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细薇:实验成功,整个世界都明媚了

2021-06-09 23:58陈慕媛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师弟生物质

陈慕媛

5月8日,广州公示了第九届“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获奖名单,表彰了来自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许细薇是名单中的一员。

多年走来,她已从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蜕变为教书育人的角色。她说,奖项肯定了自己,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将继续沉下心做研究。

近年来,碳减排、碳达峰话题引发讨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研究受到关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许细薇多年从事生物质能源化、资源化利用研究,现年34岁的她,是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一名讲师。

她专注的领域是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通俗而言,是将农业、林业领域的废弃物,如稻壳、秸秆、剪枝、家具厂里的锯末等转化为绿色化学品或能源等。化学链重整、生物质改性是农林废弃物热化学转化过程中常用的手法。许细薇说道,这些生物质体量巨大,未经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013年至2014年,她选择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留学,从事生物催化重整的催化剂研究。

博士期间,在生物质热解油的催化重整实验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年级时带了个本科生师弟,担心加氢脱氧实验的危险,他们选择在地下室进行研究。负一楼的环境比地面要差一些,这里是学校打通一层楼,用来放置老化设备和其他杂物的地方,环境阴暗潮湿,常有老鼠窸窣作响、跳来跑去。许细薇和师弟清扫出一块地方用来做实验,一待便是一年。

实验能不能做出來,如何克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他们最为担心的。有次研究过程中,实验反应管“砰”一声爆开了,“这其实并不算危险,”许细薇表示先前有料想到,“但碰巧当时雷雨交加,两个人在地下室跟老鼠一起,气氛多少带点诡异。”

“不如放点音乐吧。”两人达成一致。歌单滚动播放到忧郁低沉的曲目,许细薇记得好像是《夜雨》。本想调节一下气氛,没想到加重了害怕的心理,“当时心差不多提到了嗓子眼。”她这样形容当天的经历。那时,他们已进行实验多次,一直得不到较好的结果,“就像在阴暗的地下空间不开灯时伸手不见五指。”许细薇说,看不见曙光令她压力倍增。“师姐,我觉得你这个博士读得好艰辛啊。”师弟不时对她说道。

许细薇:大学教师能源专家

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是常有的事情。做了两三个月没进展,需要找些催化剂促进效果提升。实验进行至第四五个月时,毕业在即,若再不出成果,则会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会接连影响到后面的很多事情。

“有时候会想不通,我为什么偏要读个博士呢?”即便苦恼过,她身上那份对实验的肌肉记忆却没有被消磨。当开始钻牛角尖时,她与朋友沟通。在周围师友的启迪及自己的摸索下,她与师弟找来一套新装备进行搭建。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没抱多少期待,实验做出来了,“仿佛整个世界都明媚了起来,再大的困难都不是事儿”。

去瑞士留学前,许细薇认为自己虽然英语口语一般,但基本能满足日常沟通需求。可到了才发现,那是个德语区。“各种东西、最基本的规则,你就像一个小孩,要从头开始学。”许细薇说,把糖当成盐、买错东西是常有的事。

留学时,实验室里有齐全的设备,许细薇却不会用。她说,面对新设备,经导师、同学的德语演示后依旧不会操作,时常忘却步骤,但琢磨着不能浪费机会,于是多数时间她自己倒腾。有次把一个设备弄坏了,估算要花费六七万元的维修费,“当时挺着急的,后来发现是其中的小零件坏了,不需要花费很多,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国内教学后,她开始引导学生养成较规范的习惯。比如周一至周五的时间,需要用来学习、上课、看文献或者做实验。她还会组织小组讨论,由于目前正处在摸索阶段,整体氛围会稍弱一些。

在留学时,导师告诉许细薇,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选择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其他没选择的,便不要在上面消耗时间。从2015年开始工作,一直到2018年,这将近4年的时间里,许细薇身体力行,专注于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前两年,她经常一头扎进实验中,加班是家常便饭。

但付出似乎看不见回馈。看着跟自己同批成为讲师的人,有很多是海内外名校出身,能力强,已经收获了不少人才头衔和各类奖项。许细薇虽然也有留学经历,但还是隐约感觉到和他人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她表示:“当时反正就闷着头去做。”

◎ 来源|广州市科协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师弟生物质
全世界我只为你倾倒
手艺人
张湘晖作品
一款可以被“种”出来的纸包装
便携式热解炉
生物质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质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独尊宝典
九师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