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清
(陇川县德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陇川 678700)
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都需要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混凝土材料就是多种材料进行混合加工处理制成,其中包括沙子、石子、水泥和水等材料混合搅拌而成,这些建筑材料的质量,混合的比例,以及室外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使用价值,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产生结构裂缝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控制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应用大量水泥。通常情况下,在水泥材料选择过程中,一般以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有耐硫酸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则需要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材料。通常情况下,骨料主要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其中,细骨料则是采用级配合、质地均匀的粗河沙,也可以使用人工砂,慎重使用风化山砂及淡化海砂。在不具备冲洗的环境下不得采用海砂。粗骨料则需要应用级配合理、粒型均匀的碎石,也可以应用碎卵石,不得应用砂岩碎石。在进行外加剂选择过程中,需要使用减水率强、坍落度损失低以及可以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产品。外加剂和水泥之间具备一定的相容性。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拌合水的pH 不应低于6.5。在选择拌合水的过程中,不可应用海水,且应注意其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碱含量是否超标。
(1)在选择水泥材料,需要保证水泥水化热平稳释放,一旦水泥出现水化热集中释放现象,必将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采取对应的处理对策,将会造成混凝土开裂现象出现,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择水泥过程中,需要做好水泥细度、安定性、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密度等常规指标及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等有害指标的检测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应用,且应注意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同时应注意水泥的存贮,不得受潮。在混凝土配合比应用水泥过程中,大部分以普通硅盐酸水泥为主。水泥水化热如图1 所示。
图1 水泥水化热
(2)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骨料主要划分成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其中粗骨料主要以碎石为主,碎石配比将会给混凝土配合比带来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碎石直径必须适当,这样的碎石连续性比较强,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碎石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随之酸碱性以及针片状等均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要求。针对不满足要求的,则将会给混凝土整体强度带来影响,因此不得在工程中应用。针对碎石母材的岩性,也需要做好检测工作。防止实体混凝土浇筑中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对于细骨料而言,一般选择中砂,也就是需要对砂子的细度、含泥量、石粉含量、亚甲蓝、碱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对于含泥量比较高的砂子将无法运用到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只有这种砂石,则需要进行清洗,直到满足工程要求之后才能应用。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以及细骨料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配合比要求进行碎石粒径选择,不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粒径下不去的状况,使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3)在进行混凝土配合中所应用的掺合料中,一般以粉煤灰、水泥为主,通常对选用的粉煤灰需进行质量检测,对于不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粉煤灰将禁止运用在工程中。当前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粉煤灰一般采用电厂废料,这时需要对其产地以及等级等加以检测,这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应用。由于粉煤灰的作用在于提升混凝土可塑性,粉煤灰应用价值能够取代部分水泥参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开裂现象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在进行粉煤灰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粉煤灰细度情况,在检测合格之后,还要进行试拌试验,明确配合比,采用优质粉煤灰对混凝土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劣质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不但不能改善作用还会损害其工作性能及强度。只有加强粉煤灰质量的把控,才能充分发挥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有效提升混凝土和易性。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粉煤灰质量控制工作,加强粉煤灰检测,从而确保粉煤灰质量安全。
(4)外加剂的选择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进行外加剂选择过程中,需要对外加剂生产厂厂家以及类型进行核查,确保其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要求。通常情况下,外加剂一般涉及减水剂及防冻剂等。在减水剂中,当前广泛应用的在于聚羧酸减水剂,外加剂应用量应该通过检测来明确,外加剂在混凝土配合比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外加剂起到的作用在于减水,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改善混凝土性能。由于水泥和水结合之后将会形成大量的水化热反应,而通过应用外加剂,能够有效减少水化热峰值,减少混凝土实体温度裂缝发生概率,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外加剂与拌合用水及水泥适应性检测,只有在与拌合用水及水泥适应性满足工程要求时,才能应用外加剂。
(5)针对不同的水配合比,应设计三种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另外两种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降低至0.05。为了确保准确掌握不同的影响因素,其他参数,如耗水量或含沙率,应与最终效果的基准配合比相同。试配过程实际上是比较了三种水胶比的混合比,不同的水胶比对模塑混合物的相容性有明显差异。在比较过程中,试验人员不仅要确定不同成品的具体性能,其定量表达也注重不片面追求参数,如何考虑具体配合效果成型,不仅要满足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因为混凝土作为土建材料的大量使用,如果对材料缺乏控制,就会导致较高的工程成本。水胶比配合比如图2 所示。
混凝土配合比是确定最终强度的重要指标。设计规范中的合理的配合比应与相应的强度、耐久性一体化和经济程度相似,确定各种材料的具体剂量,并根据实际设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因素,包括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不仅是理论衍生结果,也不能依据经验来判断,仅限于各种影响因素,在满足基本使用性能需求和经济适用性的前提下,考虑施工成本、工期、施工环境、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结构特征等因素共同得出合适的比例结构。确定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所有数据不能与规范数据完全一致,因为不同区域受外部温度、湿度、温差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进度要求和工艺特点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的要求。
(6)材料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要根据国内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材料进场前期,监理方需要和施工方合作,一同检查原材料相关书面材料和合格证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要保证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另外,还要做好监控工作,保证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取样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核实试验报告。除此之外,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要对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进行充分的了解,这就要求相关交底工作要发挥应有的效应。检查人员要定期检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
(7)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人、机、材料、方法、环、等五个方面控制:①人的控制,项目负责人、质检员必须到位,施工队一定要熟练,有一定的责任心,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②机械设备的控制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振动设备的良好性能。如果在现场搅拌混凝土,搅拌机还必须确保良好的性能;③材料质量控制,商业混凝土应控制进入混凝土的坍塌程度,检查进入现场是否有离析。现场搅拌还应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测量;④施工方法的控制,必须先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计划,认真披露施工班组,检查方案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⑤环境控制,主要为噪声控制,特别是夜间施工,振捣时不要触碰模板、钢筋等,降低噪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提前养护,以免过早脱水,形成砂、开裂等质量缺陷。
总而言之,新时期,建筑行业进入高速的阶段,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材料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殊性,施工裂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要提高科技的实力,研发减少裂缝的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选择适宜的施工手段,解决建筑工程疲劳破坏下温度应力带来的损伤,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丰富施工的技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