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霞满天

2021-06-11 16:01杨睿姝
都市 2021年5期
关键词:口罩社区学生

杨睿姝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每晚入睡之前,一位老人都会轻声背诵一遍入党誓词,再将自己一天的言行在脑海里梳理一遍,看有没有不合誓词的地方,弄清楚后,他才能安心睡觉。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七年,成为每日的必修课。

如果不是向这位老人确认过他的真实年龄,单看他的精气神,真会误以为他只有七十多岁。

此刻,这位名叫彭席胜的老人就坐在我的对面。在他卧室的一隅,整齐、简洁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厚厚的党史书籍,墙上贴了一张薄薄的纸,上面是他亲手誊写的入党誓词。那苍劲有力的一笔一画,带着一个老共产党员深沉的感情。

彭席胜老人身着干净利落的黑色夹克,白色的衬衣从领口处伸出,挺拔有型,显得人精神抖擞。他的神态安详,表情轻松愉悦,在简单的沟通过后,他就将自己过去87年的人生故事向我娓娓道来。讲述过程中,他的声音浑厚,逻辑清晰,有条不紊,说到动情之处,眼眶里还会闪现出点点泪光。

彭席胜出生于1934年,他的家在太原市晋源区,这是一个温暖但清贫的小家庭。新中国成立前,他们全家人的生活全凭父亲走南闯北四处打零工,他还记得父亲有一段时间为城里的药材铺打工,常常到处奔波收购药材,但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却十分微薄,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彭席胜幼时在当地读小学,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1949年7月,他顺利考取了太原市知名的进山中学,自此便开始了离家求学的生涯。

1949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更是这个古老而坚韧的国度的历史转折点。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生的国家处处绽放出新颜,充满了盎然的勃勃生机,空气中都是自由的味道。命运之神看到了这个从前一直被忽视的一隅,善待起了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失业已久的父亲重新找到了工作,一家人不必再像从前那样窘迫,日子渐渐好起来。15岁的彭席胜虽然年岁不大,但也隐隐感觉到了社会的新变,懂得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人民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并暗暗下定决心,认真学习,长大成人以后,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高考填报志愿时,彭席胜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公立师范学校——山西师范学院(今山西大学),成为数学系的一名学子。大学毕业后,他被组织分配到了太化一中(今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任教,从此,他就和教育工作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报答这份恩情了。”怀着激动、雀跃的心情,新任数学教师彭席胜迈进了教室。从此,三尺讲台就成了他离不开的人生舞台。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彭席胜都会拿出第一次登上讲台的神圣感和庄严感,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也正是在执教期间,他和毕业后一起分配到了同一所中学的大学同学丁素梅喜结连理。

这对同为数学老师的夫妻,彼此心意相通,互为知己,在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上高度契合。妻子理解彭席胜多年来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时刻想要报答的拳拳之心,因而对他所做的决定,总是第一个支持。1977年,十年动荡结束之后,国家恢复高考,很多荒废了学业的学生,都渴望抓住这个迟来的机会改变命运。他们纷纷跑来找到彭席胜,希望能够出钱请他在休息时间补习数学。彭席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同时提出一个条件,课可以补,但是钱他不收。

就这样,彭老师“家庭作坊式”的社会青年高考补习班开班了。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慕名而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彭席胜夫妻俩狭小的教工宿舍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学生了。该去哪里找更合适的地方呢?彭席胜有些苦恼。突然,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试试近在眼前的学校呢?

茅塞顿开的彭席胜找到了学校的领导,得知了他的来意,校领导对他无偿为学生补课的行为大加赞赏,特地批给他一间教室作为放学后的授课地点。白天的工作固然劳累,但是每当夜幕降临,一登上那个熟悉的讲台,看到台下学生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彭席胜总是能感到一股热意在心中流淌,他的疲倦也在这样殷切的期盼中被一扫而空,沙哑的声音又恢复了清亮,头脑一片清明,似乎有许多只蝴蝶破茧而出,振翅高飞。这是青年们的梦,也是他自己的梦。

