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2021-06-15 14:26赵大咏刘石年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东洋印度洋澳大利亚

赵大咏,刘石年

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赵大咏1,刘石年2

(1.岳阳市民政局,湖南 岳阳,414000;2.中南大学地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分析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海岭相遇,必然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并绘出这两个区域洋壳流运行路线;结合太平洋洋壳流运行路线,细化出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运行路线的整体概貌,绘出了地球物质循环在地壳层的“毛细血管”;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得出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共性,由此推出现代全球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整体成因。更方便对全球地质运动给出更加合理、方便、细腻的解释。

洋壳流;流体力学;物质循环;“毛细血管”;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在《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赵大咏等,2020)中,分析了太平洋洋壳流的现代运行路线及对该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下面则分析洋壳流的另两股最大分支流——印度洋和大西洋洋壳流的现代运行路线,并探讨其对印度洋、大西洋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图1、2、3)。海底扩张理论普遍为地质界所接受,但它的不足之处是对海底扩张运动的运行路线和力作用分析得很粗糙,洋壳流理论(赵大咏等,2007)从本质上讲是运用流体力学对海底扩张理论的细化。海底扩张运动是地球物质循环在地壳部分的体现,在海底扩张运动作用下,地壳物质总体上自南向北运动;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壳流的运行路线,细化出海底扩张运动在不同区域、各个方向的运行路线。在《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赵大咏等,2020)中,太平洋海底扩张力作用显著,所以洋壳流的运行路线和力作用明显、简单,招势大开大合,容易判断。如从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夏威夷群岛火山岩年龄逐渐变老方向(刘石年,1996)可判断出洋壳流运行方向;从东南地洼区大地热流值及温泉分布图(陈国达,1996;胡圣标等,1994)可看出洋壳流在表层运动及方向的证据。而在本文中,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底扩张运动没有太平洋明显,属被挤压状态,在这两个区域的洋壳流力作用相互之间比较复杂细腻,难以判断,主要在构造形迹力学性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因此,两篇论文在分析判断方法侧重点不同。

图1 印度洋洋壳流运行路线图

1 印度洋区域洋壳流对地形地貌形成的影响

为便于讨论分析,可把印度洋洋壳流分成6条分支洋壳流: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西印度洋海岭洋壳流、马达加斯加洋壳流、南极-澳大利亚海丘洋壳流、塔斯曼海洋壳流(图1)。相对于太平洋、大西洋区域,印度洋是受挤压最大、空间最狭小的区域,其地形地貌的形成比较显著的反映了不同分支洋壳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以印度半岛形状、澳大利亚大陆形状、新几内亚岛形状等成因为例。

1.1 印度半岛形状成因分析

印度半岛形状非常有特色,其南端不仅以一锐角指向南方,并且是垂直指向南方。

1.1.1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

这股洋壳流从凯尔盖朗-高斯伯格海岭中部的东侧出发,首先作南-北偏东运动,到达爪哇岛。由于这股洋壳流经过西澳大利亚海盆,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

1)挤压作用与分叉现象。洋壳流运移的海壳物质与爪哇岛相遇,挤压作用形成爪哇海沟。由于受到阻挡,洋壳流分别向爪哇岛东西两侧形成分叉现象,形成帝汶海洋壳流和苏门答腊岛洋壳流。

2)受阻转向现象。在爪哇岛南岸东侧,洋壳流形成西-东洋壳流,可把这股流叫做帝汶海洋壳流。它顺爪哇岛、巴厘岛、松巴岛、帝汶岛、塔宁巴尔群岛南侧运行。在塔宁巴尔群岛处,由于东方有澳大利亚大陆架阻挡,帝汶海西-东洋壳流转向为南-北洋壳流,在卡伊群岛、阿鲁群岛之间运行,前方是新几内亚岛的西端。由于新几内亚岛北岸受到南太平洋南-北偏东洋壳流转为北太平洋南-北偏西洋壳流的挤压,所以来自印度洋的帝汶海南-北洋壳流受阻于新几内亚岛西端,只好从斯兰岛与新几内亚岛西端之间的海域,向哈马黑拉岛、马鲁古群岛东侧中部运移,至此再也无力前行。

