主学习的主题。及时在区角里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给孩子提供表现的机会。对于孩子不断努力而取得的学习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可以为孩子进一步自主学习奠定稳定的心理基础,这也达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好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的要求。
二、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信任、自我督促和自我调节,在自主学习中,孩子一贯的独立自主行为,使孩子自主能力的养成和发展成为必然。自信是自主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他是孩子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自信是一种愉快的情绪,成功能给孩子成就感,能带来较高层次的情绪体验。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应该比较注重孩子在学习中的成功体验和经验的积累,而比较看轻孩子们究竟获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建构区孩子们的积木搭建活动,我们只需要提供足够多的积木和建筑物图片,多带孩子观察一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就可以了。至于孩子们怎么搭建,用什么规律排列积木,用什么技巧等都不需要过多的去要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他们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只是简单的垒高和简单的排列。在一次又一次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赏后,他们会充满自信,不自觉的去挑战有规律排序、对称、封顶等更高的难度了。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难,对自己缺乏自信,也就不敢去尝试新的方法了。只是简单的去迎合老师的要求,玩儿的不开心,不能在原有的水平得到发展,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自主学习中,不光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自我调节指孩子自觉地掌握自己的行为活动,它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两个方面,是自我意识的较高层次的表现。他与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尤其是意志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自主学习中,我们让孩子选择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孩子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如“制作名片”这一美工区活动,涛涛小朋友对照老师的范画做了一张长方形的名片,制作完成后,他看见灿灿用彩纸和橡皮泥制作的名片更漂亮,他也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他不断的尝试毛根儿、小棍儿、橡皮泥等其他材料。在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以后,终于做成了一张由毛根、橡皮泥和颜料做成的名片。第二天再进美工区的时候,涛涛又开始制作名片了,他开始尝试制作圆形的名片了……
失败的次数越多,来之不易的成功越可贵,其中的情感情绪体验越高级越持久。另外,由于目标的独特引发的来自于同伴的羡慕和赞扬,又加深了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逐渐加强了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提高了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自主学习中成功体验。增强了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我信任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另外,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督促等能力伴随着自我学习也一路相携发展,他们为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同的自主学习类型相互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自主学习的类型分为集中型、分散型和开放型三种。集中型的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独立的学习,选择范围比较小,一般是材料,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分散型学习是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下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他的选择范围比较宽泛。如确立了“冬爷爷的脚步”这一主题后,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冬天的服饰”“冬眠的动物”“冬天的食物”等等。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已经摆脱了教师的引导和搀扶,自主的、独立主动地学习起来了。开放型自主学习是孩子受自己需要的引发,独立自主地选择学习的主题、内容和方法。他们可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物发生兴趣,并以主体的要求,自觉地完成。这种开放型自主学习可以发生在幼儿园,也可以发生在家里。这使得学习已经是完整意义上的幼儿自主学习了,是较高级的自主学习类型。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面对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各不相同,我们要熟练的掌握集中型自主学习、分散型自主学习和开放型自主学习这三种常见的学习类型。针对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进行准确有效的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自主学习方式是互相渗透的,互相影响的。只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相互渗透的比例有所不同罢了。他的依据与幼儿的年龄和学习内容有关,千万不能分裂开来。
总之,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熟练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和类型,熟知每一名幼儿的身体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设计主题活动,创设有利的环境,对孩子进行引导。让每一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幼儿园 王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