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王任梅
【摘要】艺术工作室作为瑞吉欧幼儿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实验室、智慧库和互动场的角色,并坚持以视觉艺术为刺激、以观察记录为手段、以数字媒体为工具、以学校与城市的关系为联结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其长效发展与进步。学习瑞吉欧艺术工作室的运行职能和原理,结合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幼儿园可以从秉承儿童立场进行环境创设,利用观察记录推动参与和互动,聘请艺术教师协助教学与管理,巧用数码媒介促进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借鉴,以期提高我国的幼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瑞吉欧;艺术工作室;职能;原理;启示
【中圖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3-0007-05
【作者简介】王力(1996-),女,湖北荆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任梅(1982-),女,湖南娄底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二战后,瑞吉欧幼儿教育方法在意大利北部的城镇瑞吉欧·艾米利亚逐渐萌芽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全世界为之称道的优质公共早期儿童保教体系。艺术工作室(Atelier)的诞生与开创是其教育的一大特色,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与哲学。立足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概念、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瑞吉欧艺术工作室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的刺激作用,倡导知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建构与重组,并坚信儿童是在与周围群体的互动中学习与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作为世界幼教系统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和瑞吉欧幼儿园中的特色空间,艺术工作室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职能与原理。在这里,教师重视幼儿的象征性语言,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注重观察记录与数字媒体的运用,强调增进群体的沟通……这些均支撑着艺术工作室功能的发挥,促进其有效运行与完善。探析瑞吉欧艺术工作室的运行职能和原理,借鉴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一、瑞吉欧艺术工作室的运行职能
瑞吉欧艺术工作室是在意大利著名教育家洛里斯·马拉古奇(Loris Malaguzzi)的带领下创立与发展的。它成立于1963年,很快就成为马拉古奇在幼儿园设计的一个中心方面[1]。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马拉古奇又陆续为瑞吉欧许多幼儿园引进了艺术工作室,而且还增加了迷你艺术工作室,即幼儿园除了拥有一个大艺术工作室外,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又在各年龄段幼儿的教室旁边设计了小型艺术工作室。其实,工作室在婴幼儿中心和幼儿园都存在,但只有幼儿园配备了驻校艺术教师(Atelierista)[2]。艺术工作室中布满丰富的艺术材料与工具,低限制的环境使幼儿的探索与学习更加可视化,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加强了互动氛围,从而使其成为自由探索的实验室、透视学习过程的智慧库和相互对话的互动场。
(一)营造儿童自由探索学习的情境——实验室
瑞吉欧特别重视创设有利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情境,艺术工作室就是最好的例证。它给儿童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自由探索环境,给予儿童操作材料、学习“语言”、拓展方案活动的机会,马拉古奇将其比作“充当事物处理方法的新鲜性和原创性的担保人”[3]。儿童在这里可以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材料与工具。他们感知艺术材料并能自由使用个别的或组合的材料,以小组为工作单位,分组进行艺术探索,儿童对材料的接触与探索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儿童还可以学习丰富的象征语言与符号。马拉古奇在《不,就是一百种》中提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思维、游戏、说话方式”[4],这是对儿童拥有多元化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宣告,即鼓励儿童运用多种符号和表征方式。艺术工作室则实现了儿童使用象征语言和图像表征的愿望,他们学会了绘画、雕塑、拼贴、黏土等多种“语言”。另外,儿童和教师可以进行方案活动的延伸与拓展。瑞吉欧方案活动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艺术是瑞吉欧方案活动辐射的枢纽位置,以主题为中心,艺术和其他领域的内容则围成一个向心圆,它没有边缘化而是与其他内容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艺术工作室可以开展班级里正在进行的方案活动,尤其是其中艺术领域的内容。
(二)支持成人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智慧库
艺术工作室是一个隐形的智慧库,教师对于儿童的疑惑在这种可视化的环境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包括儿童的行为表现、认知冲突、情绪情感、学习成果等。瑞吉欧教育非常重视关系和互动,教师相信小组活动的形式能保证沟通的效率最优化,在艺术工作室幼儿会以小组开展活动或几组一起进行大型项目活动,有时候负责某一项目的小组也会在大艺术工作室向全班幼儿分享他们研究或探索的过程,这些均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观察儿童的活动,了解儿童学习与互动的方式。同时,艺术工作室作为非传统教室的空间,打破了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传统,在这里,儿童的大脑和双手密切合作,感觉与理性相互碰撞与融合。协商的主题、丰富的材料、开放的氛围均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自由创作,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也使教师更容易理解儿童如何感知与表达、想象与创造。
