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质研究

2021-06-10 06:01冰,黄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1年5期
关键词:残炭抗冲击丙酮

冯 冰,黄 珩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作为重要的热固性材料之一,环氧树脂广泛用作油漆、黏合剂、绝缘材料以及结构复合材料[1-2],并以其优异的工程性能而著名,如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优异的黏合性和相对较低的固化收缩率等[3-5]。然而,由于其高度交联的结构,环氧树脂具有固有的较差的抗冲击性[6-8]。作为最流行的商业环氧树脂,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表现出脆性行为、相对较差的抗裂纹引发和生长性,因而限制了环氧树脂在一些高端领域的应用[9]。有研究者用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以提高所得的环氧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10-12]。但抗冲击性的提高强烈依赖于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3]。因此,开发出新的增韧环氧产品显得非常重要。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药品

环氧树脂E-51,氨气,无水乙醇(≥99.7%),丙酮(AR),乙酸乙酯(AR)。

1.2 实验仪器

加热型磁力搅拌器,双排管,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测试机,抗冲击试验仪,TGA(高温)-FTIR-GC MS联用仪,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3 胺类固化剂AEA的合成

分别称取17.50mL环氧树脂E-51和3.5mL乙醇于50mL烧瓶中混合均匀,移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将滴液漏斗下端与100mL三颈烧瓶相连,烧瓶的一端装T型三通(绑气球作缓冲)接双排管,另一端用橡胶塞塞住。实验前,将三通连接到真空泵抽真空,然后充氮气,重复3次。用注射器通过橡胶塞往三颈瓶中加入4.4mL丙酮,往气球里面充氨气,控制滴液漏斗流速在1滴·s-1,60℃下反应2h。反应后的产品用棕色瓶子装起来避光保存,密封备用。

用不同比例的丙酮进行实验(投料为摩尔比)。实验1:环氧树脂∶乙醇∶丙酮=1∶2∶0.5;实验2:环氧树脂∶乙醇∶丙酮=1∶2∶1;实验3:环氧树脂∶乙醇∶丙酮=1∶2∶1.5;实验4:环氧树脂∶乙醇∶丙酮=1∶2∶2。

1.4 环氧树脂的固化

按一定比例称取环氧树脂,然后加入等官能度比的固化剂AEA,在室温下混合均匀,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固化。将固化好的样条取出,放入烘箱中150℃下固化2h。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 即得固化物样品。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氨类固化剂AEA的结构表征

图1为固化剂AEA的1H-NMR谱图。分析1H-NMR谱图,氢的化学位移和峰的积分面积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完全一致。结合红外光谱的测定,可以确定所合成的物质为目标产物,而且纯度很高,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固化反应的固化剂。

图1 胺类固化剂AE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2.2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实验1的拉伸强度为22.46MPa,远远高于实验4的拉伸强度6.64MPa,也高于实验2的17.20MPa。这是因为实验中的丙酮作为阻聚剂,可防止环氧树脂在合成固化剂AEA的过程中发生交联,但过多的丙酮也会降低交联密度。随着丙酮含量增加,固化物的抗冲击强度逐渐提高。综合比较,采用实验1得到的固化剂进行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其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均优于其他组。随着丙酮含量增加,固化物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抗冲击强度有所提高,韧性良好。

表 1 不同配比的胺类固化剂AEA固化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质

2.3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性能

称取3~5 mg固化物在N2气氛下进行热重测试,温度区间40~600℃,升温速率10℃·min-1。如图 2 所示,随着丙酮含量的逐渐增加,固化物的残炭率逐渐降低,实验1 和实验2的残炭率在7%左右,实验3的残炭率只有5%,实验4 的残炭率在2%。说明丙酮含量的增加,影响了固化剂和环氧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降低了固化物的交联密度,使得固化物的热性能降低,残炭率下降。

图2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重曲线

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断面微观形貌

对固化物的断面进行喷金处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断面的微观形貌。如图 3 所示,图3(a)和图3(b)显示出凹凸不平的裂纹,说明是韧性断裂,而图3(c)和图3(d)中的沟壑更加明显,甚至出现卷状。裂纹向两边延伸,形成应力偏转,在受到外来应力冲击时,能够吸收多余的能量,有更好的韧性。

图3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断面微观形貌

3 结论

1)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胺化环氧树脂固化剂AE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谱图验证了所得产物的结构,纯度很高。

2)用所合成的固化剂AEA固化环氧树脂E-51,发现当环氧树脂∶乙醇∶丙酮(摩尔比)=1∶2∶0.5时,固化物的交联密度最大,拉伸强度为22.46MPa,抗冲击强度为11.87kJ·m-2,力学性质良好。

3)探究了不同配比下固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丙酮用量增加,固化物的热性能降低,5%热失重的温度下降,残炭率降低。

猜你喜欢
残炭抗冲击丙酮
残炭对高镁煤灰熔融特性影响机制研究
石油产品微量残炭测定中残炭管重复利用的研究
测定重质油残炭含量样品管的选取分析
人体血液中丙酮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
制药工艺尾气中丙酮的膜法回收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海上浮动堆稳压器抗冲击分析方法的比较
重油催化裂化原料泵流量计改造
氯代丙酮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