3)在爪哇岛南岸西侧,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受阻转向为南-北偏西洋壳流,顺苏门答腊岛西南岸北上,直到孟加拉湾。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苏门答腊岛洋壳流。

1.1.2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

这股洋壳流从凯尔盖朗-高斯伯格海岭顶部海域出发,由于经过中印度洋海盆,可把它叫做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

平行减阻现象:这股洋壳流本来应作南-北偏东运动,但由于其右侧的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遇到爪哇岛后,形成分支洋壳流,其中在爪哇岛西侧的苏门答腊分支洋壳流为偏西洋壳流。当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与东侧苏门答腊偏西洋壳流相遇后,受到阻挡,不能再偏向东方,只能由南笔直向北方运移,形成南-北洋壳流,直冲印度半岛。由于东印度洋海岭东侧受苏门答腊偏西洋壳流的冲击,西侧受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的冲击,且两侧力差不多大,所以东印度洋海岭与两股流平行,呈南-北走向。

1.1.3西印度洋海岭洋壳流

这股洋壳流从东经40°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区域出发,首先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由于这股洋壳流经过西印度洋海岭,可把它叫做西印度洋海岭洋壳流。

平行减阻现象:受这股偏东洋壳流影响,西印度洋海岭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洋壳流运动方向平行。当洋壳流与南-北向的中印度洋洋壳流相遇受阻后,不能再作偏东运动,也被迫形成南-北洋壳流,使赤道与南纬18°之间的中印度洋海岭和马尔代夫群岛呈南-北走向,也形成平行效应。当洋壳流继续北上,与印度半岛西相遇,发生折向,形成南-北偏西洋壳流,冲向阿拉伯半岛,并下沉至大陆地壳中;中印度洋海岭赤道以北部分,受到南-北偏西洋壳流作用,平行减阻呈西北-东南走向。

1.1.4马达加斯加洋壳流

这股洋壳流从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区域出发,首先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由于这股洋壳流经过马达加斯加岛,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马达加斯加洋壳流。

平行减阻现象:非洲大陆东岸受这股偏东洋壳流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洋壳流运动方向大致平行。

裂离作用:随后洋壳流沿非洲大陆架边缘行进,结果把马达加斯加岛从非洲大陆裂离出来,并把马达加斯加岛从原来莫桑比克的莫桑比克城与南非德班之间的位置,向东北方向推上了4纬度左右。

由于西印度洋海岭洋壳流最后形成南-北偏西洋壳流冲向阿拉伯半岛,马达加斯加洋壳流受阻只好也移向阿拉伯半岛。

1.1.5印度半岛形状成因分析

锐角减阻现象:印度半岛南端不仅以一锐角指向南方,并且是垂直指向南方。这是由于,为减小印度洋自南向北洋壳流的阻力,印度半岛与南北美洲、非洲、亚欧大陆等各大陆一样,其南端形成一锐角指向南方。同时,印度半岛东侧的中印度洋海盆洋壳流在半岛南端处形成了南-北洋壳流,在印度半岛西侧的西印度洋海岭洋壳流在半岛南端也形成了南-北洋壳流,使印度半岛南端东西两侧受力均衡而垂直指向南方。半岛南部多山也是自南向北洋壳流挤压而成。

裂离作用:斯里兰卡岛原来是印度半岛最南端的岛尖,由于被印度洋洋壳流把物质不断向北运移,因此逐渐越来越狭窄,最后承受不住往北的冲击而裂离北移。

1.2 澳大利亚大陆形状成因分析

澳大利亚大陆与南北美洲、非洲、亚欧大陆不同,它的形状不成三角形,南端不是锐角,大致成六边形。这是为什么呢?