(三)确保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互动场
马拉古奇为每个引进艺术工作室的幼儿园都配备了一名驻校艺术教师,同时给驻校艺术教师和其他教师提供了互动与交流的场域。幼儿园非常重视驻校艺术教师的作用,驻校艺术教师能够和其他教师一起开展日常例行工作。每天上午驻校艺术教师会在幼儿园班级之间巡查两次,一次是早上刚开园,另一次是上午10点钟,但有时也会随实际教学安排而变动,比如,如果刚好碰到幼儿来艺术工作室进行活动则需要留在工作室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在走访教室时,驻校艺术教师会和其他教师就即将开展的活动进行简短的交流,包括活动的计划与准备、内容与形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变的方法,等等。有时,其他教师也会主动找驻校艺术教师去他们的班级观察或与其就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交换意见。另外,驻校艺术教师还会与其他教师共同探寻并明晰隐藏的主题或项目,充分挖掘幼儿园学习与生活中可供探索的艺术活动。
二、瑞吉欧艺术工作室的运行原理
任何新兴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缘由,艺术工作室能够在瑞吉欧幼儿园立足并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它的运行原理息息相关。瑞吉欧教育工作者相信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的刺激作用,重视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记录,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各种优势,注意维系学校与城市的关系,这些均是瑞吉欧艺术工作室赖以运行的基础。
(一)以视觉艺术为刺激
艺术能够表达关于感觉的认知,从而将感觉与理性认知结合在一起,艺术工作室中的视觉艺术则完美诠释了情感共鸣与理性认知的自然交织[5]。首先,艺术探索的不确定性能帮助幼儿发现新概念。在艺术工作室,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时会产生各种问题与疑惑,正是这种探索过程中的障碍才有助于幼儿不断地推敲与反思,从而明晰新概念。其次,多种象征表达方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视觉艺术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也帮助幼儿表达不能言语的“话语”,使其思维界限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可由象征性语言来进行延伸与拓展。最后,艺术情境能引发幼儿天真的、非常规化的想法。例如,在“影子”主题中,玻璃窗上纸做的小鸟由于阳光的照射在地上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子并随时间而移动,幼儿想阻止小鸟影子移动却未成功,由此产生了许多充满童趣、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小鸟自己飞出去了”“太阳在控制方向盘”等[6]。这些想法或观点,瑞吉欧教育工作者称之为儿童的理论,艺术情境有利于诱发儿童表达自己的理论。
(二)以观察记录为手段
艺术工作室是教师观察与记录的有力场所,因为它拥有丰富的材料和轻松的氛围,使教师的观察与记录更全面、更深刻,让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直观可视化并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观察记录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进行自我审视,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有效反思。各种形式的记录再现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可以回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重新审视先前的经验,对过去出现的问题给出新的解释进而建构新知识。记录所形成的幼儿档案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学习路径,里面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均可成为教师研究的内容。教师还能通过记录自我反思或与其他教师一起反思自己的想法,修正教学行为[7]。同时,观察记录是幼儿园与家长对话的基础。记录使家长能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包括如何建构理论、如何交往与互动、如何创作与表达等,为亲子互动与家园沟通搭建了桥梁。此外,观察记录还能推动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拓展幼儿的学习范围。瑞吉欧方案活动由于注重学习经验的完整性,往往涵盖多领域的内容,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与记录所揭示出的幼儿的兴趣、经验、疑问等可延伸到其他领域,生成进一步的探索内容,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处。
(三)以数字媒体为工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工作室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录音机、投影仪、显微镜和其他设备,但需视幼儿园的资金情况而定[8]。这些数字化设备的运用给幼儿的活动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也促进了幼儿园的信息化。幼儿可以使用数字化语言来进行表征与创造。在幼儿眼中,数字媒体是一种语言,能够以此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想象与创造。比如,幼儿使用乐高头脑风暴积木(计算机模型),让树枝和树妈妈打招呼,因为他们觉得掉落的小树枝很孤独;还利用电脑上的图像处理软件制作迷路的瓢虫行进的动态路线和飞行的姿态等[9]。教师则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记录与研究。拍照、录像、录音等形式革新了传统的记录方式,有利于教师完整地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和他们的教学工作,还可保存形成数字储存库或刻成光盘,以便研究时能及时共享材料,也能再现活动场景让外来人员感觉仿佛置身其中作为共同参与者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四)以学校与城市的关系为联结
