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华
【摘 要】 信息技术不仅对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为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小学阶段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信息发展对生活和教学也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为高效,让教师的教学更有目的。那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融合呢?笔者对数学课堂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独具思维的学科,小学生尚未进行过长时间的学习,因此自我学习能力有限,思维方式单一,对数学的许多问题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与记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给学生直观的感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学习的内容,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能够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当前,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已是常见,但不少教师仍然在按照以前“粉笔+黑板”的模式创设情境,缺乏情感的代入,学生难以投入课堂,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让学生图文并茂地了解所学知识,学生能因此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平移、旋转”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搜集图形变换的动图,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变化,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开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难的课程,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抽象,逻辑性强,学生学起来很困难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遇到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通常会放弃,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在之前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下,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一定程度上会忽略自己对定义的理解是否透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可以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还可以带来直观性,将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放大分析,将其要点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要点,突破自己阶段性的困惑,从而从心理上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下次遇到困难便可迎难而上。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这一课程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钟表没有足够的認识,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找到钟表的照片,让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钟表的行走过程,以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到钟表知识。通过让学生了解钟表的行走过程,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习的兴趣,再对家里的钟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途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大多数都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所以学到的知识也较为单一化,数学教学也没有脱离于此。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学习途径单一,几乎无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把信息技术引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扩展了小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学习变得不再单一,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渠道和资源,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1.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学习中,预习和复习对学生理解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预习和复习。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复杂应用题”这一课时,因为这一内容相对比较难,所以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网络进行预习,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能更快地进入课堂状态,对所学知识也相对印象深刻。学生对课上学习的知识或多或少会有疑惑,而信息技术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它的长处,帮学生解决问题。通过网络,能为学生解疑答难,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2.网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学生带来益处的同时,若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强,也会让学生沉迷于网络。学生在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时,家长和老师要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络而耽误学习。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而且可以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用网络进行学习时,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