在分析印度洋区域时,还有南极-澳大利亚海丘洋壳流和塔斯曼海洋壳流所起的作用未作分析,下面谈一下它们对澳大利亚大陆形状的影响(图1)。

1.2.1 南极-澳大利亚海丘洋壳流

这股洋壳流从凯尔盖朗-高斯伯格海岭南端东北侧出发,首先作南-北偏东运动。由于经过南极-澳大利亚海丘,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南极-澳大利亚海丘洋壳流。这股洋壳流与澳大利亚相遇。在弗里曼特尔、奥尔巴尼处,把澳大利亚西南角冲击成锐角,欲将澳大利亚冲成三角形。同时,该洋壳流也被分成两部分:

1)弗里曼特尔洋壳流与“S”运动。一部分洋壳流在弗里曼特尔一侧,形成南-北偏西洋壳流,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弗里曼特尔洋壳流。该洋壳流通过侧向挤压和剪切作用使弗里曼特尔-卡那封一侧大陆成西北-东南走向。在洋壳流继续前行时,遇到西澳大利亚海盆洋壳流分支帝汶洋壳流。帝汶洋壳流爪哇岛南岸东侧形成西-东洋壳流,并向澳大利亚大陆架运移。故弗里曼特尔南-北偏西洋壳流无法继续西进,被迫转向,也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和帝汶洋壳流一起汇合,黑德兰港-达尔文一侧海岸受洋壳流剪切成东北-西南走向,洋壳流从卡伊群岛与阿鲁群岛之间的海域经过,又从斯兰岛与新几内亚岛西端之间的海域,最后抵达哈马黑拉岛。弗里曼特尔洋壳流的整个运动轨迹类似于“S”,比较突出地反映了洋壳流运动对陆地及不同洋壳流阻挡的适应性方向变化。

2)奥尔巴尼洋壳流与受阻圆弧转向运动。另一部分洋壳流在奥尔巴尼一侧转为南-北偏东洋壳流。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奥尔巴尼洋壳流。由于在澳大利亚以东的汤加海沟东侧和以西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北侧分别受南太平洋南-北偏东洋壳流、北太平洋南-北偏西洋壳流挤压,因此奥尔巴尼南-北偏东洋壳流无法把澳大利亚东部向北推移,只好把澳大利亚大陆南侧冲击凹陷形成大澳大利亚湾后,受阻产生圆弧转向运动,形成北-南偏东洋壳流,沿阿德莱德南下至塔斯马尼亚岛。

半岛拉伸断裂延伸现象:塔斯马尼亚岛原来同澳大利亚东南角连在一起,受奥尔巴尼洋壳流北-南偏东洋壳流南下的冲击力影响,从澳大利亚大陆中拉伸断裂下来,产生巴斯海峡,并向南漂移形成岛屿。塔斯马尼亚岛南侧大陆架受南下流的影响,向南延伸很长。

三种裂离现象的区别:马达加斯加岛是洋壳流将其从非洲大陆中削离;斯里兰卡岛是洋壳流从印度半岛岛尖中掰断;塔斯马尼亚岛是洋壳流从大陆中拉伸出来的。

1.2.2塔斯曼海洋壳流

塔斯曼海位于南太平洋西边缘,但为了便于分析澳大利亚形状成因,把它归入印度洋洋壳流的一个分支。

这股洋壳流从南极-东印度洋海盆东端与南磁极之间海域出发,首先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由于经过塔斯曼海,可把这股洋壳流称作塔斯曼海洋壳流。洋壳流向澳大利亚大陆东侧运移,把澳大利亚堪培拉-布里斯班一侧的海岸冲击成东北-西南走向,并从大陆裂离一块,向东推移形成新西兰南、北二岛,由于在汤加海沟东侧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北侧分别受南太平洋南-北偏东洋壳流、北太平洋南-北偏西洋壳流挤压,塔斯曼海洋壳流不能继续作偏东运动,被迫形成南-北偏西洋壳流。这股洋壳流使布里斯班-约克角一侧形成西北-东南走向;这股南-北偏西洋壳流最后冲向新几内亚岛西端南侧海岸。