这一年春节,正是大年初一,他像往常一样在讲台上来回踱着步,为学生们讲解着一道道难题。一转身,他发现教室门外站了一位陌生的大娘,她安静地伫立着,偶爾轻声走动两步,但没有敲门或做任何手势,显然是不想打扰到正在进行的教学。于是,在给学生布置完习题之后,彭席胜抽空走了出去,询问对方是想找哪一位学生。大娘以为是自己影响到了教学,一脸的局促,然后她摆摆手说,彭老师,我是来找你的。彭席胜满脸不解地问,大娘,我并不认识你啊。大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头解开手里一直攥着的包袱,取出一只被包得严严实实的饭盒,她说,彭老师,大过年的你还在这儿给孩子们补课,你辛苦了,吃点儿饺子吧。她的话音刚落,彭席胜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彭席胜原以为对方是学生的家长,因为心疼孩子,所以特地给孩子带过来饭食,却没想到是好心人来“犒劳”自己。那一瞬间,他的心像是被人轻轻捏了一把,酸意充盈在肺腑。那不是因为饥饿而引起的酸痛,而是陌生、温暖的善意。他撒了小小的个谎,说,大娘,我已经吃过了,天冷,你赶紧回家吃饭吧。大娘温和地摇摇头,彭老师,我知道你没空吃呢,拿着吧。说完就把饭盒硬塞到了他手里,不等他回绝,就转身离开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关爱,透过饭盒传递出来的温暖,让那个寒冷的冬夜明媚如春。

高考结束了,但是彭席胜的义务补课生涯却从此周而复始,再也停不下来了。

而在太原市第六十三中学的教师岗位上,彭席胜一干就是四十年。四十年里,他风雨无阻,孜孜不倦,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即便是在面对母亲遽然长逝、儿女婚嫁这样的家中大事时,他也没有请过假、误过课。他真正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了人生行动的标尺。

几十年里,彭老师倾尽心力,默默奉献,每一个周末都在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点亮学生们心中知识的火苗。即便是在退休后,他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也依旧坚持着自己教书育人的传统,在社区开办了免费的补习课堂。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群体——社区工作者。早先,彭席胜怀着试一试的心情,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表明自己想借一间空房子,作为给学生们免费补课的教室,他也知道这个请求可能并不会得到同意,毕竟这样做无形之中增加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而且社区的办公地点本身并不宽裕。但令他感动的是,社区人员不仅不反对,反而积极赞成他这一举动。他们担心房间的面积不够大,专门将正在使用中的大办公室腾出来,几个人挤到另一个小的房间办公。彭席胜心里过意不去,但是他们反倒安慰他,讲课是好事,得有个大的地方,他们挤一挤也没什么。社区工作人员暖心的举动,让彭席胜笑在眼里,甜在心里,心中更加坚定了活到老、教到老的決心。

近年来,彭席胜夫妇年岁渐长,为了便于儿女照顾起居,两人搬到了迎泽区双东三社区。住址变更了,但是“学习”不能终止,彭席胜的“课堂”又一次在社区“生根发芽”,小区里的住户们都亲切地称他“彭老师”,这一声呼唤里,既是温暖的问候,又有由衷的钦佩。

如今,彭老师的公益课堂越来越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彭席胜的悉心教导下爱上了数学,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能够为有需要的孩子奉献自己的爱心,对一个老年人来说,是心灵上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大的幸福。”

几十年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彭席胜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党的庄严承诺。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妻子在背后坚强有力的支持。她将照顾家庭的重担扛在了身上,让彭席胜有更多空间施展他的抱负。几十年来,夫妻俩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样和谐的相处方式传递给了孩子们。在教育下一代的理念上,他们继续保持着高度的默契:不打骂孩子,不溺爱孩子,不讽刺挖苦孩子,以身作则,积极上进。每周六,他们家都会抽出半天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大家可以交流本周的收获,遇到的困惑,也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还能向家人提出建议。在这个六口之家中,父母和孩子,不像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更似彼此熟识的朋友,民主平等,畅所欲言。

父母对工作的认真,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在彭席胜夫妇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四个孩子从小品学兼优,通过不懈的奋斗,先后走上了各自热爱的工作岗位。大女儿曾荣获“林巧稚杯”全国最美妇科专家,儿子是太原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的专家,二女儿是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1983年,他们获得了全国“五好家庭”的光荣称号,2017年,又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彭席胜夫妇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方式,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成了远近闻名的楷模。

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天,春节的喜气没能抵挡住白色的硝烟,新冠疫情蔓延,各地都打响了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彭席胜所在的小区也开始严防严控。透过厚实的玻璃,彭席胜总能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身穿白色防护服的身影。他们拿着消毒工具,每天都奔波在各个楼宇之间,挨家挨户统计核查。彭席胜看着,心里说不出的焦急,他非常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主动请缨,接连几次提出想要加入疫情防控的队伍,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社区工作人员每次都只是笑着说,您待在家里,平平安安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彭席胜面对一次次的“拒绝”并不气馁,一天,他偶然听到社区人员说起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口罩紧缺。他听到后立刻忙活了起来,他首先来到省医药公司,想自费甚至加价购买一批口罩,但被工作人员拒绝了,因为当时口罩已实行政府统一调配政策,个人无法购买。买口罩的路子走不通之后,他又打起了孩子们的“主意”。他在微信上嘱咐他们,将手里的口罩节约下来拿回家,他要捐给社区。大女儿之前在医院的妇产科工作,把节省下来的几个都拿了回来。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二女儿,也将仅有的几个“富余”的口罩快递回家,身在国外的小女儿本想跨国采购,但他想到国际快递时间过长,远水解不了近渴,便没有让她寄。在他临出门前,老伴把唯一的一个新口罩也给了他,他问,你给了我,你出门怎么办?妻子说,没事,我最近少出去就行了,你快去吧。那天,彭席胜带着得来不易的三十个口罩,来到社区办公室,郑重地交给了这群最可爱的人,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燃眉之急。

