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琼, 林 江, 黄 洁, 杨丽琴, 李俊仪, 黄小薇, 涂 娟
(1.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
海洋中药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海洋药物,包括了植物类、矿物类、动物类等。海洋药物挖掘前景广阔,有着“蓝色药库”之称,海洋中药医疗价值突出,在临床治疗与新药研发等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有巨大潜力[1]。海洋中药的功效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补虚、化痰止咳为主[2], 但目前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仍然较局限。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根据海洋中药治疗咳喘的处方数据,研究相关处方的组方变化,总结其用药规律,现报告如下。
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查阅《中华海洋本草》[3]《海洋药物与效方》[4]等书籍,从《中华海洋本草》[3]《海洋药物与效方》[4]中分别筛选出39、41个可用于治疗咳喘的海洋中药方剂。并以“海洋中药”“海洋药物”“咳喘”“喘证”“咳”以及《海洋药物与效方》[4]中“止咳平喘类”药物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间范围设定在1990—2020年,共得到82个相关处方。排除单味药、药物不完整、药物重复的处方,最终筛选出符合临床使用的中药处方共100个。
将符合要求的中药处方数据依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录入数据前将药名进行统一化处理,如海蛤壳、文蛤、蛤粉、海蛤统一为蛤壳,浙贝母、川贝母、贝母统一为贝母,瓜蒌仁、瓜蒌皮统一为瓜蒌。录入完成后由双人进行数据核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系统里“方剂分析”功能,使用功能中的“数据查询”,按指定中医疾病“咳喘”得出录入系统的中药处方100个。再根据功能面板中“组方分析”模块,依次点击药物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等)、新方分析功能按钮。统计分析方法为该软件自带的挖掘算法,包括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5]。
100个含海洋中药的治疗咳喘的处方中涉及药物200味,使用频次前30的药物有蛤壳、贝母、杏仁、甘草、桑白皮、青黛、桔梗、半夏、黄芩、海浮石、麻黄、茯苓、五味子、橘红、百部、陈皮、瓜蒌、北沙参、薏苡仁、前胡、牡蛎、葶苈子、鱼腥草、紫苏子、海藻、金银花、麦冬、地龙、昆布、芥子。
运用“数据分析”系统中“组方规律”功能按钮,设置支持度为12, 置信度为0.6, 共得到常用药对15条,见表1。再进行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两两药物之间的关联度,见表2。
表1 含海洋中药的治疗咳喘处方中常用药物组合
表2 含海洋中药的治疗咳喘处方中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应用“数据分析”系统中“新方分析”功能按钮,使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设定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12个,见表3; 进一步提炼得出2个新方组合,见表4。
表3 含海洋中药的治疗咳喘处方中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表4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含海洋中药治疗咳喘的新方组合
从药物频次统计中可知,治疗咳喘疾病用药频次较高的海洋药物有蛤壳、海浮石、海藻、昆布、牡蛎等。这几味海洋中药分布于近海、浅海,较易获取,故应用较多; 而远离陆地的海洋药物,不易获取,导致其应用有限[6]。蛤壳在咳喘治疗方面用药历史悠久,首次出现在《神农本草经》[7]中,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海浮石最初见于《本草拾遗》[8], 其表面凹凸不平,有数个浅窝,色白体轻,玲珑如肺,性味咸寒,归肺经,为软坚化痰之品,具有软坚散结、清肺化痰、清金降火、下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消渴等。海浮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现代药理研究[9]显示海浮石可促进支气管分泌物排出,小海石为海浮石中的一种,有明显镇咳作用。临床上,海藻、昆布常以药对的形式相须而用,二者均为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之功效。研究[10]表明,海藻多糖和昆布多糖均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相关动物实验也证实了昆布多糖对哮喘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草纲目》曰牡蛎 “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牡蛎性味咸、涩,微寒,归肝、肾经,生用有益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煅用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之效。牡蛎常与龙骨相配伍用于痰饮喘咳,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从龙汤,即小青龙汤加牡蛎、龙骨、生杭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方中牡蛎合龙骨起到平喘、定咳、治痰之功。
本研究表1、表2可知,蛤壳使用频次最高,在最常用的药物组合里,蛤壳常与杏仁、贝母、甘草、桑白皮、青黛、黄芩、麻黄、半夏、桔梗、橘红相组合使用。从表3可见,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有杏仁-蛤壳-麻黄、甘草-昆布-蛤壳、甘草-蛤壳-麻黄。蛤壳在应用于咳喘治疗时,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配伍使用居多,此类药物多用于治疗痰热咳喘、痰热闭肺等热性咳喘,这与海洋药物药性偏寒相顺应,热者寒之,以蛤壳为主药,加以配伍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品,以清热止咳、宣肺平喘。痰热型咳喘多为痰积于肺,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肺失清肃所致,治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之法,代表方为《医学统旨》里的清金化痰汤加减,加以蛤壳入药,蛤壳搭配杏仁、紫苏子、贝母、半夏、橘红、甘草等清肺化痰止咳,佐以黄芩、桑白皮等清泄肺热,化痰与清热并重,若痰热闭肺明显,适当加上麻黄以宣肺平喘。蛤壳在治疗顽固性痰核时,常与海藻、昆布、蛤壳、夏枯草搭配使用,疗效显著。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所致的肝火犯肺型咳喘,常用黛蛤散和泻白散加减清肺泄肝,顺气平喘。青黛与蛤壳共用治疗肝火犯肺之咳嗽胸痛。黛蛤散治疗痰热咳喘时,常配伍瓜蒌、贝母等清热化痰之品。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咳喘新处方有杏仁-蛤壳-麻黄-石膏-紫苏子、甘草-昆布-蛤壳-麻黄。新处方杏仁-蛤壳-麻黄-石膏-紫苏子,与《伤寒论》中的麻杏甘石汤相似,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热,二药一宣一清,合而为用,共为君药; 杏仁与麻黄相配以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以清肃协同,蛤壳苦咸寒,入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是为臣药; 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为佐药; 诸药相伍,共奏清肺化痰,宣肺平喘之功,可用于肺热咳喘。新处方甘草-昆布-蛤壳-麻黄,方中昆布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
能除热散结,主12种水肿; 蛤壳善清肺热,化痰软坚,又可利水消肿,共为君药; 配以麻黄上宣肺气平喘,下输膀胱利水,为臣药; 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功为佐使; 诸药合用,起到宣肺祛痰,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水湿郁热而致咳喘气急等。
综上所述,蛤壳配伍应用的药物多以清泄肺热、软坚散结、化痰止咳为主要功效,可提高蛤壳治疗咳喘疾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