1.2.3新几内亚岛形状成因分析

力作用交叉叠加点:新几内亚岛原来与澳大利亚北部相连,由于新几内亚岛西端受来自太平洋的班达海洋壳流和来自印度洋的帝汶洋壳流、弗里曼斯特洋壳流等三股南-北偏东洋壳流的冲击;而东端受到澳大利亚大陆东侧的塔斯曼海洋壳流南-北偏西的冲击,东、西端洋壳流力作用在新几内亚岛形成交叉点,使该点产生力作用叠加而放大,它产生两种后果:

1)拉伸裂离现象一:新几内亚岛东西两端同时受洋壳流的冲击,受到的力作用因交叉叠加而大于澳大利亚其他地区,使其向北漂移速度也相对较快,于是它从澳大利亚大陆拉伸裂离出来。

2)力差效应。新几内亚岛西端与东端相比,其西端南岸同时受到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班达海洋壳流、帝汶洋壳流、弗里曼斯特洋壳流等三股洋壳流的冲击,而其东端南岸只有一股塔斯曼海洋壳流的冲击,因此西端受力明显大于其东端,造成西端漂移速度大于东端,所以新几内亚岛西端往北上一些,使新几内亚岛呈西北-东南走向。

3)拉伸裂离现象二:从新西兰南北二岛、汤加海沟和克马德克海沟以西、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南、澳大利亚以东之间广大海洋区域,同其东侧的太平洋地区的地貌是不同的,其表现为岛屿较多,地壳较厚,地貌反差较大,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受太平洋洋壳流挤压,整体作南-北偏西运动过程中,大陆物质不断裂离,如新西兰南北二岛就是沿途遗留的产物。

4)拉伸裂离现象一与拉伸裂离现象二两者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区别:拉伸裂离现象一中的新几内亚岛是因为其运动速度快于澳大利亚大陆,而从大陆主动脱离出来的;而拉伸裂离现象二中的新西兰南、北二岛就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运动速度较快,而从大陆被动抛下遗留形成的。

综上所述,弗里曼特尔洋壳流、奥尔巴尼洋壳流、塔斯曼海洋壳流和帝汶洋壳流共同作用,使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形成了三角形。

2 大西洋区域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形成的影响

2.1 南、北大西洋洋壳流

2.1.1 南大西洋洋壳流

一股洋壳流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与0经度之间的海域出发,首先作南-北偏东方向运动,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南大西洋洋壳流。这股南-北偏东洋壳流产生这样两个平行减阻现象现象(图2)。

图2 大西洋洋壳流运行路线图

1)南大西洋海岭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减小对南-北偏东洋壳流的阻力。

2)南美洲大陆东侧从火地岛与巴西累西腓之间的海岸呈东北-西南走向。

2.1.2 北大西洋洋壳流

南大西洋洋壳流冲向非洲大陆,使大陆凹陷,形成几内亚湾后,折向形成南-北偏西洋壳流。由于这股洋壳流基本在赤道以北及北大西洋区域内运行,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北大西洋洋壳流。它又由佛得角海盆洋壳流、中北大西洋洋壳流、中美地峡三洋壳流、亚速尔洋壳流、戴维斯海峡洋壳流与冰岛洋壳流等分支洋壳流组成。

2.2 佛得角海盆洋壳流和中北大西洋洋壳流

2.2.1 佛得角海盆洋壳流

平行减阻现象:一股南-北偏西洋壳流经过佛得角海盆,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佛得角海盆洋壳流。它使赤道与北纬约18°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岭、南美洲大陆东侧从巴西累西腓、西印度群岛至美国的萨凡纳之间的海岸与群岛连线、非洲西岸的利比里亚至冈比亚之间的海岸大致均呈东南-西北走向,以适应这股流的运动方向。

2.2.2 中北大西洋洋壳流

佛得角海盆洋壳流冲击北美洲大陆,形成西印度群岛与加拿大纽芬兰岛之间的大海湾,并产生折向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由于这股洋壳流运行在北大西洋中部海域,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中北大西洋洋壳流。同时产生这些现象:

