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翔天
【关键词】 口风琴教学;音乐教育;教学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器乐教学被列入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会体现其价值。笔者结合口风琴实际教学过程,谈谈如何运用教材进行口风琴教学。
一、钻研教材,分析口风琴教学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方面的相关素质,小学音乐课程中设置的教学内容大致会包括:唱歌、乐器、唱游、识别曲谱、欣赏等。其中,器乐学习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简易的打击乐器、口风琴、口琴、口风琴、电子琴以及易学的民族乐器等。且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不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对于器乐来说,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并注意将乐器与歌唱、欣赏、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有机结合。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习常见打击乐器的演奏姿势与方法,能够和唱歌、欣赏、识谱结合起来,具备初步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并且每年都要积累2--3首简短乐曲。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大纲要求他们巩固所学乐器演奏技能,提高熟练演奏技能,增强演奏表现力,并且能够熟练演奏1--2首简单乐曲。
二、活用教材,打造口风琴教学特色
(一)依据教材,灵活使用,提早实施
从上课的角度来说,在准备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先初步培养学生对口风琴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口风琴的起源、发展现状和发音原理等。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说,在口风琴指法相关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指法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演示。如高音口风琴的相关教学里,在第一阶段中,学习顺序是从C调的1、2、3开始,然后用这几个音作为节奏的相互联系和简单的相关伴奏,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口风琴的极大兴趣;第二阶段,再加入5、6;第三阶段,加入4、7;第四阶段,然后加入极高音和及低音;第五阶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使用合理的指法,但教科书中出现的曲调不可能都标出指法,在教学时应详细标明指法,最好能逐步教会学生自编指法。教学过程的实施要基于运用教材之上,但是又不能够对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如果学生的指法练习得很好,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二)依据教材,充实内容,夯实基础
学好口风琴,打好基础很重要,特别是初教小学生学习口风琴,需要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练习,也要懂得循序渐进。就口风琴学习来说,正确运用气息十分重要,除了呼吸、吹气的联系,还有指法练习。音准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生学习口风琴时,气息不连贯,指法不熟悉是常有的事。所以“听一听”在口风琴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让学生先从听觉上感知中音低音的差别,再在之后的练习中学会自己把握。要求学生打好基础,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更好地开展,但也不能不断地重复同一套练习,会使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压抑的情绪,从而对口风琴学习失去兴趣。
三、创用教材,提升口风琴教学效率
(一)合理选择,温故知新
学习后如果不经常复习就容易遗忘,不仅适用于书本知识方面,也适用于特长培养方面。特别是口风琴学习注重实践操作,绝不是通过读读教材就可以学会的。在口风琴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常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比如说在上课前,就可以花简短的时间带领小朋友们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们自行演奏曾经教过的曲子,让他们在练习中找回熟悉的吹奏状态。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少会主动地去记忆口风琴教学中老师所教授的东西,而是需要外力的压力督促他们进行学习,才会有比较鲜明的记忆。对于教师来说,不断地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教学内容,也会让老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留下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改善教学设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延伸内容,拓展知识
如果口风琴的教学过程很枯燥无聊,那么学生们可能很快就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呢?这就需要老师拥有一定的教学策略。
比如说,在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自己表演一段口风琴演奏,再让学生们自行对口风琴进行研究,看他们如何根据老师的表演来试着自己吹奏口风琴。在平常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有关口风琴学习的动画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学生们讲述有关口风琴的小故事。在知識层面上做到更加全面充实,在视野眼界上做到更加开阔深入。
(三)依据教材,活用口风琴,创造精彩
口风琴在教学设计具有很大创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将以及学生特点的不同,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要想对学生的音乐思维进行启迪,教师就要通过自行编制具有较强趣味性的音乐;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音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而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例如,在对《粉刷匠》展开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容,笔者首先让他们聆听音乐,并进行无声练习,接着让他们通过口风琴对歌曲中的情感进行表达。因为歌曲具有节奏轻快、旋律简单的特点,所以,笔者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口风琴演奏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自行讨论分工,有的演唱、有的吹奏、有的给予配合。有些小组有着很新颖的创意,大家对他们表示赞赏,让课堂充满了欢快而又不失严肃的气氛,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口风琴教学过程若能够经过精心设计,必能呈现出精彩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托,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彰显教学特色,对小学生的音乐教育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对小学音乐乐器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9,(01).
[2]梁明丽.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9,(03).
[3]俞谨方.基于表现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探究[J].音乐天地,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