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方式

2021-06-09 12:22孙惠勇
学习与科普 2021年8期
关键词:开展方式综合实践核心素养

孙惠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下,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学习中的重要课程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和培养。所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对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实践;开展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能够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课堂实施和监管不足、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综合实践的兴趣,也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优势。所以,想要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设计科学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逐渐提高兴趣,并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设计趣味问题,积极组织活动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过程是一件枯燥的过程,想要深入学习和问题探究,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让自己在动机的引导下,主动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而兴趣则是最好的动机。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加入到其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趣味的问题引导下,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探究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产生对问题探究的愿望,对问题解决的动力更强,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兴趣更广泛,教师就设计趣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习“鸡蛋撞地球”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快问快答”的游戏,如,教师会随机说出一句话,需要快速判断,只需要回答可能或者不可能,不能有迟疑和停顿。如,教师提问学生,“鸟在天上飞”,学生回答,“可能”、教师提问学生,“乒乓球掉在地上不会碎”,学生回答,“可能”等。然后,教师在提出,“鸡蛋从二楼落地不会碎”,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就不统一了,有的认为会碎,有的认为不会碎。在为学生设计趣味问题之后,学生的思维会跟随教师的问题而思考。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升,能够引起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前提是拥有学习动机,可以让学生在动机的引导下,积极完成这些内容,有助于活动质量的提升。

二、运用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实际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一样的存在,想要开展具有质量的实践活动,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任务,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细化活动方案,有助于活动效果的提升。毕竟,活动难度过高、过难,容易降低学生的自信;活动难度太低,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教师要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供学生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進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实践任务。在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时,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一些简单、容易的活动,如,可以设计和学生生活有关的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可以结合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活动设计,如,校门口交通如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为学生设计“我为校门拥堵解决办法”等主题,让学生思考和实践。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社会活动,提高社会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生活实际的总结和概括,也服务于生活。并且,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来说,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实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生活现象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还能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能够提高学生社会意识和实践意识。

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由于当前社会中,污染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如何治理家乡的污染”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家乡中各种污染的现状,如,垃圾污染、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并将结果带到课堂教学中,经过学习小组的不断探究、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相依的解决措施。当然,教师也要在适当时间内容,提出一些补充,完善学生的思维。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公德感将会有效提升,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为社会提供一个高素质人才。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让学生深入问题研究和思考,给学生带来一个生动、有趣、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想象空间中,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创新想象以及分析探究等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不仅让学生将知识输入进来,还能将知识输出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认识生活、体会生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带动学生的兴趣发展,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红.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测评方式[J].考试与评价,2019(08):146-147.

[2]刘秋梅.核心素养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浅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4-15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八中学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猜你喜欢
开展方式综合实践核心素养
浅论如何开展高中诗歌鉴赏课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巧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