1)平行减阻现象:北纬17°~40°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岭、美国萨凡纳至加拿大纽芬兰岛一侧海岸、非洲塞内加尔至直布罗陀海峡一线海岸均呈东北-西南走向。

2)削口现象: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半岛受南-北偏东洋壳流的冲击,从大陆边裂离成的一个口子,其张口与洋壳流运动方向相对,与加利福尼亚半岛成因一样。

3)撕裂效应:纽芬兰岛原本同大陆相连,被南-北偏东洋壳流从大陆裂离下来,往东北方向移动,形成岛屿。

2.3 中美地峡三洋壳流

大约在新生代,在中美洲地峡与佛罗里达半岛、西印度群岛之间原本都是陆地,没有现在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由上述一条较宽的陆地连接。当佛得角海盆南-北偏西洋壳流遇到这条很宽的“中美地峡”,中美地峡受洋壳流的冲击,陆地向西凹陷,其西侧陆地虽被连续地保留下来,但变成一条很窄的地峡。现今西印度群岛就是原来很宽的“中美地峡”陆地东侧的残余。目前佛得角海盆洋壳流虽然大部分转变为中北大西洋洋壳流沿佛罗里达半岛继续北上,但在西印度群岛以西又分三股分支洋壳流。

2.3.1 小安的列斯洋壳流

一股洋壳流穿过小安的列斯群岛向尼加拉瓜与哥伦比亚之间运移,形成加勒比海南部的尼加拉瓜与哥伦比亚之间的海湾。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小安的列斯洋壳流。

2.3.2 大安的列斯洋壳流

一股洋壳流穿过海地与古巴之间的海峡,向尤卡坦半岛与洪都拉斯之间运移,形成加勒比海北部的尤卡坦半岛与洪都拉斯之间的海湾。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大安的列斯洋壳流。

2.3.3 墨西哥湾洋壳流

1)圆弧运动与拉伸作用:一股洋壳流经佛罗里达海峡,顺古巴北侧,沿尤卡坦半岛北侧,受阻折成南-北偏东洋壳流,划出一个圆弧后,逐渐形成北-南偏东洋壳流,沿美国的新奥尔良、佛罗里达半岛运移形成墨西哥湾。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墨西哥湾洋壳流。

图3 北美洲冲击弧状断裂带

2)佛罗里达半岛成因:半岛东侧受佛得角海盆南-北偏西洋壳流作用,呈西北-东南走向与洋壳流平行;西侧受墨西哥湾北-南偏东洋壳流的拉伸,两侧洋壳流共同力作用而形成半岛。佛罗里达半岛东侧与大陆联接处,受佛得角海盆南-北偏西洋壳流冲击凹陷。

平行减阻现象:整个西印度群岛受南-北偏西的小安的列斯洋壳流、大安的列斯洋壳流、墨西哥湾洋壳流的影响,呈西北-东南走向,减小对洋壳流运动的阻力。

分叉效应:尤卡坦半岛南侧受大安的列斯洋壳流的冲击凹陷,北侧受墨西哥湾洋壳流冲击凹陷。半岛是在两股流分叉的中间形成的。

2.4 亚速尔洋壳流与北美冲击弧状断裂带

2.4.1 亚速尔洋壳流

中北大西洋洋壳流与欧洲大陆相遇,冲击形成伊比利亚半岛与非洲之间的海湾后,转为南-北偏西洋壳流。由于经过亚速尔群岛,可把这股南-北偏西洋壳流叫做亚速尔洋壳流。这是对北美洲东北部,约占整个北美洲一半面积的地貌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洋壳流。

1)平行减阻现象:北纬40°~60°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岭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

2)北美弧状断裂带:北美洲的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及五大湖区位于北美的东北侧,它们的连线成呈弧状。这是由于亚速尔洋壳流冲击力很大,把北美大陆东北角裂离成许多碎片。如,格陵兰岛原本与北美洲大陆相连,受亚速尔南-北偏西洋壳流的冲击,格陵兰岛从北美洲大陆裂离下来,并往西北漂移;格陵兰岛南端形成锐角,以减小对洋壳流运动的阻力。同时,北美大陆发生拉伸断裂形成弧状断裂带,其断裂凹陷处形成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等湖泊(图3)。

