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韵,悟诗情,入意境

2021-06-12 19:46:53侯银意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蒙古包牛羊诗句

侯银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82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意境深远,但当今的古诗教学中,有些老师常常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解释字词,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只是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优美的诗歌讲解得不清不楚,其中蕴含的意境美荡然无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时间、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去观察,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带领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美的熏陶,这样的古诗教学才富有诗情画意。

笔者以教学《敕勒歌》为例,谈谈如何带领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

一、创设情境,乐于表达,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入课堂。因此,在教学《敕勒歌》,上课伊始,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配有音乐的草原风光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的辽阔壮丽,从而爱上大草原,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了课堂,然后笔者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草原的想法。

师:大家欣赏了这么壮丽的草原风光,你有什么想法?

生:草原一望无际,好想在草原上骑马。

生:草原上的牛羊很可爱,真想摸摸它们,跟它们一起拍照。

生:放暑假,我想和家人去大草原住蒙古包,白天和牧民一起去放牛羊,夜晚在草原上看闪闪的星星和又圆又大的月亮。

......

学生们津津乐道,对草原风光充满了憧憬。这时,出示《敕勒歌》并介绍诗歌的背景,把学生带进辽阔壮丽的草原风光里。

二、字理析词,理解诗句,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一定要学会品诗。精炼的字句,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都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掌握。如教学“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随文识字时,先让学生动脑猜猜“穹庐”指的是什么?当学生猜不出来时,我用字理知识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庐”,发现“庐”是形声字,广表意,接着出示“广”的古文字,学生通过观察古文字,明白“广”是指简陋的屋子。盧(卢)表声,卢是竹篾、柳条编成的器具,表示田间临时搭起的棚舍。“庐”就是指临时搭建的简陋的屋子。这时告诉学生广字头的字一般都跟房屋有关,例如:店、库、座、府等字。接着讲“穹”的古文字演变过程:古文字形体像洞穴,表示拱形状的洞穴。那么“穹庐”本义就是指高高的成拱形的屋子。诗句里指在草原上临时搭建的房子,也就是牧民的家。通过字理讲解,学生明白“穹庐”就是“蒙古包”的意思,这时让学生想象蓝天下蒙古包的样子,接着出示“蒙古包”的图片,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了蒙古包。学习生字“盖”时,先出示“盖”的演变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古文字“盖”的形状像用茅草编成的盖子,把容器里的东西盖起来了。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盖子,学生举出了“杯盖、锅盖、瓶盖”等词语。接着笔者做“笼盖”的动作让学生猜词语,最后把“穹庐”和“笼盖”回归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天空像一个大大的蒙古包,盖住了整个大草原。学生在品词中理解了诗句,悟出了诗人热爱家乡的感情,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和辽阔的大草原连接在一起的雄伟壮丽的意境。

三、反复诵读,读出韵味,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古人云:“书读百遍,其義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在指导诵读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纯音乐《天堂》并出示诗歌的节奏: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首先笔者示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指名读、小组比赛读,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引导学生渐入诗歌意境。最初的几遍诵读中,学生眼前呈现出阴山、天空、草原、蒙古包、牛羊等事物。这些事物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再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诗中有没有写人,显然诗中是没有写人的,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知道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最后配上音乐,音乐中插入几声牛羊的叫声,学生边吟诵边想象画面:在苍茫的天空下,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里放着牛羊。天空是那么的碧蓝,草原是那么的丰茂;牧民是那么的悠闲自在,牛羊是那么的肥壮。学生边读边想,读出了韵味,想出了画面。最后,让学生欣赏《敕勒歌》这首民歌,学生陶醉在悠悠的乐曲声中,仿佛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骑着骏马,赶着牛羊,在蓝蓝的天空下放声歌唱。

四、大胆创作,放飞想象,带领学生走入意境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学完古诗,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大胆创作,放飞想象,体味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抓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生动、形象、精炼的语句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大胆创作心目中的草原风光图,并在这幅画写上《敕勒歌》这首诗,通过诗配画,学生再一次感受诗情画意,走入了诗歌的意境。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五小学 510800

猜你喜欢
蒙古包牛羊诗句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六一来了
我爱我的蒙古包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蒙古包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8
蒙古包
幼儿100(2019年35期)2019-02-11 03:10:36
牛羊各几头
这是蒙古包吗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