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答案,但彭席胜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迷茫,他的心里,始终坚守着年轻时的信念,那就是报答党,报答祖国,报答社会。他就像是一棵永远在生长的大树,年轻时抽枝发芽,点缀世间万物;壮年时开花结果,送来美景,带去甘甜;晚年时散开树荫,为行人送去片片清凉,永远都不知疲倦。有人曾经帮他算过,如果这些年,他的无偿补课变为有偿教学,按市场价估算,差不多能收入两三百万元,这笔钱数额不小,足够让他们夫妻两个在太原轻松购买两套房产了。“两套房又怎么样呢,在真正的价值面前,在对社会的贡献面前,钱太过微不足道了。”彭席胜这样洒脱地说道。

钱是重要的,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理想,比如信念,比如责任。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彭席胜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给学生们免费补课,将炒到“天价”的口罩无偿赠予社区;他的大女儿才会在做过肺部手术,再一次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退休后重返工作岗位,救治病人;而原本只需在办公室指挥部署的儿子,才会率先冲到最危险的检验检疫工作一线;二女儿才会在完成了自己的分内工作之后,主动提出加班,补上因同事支援武汉而空出来的岗位。他们家的餐厅里挂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这样八个端正的大字,这个质朴的家训早已化为这一家人的行动准则。

退了休的彭席胜是闲不住的,除了在社区开办公益课堂,他还揽下了另一个“体力活”:在每年的4月至12月期间,每月出两期黑板报,迄今已连续出版了8年,120多期。他的课堂从四四方方的室内,延伸到了广阔的室外。对于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彭席胜也非常认真和珍惜。为了准备每一期的内容,他会提前构思主题,然后从每天看过的书报中摘取有用的信息,先在纸上将内容大体上编排一遍,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确定好以后再腾挪到黑板上。妻子虽然心疼他,却从未出声阻止,冬天天寒,怕他在冷风里冻着,她会拖着不便的腿脚为他送来热水,然后静静候在一旁,完工后,两位老人才相携慢慢地走回家,这样温馨的画面令社区的工作人员们都感动不已。

如今,看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彭席胜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马上就要迎来建党100周年了,我也想做点什么。”他老了,大的事业,可能也来不及做了,但他还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他听新闻里常说,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所以他想,能不能就从生活的小处着手。由此,彭席胜对日常生活更加留意起来。其中,有个小细节引起了他的思考,那就是乘坐电梯时的按键问题。他发现许多人为了节省时间,等电梯时喜欢将两部电梯按钮同时按下,这种做法在时间上并没有节约多少,反而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他专门问过电工,两栋电梯抵达同一楼层的时间,最多相差42秒,这短短的42秒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否真的一刻都耽误不得呢?他觉得未必。他还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全太原市有400万人,假如有100万人能够参与到一人一梯的活动当中,节省下来的电量就不是小数字了。彭席胜希望,能在社区的帮助下,将“一人一梯”的倡议向本小区的居民们进行广泛宣传,下一步还可以在迎泽区进行推广,进而辐射到全市,让市民们都能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他的第二个愿望是继续坚持撰写黑板报,特别是今年,一定要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相关报道圆满完成。这是一个老党员不变的初心,更是一份爱党爱国的热忱。

距离彭席胜入党的1980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他听说,年满五十党龄的老党员,可以获得一枚纪念章,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也能幸运地拿到那一枚象征着光荣的勋章。

“我是一个普通人,只想用自己的行动报答党的恩情。”这是挂在彭席胜嘴边的话。他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一颗质朴的、感恩的心。党将大爱传递给了他,他便将自己的小爱播撒向社会。小区里的老人,有时会向彭席胜取经,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这样回答,“放宽心胸,少些计较,多些理解。”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实则是他的肺腑之言。现在,他的精神已经从家庭的小圈子扩散开去,感染到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彭席胜很欣慰,他真诚地希望整个社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和谐。

这是彭席胜老人的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 高 璟

猜你喜欢
口罩社区学生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雾霾口罩
赶不走的学生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学生写话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