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实现路径

2021-06-11 14:58胡修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教育

摘要: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实是教育工作的目标,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对学生而言,对社会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理论内涵的分析,从而就高校如何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供建议。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思政教育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三全育人”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指导高校如何开展教育的育人理念。“三全育人”将三个教育理念作为整体,是育人理念的简称,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三全育人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员育人。全员育人中的全员应为广义的人员,不仅仅是指高校里的教师职工,对于与学生相关的社会上或者是家庭中的人也在此范围之内,都有承担着育人的义务。但是高校里的教职工作为育人的主要实施者,其具有重要的责任。并且社会环境、家庭也应积极发挥育人的功能,为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与高校教职工的育人工作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共同发挥做好育人的工作。

第二,全程育人。全称育人顾名思义育人的过程应包含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的生涯之内。全称育人从学生开始进入校园之后便开始。学生在学校内要接受知识的教育,更要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高校应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目标。全过程育人,并不是一刀切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其应结合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进行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例如学生在学校应积极向上,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思想政治教育。若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应教育学生积极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保持党的思想政治路线不动摇,并且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要敢于创新,不怕困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就说明了育人是个全过程的育人,虽然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但是高校应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人生全过程的思想价值观念。事实上,全过程的育人就是要将育人思想贯彻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全过程之中。

第三,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通过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全方位育人强调高校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应是全方面,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主要是生活技能、工作技能、情感技能、交流技能等方面也需要全面学习。

二、“三全育人”的特征

(一)育人性

“三全育人”育人性作为其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核心的观点,三全育人理念中的育人性要求应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最终目标。三全育人的三个部分都是围绕育人性来进行展开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育人性作为三全育人的核心特征,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若不强调三全育人理念的育人性,那么三全育人的价值也将会丧失,最终该理念也会被人们所丢弃。三全育人从实施主体到实施的时间、范围等方面要求如何做到育人,是实现育人价值目标,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遵循。

(二)多元主體参与

三全育人理念拥有丰富的主体,通过调动多方主体参与到育人工作之中,展现了丰富的育人主体,具有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在育人方面存在一个错误的思想,便是认为育人是高校所应承担的职责,与其他主体无关。这一错误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施与进展。并且体现了社会以及家庭对育人责任意识的缺失,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将社会和家庭拉入其中,并且也明确了需要多方主体进行参与,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全面性

三全育人理念的全面性特征与其内涵中的全方位性、全过程性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树立全面性的育人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育人教育。三全育人理念得到全方位发展并且具有持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具有全面性发展的大局意识。虽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主体,大师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是依据这个单独个体来评价的。只有每个部分的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三全育人的全面性特征也强调育人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方面,在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应得到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个层面开展育人工作,构建了一个全覆盖、全方位育人体系,体现了育人工作的全面性。

三、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以党委为核心,建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在高校中,教师虽然承担着主要的育人工作,但是学生在高校内时间有限,并且高校环境等因素对教师育人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内的各个岗位之间应形成合力,以党委领导为核心,校园内的管理、教学和后勤等服务岗位为方向,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二)坚定教师育人理念,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

教师负担着育人的历史使命,明确教师的育人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传播三全育人理念,使教师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并且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来加深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使教师明白自身不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更承担着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在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三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走进学生,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三)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高加育人教育工作效果

三全育人理念的全程性是贯彻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全部时间并不是都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寒暑假以及周末时间也占据了学校生活的一大部分。而假期或者是周末育人教育的开展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对于学生的周末时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开展育人活动。寒暑假时学校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来保证在假期内学生的育人教育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顺传,徐祖平.“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下全员育人导师制探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3期.

作者简介:胡修,1988年9月,女,汉族,山东省龙口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烟台南山学院 山东 烟台)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教育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