在瑞吉欧,人们使用术语“市政学校”来指代幼儿中心(包括婴幼儿中心和幼儿园)[10],而本文中的“学校”指的是幼儿学校即幼儿园。学校中的艺术工作室映射城市的文化传统,在无形中加强了幼儿园和城市的关系。在艺术工作室,教师注重环境的审美性、幼儿的互动以及自由的探索,因为瑞吉欧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美学与艺术、民主与合作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学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同元素。艺术工作室的沟通结构也有效维持着幼儿园与城市的关系,档案记录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幼儿园的活动与教学变得可视化,使儿童、教师、家长、其他市民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行探讨与交流,营造集体对话的情境,接纳多元视角的意见。此外,艺术工作室作为对外的窗口,通过档案记录传播教育文化与儿童文化,使市民更加重视幼儿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隐性的文化传统,还是显性的沟通结构,艺术工作室都通过文化的输入与输出维系着幼儿园与城市的良好关系。
三、瑞吉欧艺术工作室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艺术工作室是瑞吉欧幼儿教育系统的一大创举,驻校艺术教师也是其幼教体系中的独特角色。艺术工作室整体的运行职能与原理使瑞吉欧早期儿童教育系统不断革新,不论是环境的创设、各种手段和工具的应用,还是关系主体之间的互动,都体现了瑞吉欧对儿童和艺术教师的尊重、对记录和科技的重视,我们可以汲取其中渗透的先进理念,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秉承儿童立场进行环境创设
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仍存在脱离儿童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重视环境的美化功能,忽视环境的教育性、渗透性、灵活性以及儿童的主体性。而艺术工作室的环境则彰显了回归儿童立场的理念,瑞吉欧教育工作者认为,儿童有权利参与环境创设,享受精心设计的环境以支持他们多种“语言”的发展[11],而且,环境作为“第三位教師”发挥着教育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在艺术工作室,教师鼓励儿童参与材料收集和环境布置,幼儿可以把家里或户外的材料带到幼儿园,也可以决定自己艺术作品的摆放位置,还有贴合幼儿身高的柜子或置物架、用来装物品的透明盒子,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幼儿认识和取放材料。
其次,幼儿园环境设计不能忽视幼儿的私密需求,在空间分配上要为个人活动留白。艺术工作室关注特定空间的私密感,里面有以矮柜、橱窗、置物架、布帘等分隔的小空间[12],迷你艺术工作室也是一个相对安静隐秘的地方,可供幼儿独处或与人谈心。环境的创设要满足个体性与集体性、独立性与社会性的共存,在强调关系与互动的同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心个人的情感和诉求。同时,幼儿园环境应具有弹性,契合幼儿发展的动态性。艺术工作室注重环境的灵活性与开放性,环境能够随幼儿的兴趣或项目活动的需要而调整,甚至根据活动内容临时确定工作室,比如,需要观察实物或风景来绘画时,室外空间也可以成为艺术工作室。因此,有些环境信息要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活动主题、季节或节日变化,如此动态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儿童的感受并渗透教育的影响,使幼儿对环境保持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二)利用观察记录推动参与和互动
观察记录是瑞吉欧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强烈参与感的民主教育实践。我国广泛推崇的成长记录袋往往徒有形式而丧失了其意义,尤其缺乏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如果想让成长记录袋在幼儿园真正发挥作用,以观察记录为手段加强多主体的互动是必需的更是必要的。瑞吉欧教师利用观察记录所获得的信息源是可以流动的且被赋予了意义,连接了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各主体间的互动。观察记录助力幼幼之间、师幼之间的互动,由于记录可以再现“学习的痕迹”,幼儿能够倾听并学习他人的想法,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搭建脚手架进行隐性指导,这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伙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同时,记录所形成的幼儿个人档案库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状况,从而因材施教,“接住幼儿的球并以适当的方式抛给幼儿”[13]。
觀察记录支持教师之间的互动,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一起对记录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反思,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在合作研讨中交流碰撞,在头脑风暴中收获集体智慧。卡德维尔(Cadwell)在实践瑞吉欧方法时也倡导教师以合作记录的方式,相互学习对方的观察结果与记录方式,在互动中促进其专业发展[14]。另外,观察记录也强化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班级会议、小组会议等,在会议上教师凭借不同形式的记录向家长展示幼儿园已开展的活动,再现幼儿的活动过程与成果,促进家园之间的交流,使家长主动参与幼儿教育,采取相应的家庭教育策略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园也可以将依托社区资源或与社区有关的主题活动的档案记录整理好交给社区的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这既可以作为宣传社区的材料,又可以深化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挖掘社区资源,获取社区的支持。
(三)聘请艺术教师协助教学与管理
