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璇
【摘要】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每一种缘分都是恩赐,每一个恩赐都值得感恩。我是一名小学老师,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久了,自己好像也成为了一名孩子。我渴望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底,在他们最纯真的心中一隅种植一朵最美丽的花,并把这朵花开成了自己的名字。
【关键词】孩子;学生心里;关爱
校园里的春天总是在不经意间来到,仿佛是一夜间小草绿起来了,彰显着生命的活力,树也开始舒展嫩绿的枝叶,挥舞着青春的个性。各色玫瑰在阳光下仰着孩子般的笑脸。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牵挂着我的孩子们,历历往事在春风中飘浮。我总在想,作为老师的我,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是否走进了你们的心?我可曾在你们的世界里留下了一抹美丽的风景?
“她的脑壳进了水,已经无药可救了!”这是小晶爸爸的留言。开学以来,我发现小晶作业书写越来越马虎,测试成绩直线下滑,家校联系本上我写道:“希望你的字和你的人一样漂亮,只要認真,你一定能做到”。“上学期,你是班上唯一一个历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而今年,你怎么了?我想看见上学期一样优秀的你。”和小晶爸爸电话联系,爸爸说,她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她如果带头有作用没做好,那怎么行?
教室里找到小晶,看着她凌乱的头发和淡淡的落寞,听她平静的讲述昨天的暴风骤雨。最后,她说了一句:“我爸爸越是那样说,我就越烦,越不想那样做。我知道,他心里喜欢的孩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弟弟,因为他是儿子”。
瞬间,一种痛的感觉涌上心头,如此一个缺少关心和爱的孩子,还早早的承担着来自家庭的重担。每一天,上学放学牵着低年级的两个亲生弟妹,以及学前班的表妹。回家,等待她的还有做不完的家务。这源以一切——她是长女,一切都应该做好。
拥着她的肩,静静地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给她讲我儿时好友的故事,她爸爸很粗暴,经常打骂她,她反感甚至仇恨父亲,后来她暗暗的想,她不想沿袭爸爸的这些缺点,要从爸爸的做法中吸取教训,她要优秀卓越,为了自己,也为了证明爸爸对她的评价是不公正的。我不知道她是否明白我的意思,既然对着干不能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那为何不让优异的自己让别人刮目相看呢?
午后,当温暖的阳光射进教室的窗棂,我们的读书时光又开始了,伴着温暖人心的书香,心情总是像一首恬淡、悠扬的歌。世间的真善美、机智与自我保护,像涓涓细流,淌进大家的心田。
这天,读的是一篇关于父爱的美文,依然是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若有所思的神情,除了我的声音,一片寂静。忽然,我发现平的眼中闪着泪花,为什么?
原来平的爸爸病了,去年住了院,一个肾被摘除。现在又住院十多天,是因为另一个肾积水,外加肾结石。听办公室的老师说,平的爸爸的病是难以治好了,现在花了六千多,还没有开始做手术。
爸爸住院,妈妈照顾他,平就住在三伯家,看见他纠结的头发,沾满污垢的衣服,看见他一做一个错的作业,觉得他又可气又可怜。对他的关爱自然多一些了。突然间,觉得他也有很多优点——古诗七十首,他居然能背诵五十多首(我亲自检查的),作业虽然做错,但还是在我身边追着问应该怎样做。于是,给他爸爸发短消息,告诉平的进步,要他爸爸安心养病。
下午第一节课是我的,他爸爸接到短信后给我打电话,我没有听见。随即想,这件事不是作为教育孩子们有爱心的一个契机吗?我当着孩子的面读了我发的短信,又当着孩子的面拨通平爸爸的电话。那一刻,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他家长的感激,感受到关心他人是幸福的。
下午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班长给我看一个纸条,建议我们班上的同学捐款去看平的爸爸。非常好啊!我欣然同意。班长还细心的说,这件事别让平知道。我把平叫到办公室里,辅导了两道数学题,班长趁此时在同学中做了捐款倡议。第二天,我看见班长的捐款单上,一共捐了160多元,捐十元以上的就有6人。平均每人近4元。真是一帮有爱心的孩子!当然还有十多个学生没有捐款,我没有指责他们,毕竟,是自愿。再说,其他人的热情捐助对他们来说已经受到触动。
我建议舟画了一幅画——“祝平的爸爸早日康复”,所有捐款的同学在这幅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看见同学们自豪的写下比平常工整许多的名字,这一刻,帮助他人的快乐在他们心中流淌吧。
之后,我用一个信封,装上这一大包零币,还有我捐出的一百元钱和带签名的画,带着三名学生去中心医院看望了平的爸爸,他很感动。这感动就像一条清亮亮的小溪从心间流过,带来仿若世外的纯净和快乐。
数学课上,传来电话手表的短信声,是从威那里发出的,在我威严的目光中,他很不情愿的将手表放在讲台上,难得的一节课没有讲话,只是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下课铃声响,他径自走上讲台,拿走手机扬长而去。恐怕我没收后不还给他吧。的确,我没有给他,只是悄悄给了邻居小孩让他带回家给家长,然后在家校练习本上写明了这件事。第二天,交上来的他的联系册上赫然留着撕去的痕迹,只保留原来夸奖他的那些文字。看来,平日的宽容,关爱和鼓励对他的心灵没有任何触动,他已经习惯我行我素的生活了。
我想,我必须让他感受不被关心的痛苦。转眼间,他的世界,由春暖花开突然变成冰天雪地。我每天无视他的存在,我甚至吝啬每一个掠过的眼神。这无疑很残忍,但我必须这样做。越是残酷,也许离融化他那颗只听好话,听不得批评的心灵更近一步。他似乎真的感到寂寞与痛苦。有时他会悄悄举手,希望老师注意又害怕老师注意。尽管如此,我还是毫不客气地把眼神从他身上转移。他甚至找理由小心翼翼的向我报告,我也是淡淡的回答他。
一周后,我想冷落该结束了。在运动会的草坪上,同学们在谈论花展上买的花,他也怯怯的凑过来,说白天太阳大,他的花就放在阳台上的桌子下,太阳下山了,才拿出来沾露水;浇水时,总是一次浇透,这样对花最好。一个对花儿如此有爱心的人,心底一定是柔软的。我慢慢引导他理解:“爱,不是一味的赞扬。批评,是为了更好的进步。”他无语,但我分明感觉他倔强的心已融化,阳光中带刺的男孩终于汇入欢乐的集体,和大家一起前进。
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春天,蓦然回首,我充实于痛并快乐着的耕种,但似乎从没有想过我要收获什么,心中只有一种奢求,那就是:我渴望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底,在他们最纯真的心中一隅种植一朵最美丽的花,并把这朵花开成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