3)亚速尔洋壳流遇到格陵兰岛后,又分成戴维斯海峡与冰岛两股洋壳流。

2.4.2 戴维斯海峡洋壳流

一股亚速尔洋壳流继续保持偏西方向,冲击形成戴维斯海峡、巴芬湾,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戴维斯海峡洋壳流。它在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运行,到达北冰洋,最后下沉至地幔软流层,结束在地壳层的运行。

2.4.3 冰岛洋壳流

另一股亚速尔洋壳流受格陵兰岛阻挡,形成南-北偏东洋壳流。由于这股洋壳流经过冰岛,可把这股洋壳流叫做冰岛洋壳流。在它的影响下,北纬60°以上的北大西洋海岭呈东北-西南走向;还将冰岛从格陵兰岛裂离,向东北方推移形成岛屿,并形成格陵兰海、挪威海,到达北冰洋后,逐渐下沉至地幔软流层,结束在地壳层的运行。

3 结论

1)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区域洋壳流运行路线,细化出全球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路线的整体概貌,绘出地球物质循环在地壳层的“毛细血管”;运用宏观统计的方式,通过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区域中,不同洋壳分支流直线、受阻转向、分叉及回旋、对抗运动产生的地形地貌;不同洋壳流在陆地一侧或两侧运动时产生的地形地貌,得出洋壳流运动与陆地相互力作用的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共性,如平行减阻现象、拉伸裂离作用等等,充分说明洋壳流以一定的运动方向、力作用与陆地相遇,必然会产生相对应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形地貌,由此可推出现代全球地壳表面地形地貌的成因,更方便对全球地质运动给出更加合理、方便、细腻的解释。

2)洋壳流力学如果要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它还要回答一些问题,如太平洋海底扩张力与印度洋、大西洋相比是不同的,它对地壳地形地貌的影响怎样的?(赵大咏等,2020)及本文中分析了现代海底扩张运动路线,那么洋壳流力学对海底扩张运动路线的变迁如何解释?这将在后续论文中继续探讨。

赵大咏,刘石年.2020.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J].四川地质学报,40(142) :189-195.

赵大咏,刘石年,吴奇良.2007.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J].华南地震,27(2):62-68.

刘石年.1996.地质综合场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陈国达.1996.地洼说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胡圣标,汪集旸.1994. 中国东南地区地壳生热率与地幔热流[J].中国科学(B辑).24(2):185-193.

Influence of Indian Ocean and Atlantic Ocean Crust Current Movement on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ZHAO Da-yong1LIU Shi-nian2

(1- Yueyang Bureau of Civil Affairs ,Yueyang, Hunan 414000; 2-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echanics of oceanic crust flow” originally pro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when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Atlantic Ocean crust flows meet with lands and ridges in certain direction of movement and force corresponding landform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inevitably will are produced, thus the routes of oceanic crust flows in these two regions may be plotted. Combining with the movement route of the Pacific Ocean crust current, a whole picture of the movement route of the modern seafloor spreading is refined, and the "capillary" of the earth material circulation in the crust layer is drawn. The general characters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ceanic crust current and the land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macroscopic statistics.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give a more reasonable, convenient and delicate explanation to the global geological movement.

oceanic crust flow; hydromechanics; material circulation; "capillary";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ectonic trace

2020-04-03

赵大咏(1972-),男,湖南岳阳人,研究方向:洋壳流力

P541

A

1006-0995(2021)01-0013-06

10.3969/j.issn.1006-0995.2021.01.003

猜你喜欢
东洋印度洋澳大利亚
“爱心邮路”:“邮政绿”情暖空巢老人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四川彭州市的鸟类多样性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去印度洋
金属力量
在澳大利亚骑行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远望3号船精确测控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顺利再入返回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