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媛媛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335)
从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培育工程再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的实施以及连续两年(2019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等等一系列举措的出台,都足以表明国家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作为税务人才培养的高地,要针对国家政策性文件引导与税务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分析税务共享中心要求的税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实施高职税务类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做实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围绕高职税务类课程教学改革这个关键问题,提出高职税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税务共享中心是在集团集中的基础上,借助财务信息化的推动,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服务共享和知识共享,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低风险企业税务管理目标。[1]对日常涉税工作中常用的税务服务进行统一、标准化制作,提供专业、效率的税务服务的工作模式。在满足税金自动计算、税务风险的自动识别与预警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税务风险管理、税务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决策。本文初探某集团有限公司税务共享中心(见图1)并以该中心的岗位设置为基础,提炼税务共享中心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所要求税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对照剖析出某高职院校当前税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图1 某集团有限公司税务共享中心
税务共享中心作为互联网共享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很多集团公司也正在加快税务共享中心的构建。通过分析某集团公司税务共享中心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总结提炼了该背景下税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某集团公司税务共享中心由税务核算管理,税务分析管理、税务筹划管理三部分组成。其中税务核算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涵盖发票管理、申报管理、税务档案;税务分析管理的工作内容涵盖风险分析和内部稽查;税务筹划管理的工作内容涵盖税务筹划。各岗位所要求工作人员也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也不尽相同,税务核算管理岗位作为基础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基本能力。税务分析管理是对数据集成的分析与稽查,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税务筹划管理是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与计划。[2]它体现的一种综合运作的能力,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综合知识、综合职业技能及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税务共享中心背景下税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分析
在税务共享中心背景下对税务人员提出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要求凸显出当前高职税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高职税务类课程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过去教材的延续,这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与税收政策法律的更新速度相悖。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式迅速变化,相关税法的出台更加速度。如果不能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使之与最新税收政策法律不同步,会导致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严重脱节,也忽略了税务类课程的时效性。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使得学生无法对税法知识正确应用实践,不利于理实融合。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在税务类课程教学实践环节都提供了实训平台,甚至很多会计技能类竞赛项目中也涉及税费申报操作。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实训平台申报流程与税务官网实操流程之间存在差异。比如,在部分实训平台或会计技能类竞赛项目中呈现的开票、报税、增值税抵扣勾选等业务环节虽然与税务官网呈现界面相同,但是在申报流程上却具有差异。尤其是增值税申报时不能实现附加税数据的自动读取,而且不能实现税务官网任务内容的全覆盖。这导致学生不能进行准确的纳税申报实践活动,难以实现就业零岗培。
案例库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视,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业务处理思路。但是受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教师无法自行组建案例库。高职院校虽然可以利用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库提升学生税务筹划管理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税收筹划并不能依据税收政策结合交易结构引入案例,这使得案例库资源难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不能实现产教融合。此外,由于企业主体资格或所处行业的不同,加之案例库资源匮乏造成企业真实税务业务复杂化不匹配。
针对税务共享中心背景下高职税务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云教材创建、云平台搭建、实战案例库组建等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做实三融合。
云教材创建要解决教材内容与最新税收政策法律不同步的问题,这就要求云教材要模块化。通过模块化的学习能够同步最新的税收相关政策,监测重点任务点,实时解答学生疑难点。具体分为以下模块:
1.内容识记模块:按岗位任务设定学习项目,链接与解读最新税收相关政策,由易到难。[3]
2.练习测评模块:通过练习与测评检验任务点的掌握情况。
3.实时问答模块:解决学生疑难点,便于学生学习交流。
通过云教材三模块创建,做到理实融合。
云平台搭建解决实训平台申报流程与税务官网实操流程有差异的问题。因此,引入的云税务平台不仅要高度模拟税务局申报平台,呈现仿真界面,按业务不同归口设置专区如电子税务局、开票软件、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实现任务内容全覆盖。还要以高职类税务技能大赛、财税技能大赛为依托全流程体验真实涉税环境,以赛促教,科教融合。
实战案例库组建解决案例库资源匮乏与企业真实税务业务复杂化不匹配的问题。案例库能够按纳税主体资格如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或按行业性质,如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等企业真实申报案例进行税费计算、申报等内容的演练。除此之外,案例资源能够依据税收政策结合交易结构引入企业税收筹划案,使得案例库资源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做到产教融合。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税务人才的摇篮,要充分了解和主动适应税务共享中心的时代背景。积极推进高职税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立一套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单项技能与综合水平、专业技术与整体素质“螺旋递升”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税务人才。真正实现人才成长、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的同步并进、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