艺术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管理艺术工作室、协助其他教师进行项目活动、编辑与设计档案记录,还负责与幼儿、其他教师、家长和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要求全日制幼儿园配备两位教师、一位保育员或者三位教师[15],没有对艺术教师作出要求,但当前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艺术素养不高,不利于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可以尝试聘请艺术教师来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为幼儿园的教职工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
艺术教师并不是直接引入就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根据本园实际情况进行人才引进,不能盲目跟风引入艺术教师。有些幼儿园的教师艺术素养较高或者自身资金不足则不必强行引入,更不能引入后只注重形式,如以此作为招生噱头。第二,建立教师协同教学机制,保障艺术教师的权利。幼儿园要赋予艺术教师协同主题教学或开展艺术活动的权利,把艺术教师放在与其他教师平等的地位。第三,拓展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艺术教师拥有艺术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这些可能是其他教师所没有的,但他们对于如何平衡艺术探索与知识建构,如何像“时机分配者”一样灵活地介入幼儿的活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16],幼儿园可以通过合作记录、行动研究、专题研讨、进修培训等形式为艺术教师和其他教师搭建共享经验和专业发展的平台。
(四)巧用数码媒介促进教育实践
目前我国幼儿园对数码媒介的使用主要限于技术和功能层面,没有深入挖掘其资源,但数码媒介的输入和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共享数字资源。借鉴瑞吉欧的经验,幼儿园可以从媒体材料、数字技术和数码设备三方面来运用数码媒介。首先,挖掘媒体材料中丰富的课程资源。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爱看动画片,对于里面的角色有着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把这些动画人物融入课程,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又利于他们建构新知识。如戴安娜学校的驻校艺术教师维奇(Vea Vecchi)曾说,“力量游骑兵”和“水手月亮”是瑞吉欧儿童经常模仿的角色,对于这些角色,儿童有关于他们的形象、语言和手势等精确和共享的图式[17]。其次,借助数字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幼儿教师应把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课件适当结合,数字化的多媒体课件融合了文字、动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18]。最后,利用数码设备实现记录的数字化。瑞吉欧通过数码相机进行录像记录,使视频也成为记录的一种形式并建立了视频数据库,它具有便捷性、永久性、传播性的特点。我国幼儿园也可以逐渐发展电子记录,教师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手机拍摄视频,方便以后回放与反思。
幼儿园不仅要引入数码媒介,还要灵活运用后进行输出,输出的不仅是教育数字产品,更是一种教育文化。瑞吉欧在他们的展览中运用电脑显示器播放视频,教师送给幼儿包含其幼儿园经历的光盘,这些均是幼儿园向外输出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幼儿园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向外输出,如利用幼儿园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班级家长QQ或微信群等推送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与视频,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运用自身的网站或建立其他线上网络平台,使家长和外界都可了解幼儿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Wendell Hanna.A Reggio-Inspired Music Atelier:Opening the Door Between Visual Arts and Music[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14,42(4):289.
[2][3][8] Vea Vecchi.Art and creativity in Reggio Emilia:Exploring the role and potential of atelier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10:3,1,4.
[4][7]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6-57,34.
[5][6][9][13][16] [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尹坚勤,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16,315,355-356,155.
[10] [意]卡丽娜·里纳尔迪.对话瑞吉欧·艾米利亚:倾听、研究与学习[M].周菁,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11][17] Patricia Tarr.Aesthetic Codes in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s:What Art Educators Can Learn from Reggio Emilia[J].Art Education,2001,54(5):36-37.
[12] 华爱华.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教育取向——来自瑞吉欧·爱米里亚的启示[J].幼儿教育,2001(10):8-9.
[14] [美]卡德威尔.把学习带入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刘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2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7027/201301/147148.html.2020-08-16.
[18] 夏冬英.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69-70.
通讯作者:王任梅,455634141@qq.com
(责任编辑 王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