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至死都以为,他航海抵达的是东印度群岛。这是他最初的目标概念,所以哥伦布也将上岸见到的美洲土著称为印第安人(indias,西班牙语的印度人)。
这个故事在反复上演。
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探路者拥入新兴领域所进行的许多伟大行动,都是已经走到半路上,突然发现远远超越了最初的概念。
今天,人们发现的新大陆正是“产业互联网”。
为了唤醒和加深大众、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新的相关概念,也像搭积木一样开始严丝合缝的全向天际。但坦白讲,有时候即使概念看起来众声喧哗,可实际上还是远远不够。原因也非常简单:探索这片新领域,行动会先于概念,也更依赖对“下沉市场”的觉察。
看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十年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完成了65%的发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现在,消费级市场已经以支付作为入口,基本完成了互联网化。而工商业产业领域,则几乎都还没有开始真正互联网化的进程。
幸运的是,工商业产业领域还没有开始真正互联网化时,有的企业主已经开始了自我察觉——他们自己行动了起来。
一起来看看3个下沉市场用户,自发编织产业互联网的故事。
企业主为什么把能耗管理插件当搜索引擎用?
在青岛某橡胶厂企业主主动给某售电公司打过许多电话:企业主想搞清楚自己工厂的某一道工序一一密炼工序的能耗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去调整企业的生产运营计划。满足这个需求并不复杂,花了几天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一个基于平台的插件,用来显示这个工序的数据情况。
但企业主几乎隔几天就打电话问,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
那么,数据代表什么含义?过去是能源管理人员看能耗数据,现在是企业主自己看能源数据,关心用能的角色变了。过去能源管理人员可能一个月看一次数据,现在企业主一天要看好几次,因为这个企业主把这个数据当作了解自己企业运营的一个链条。当用户一天需要好几次去搜索一个数据时,搜索引擎就出现了。
所有的管理行为,第一步都是测量,测量需要依靠无差别的数据。而能源数据。更聚焦地说,电,贯穿企业运营的几乎每一个环节,正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无法说谎。
那么,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小企业,有没有企业运营的管理需求,以及随之发展的能源数据管理需求呢?这个故事已经给出了答案。
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在工商业企业的产线。入口中的入口,在能源数据管理。
你能不能把电波画出来?
某位工程师去某高校讲课,内容是如何帮助高校宿舍做节能管理,ppt准备了100多页,讲到一半被打断了。对方说,我们对如何节能这件事不是很感兴趣,我们就一个需求,你能不能在寝室使用电水壶、电吹风的时候,识别出来,然后断电?
对方花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高校宿舍因为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火灾的案例——这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安全事故对高校负责人来说是一票否决的。
从技术上来讲,画出特定电器的电波形,然后进行识别操作,这件事在1990年代已经有海外研究者提出,国内也不是没有厂家拥有类似的技术,只是没有进入这样的特定封闭场景。但这已经和电没有太多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算法和训练数据。
需求已经越来越具体,而且看起来很不合理,可这就是来自能源管理市场的真实需求。
别以为农民工刷脸打卡是作秀
在以往最不可能出现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行业——比如依赖重资金、高周转的房地产施工行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也已经出现了。
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建筑施工公司,在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利润趋势不可逆转之后,想了很多办法去降低成本,扩张服务链条,其中就包括做建筑行业的互联网标准化软件。不仅自己可以用,而且可以输出给其他的房地产开发商。
于是,他们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面部识别功能。这是一个种地时“亮出锄头”的动作吗?他们的办公桌上,凌乱地摆放着各种机器,老板说,不好意思,是开发人员在做测试。于是那个之前存在的疑问再次出现:你们是真的在做这个系统的开发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为什么是用面部识别技术,原因非常接地气。
施工总包方总是会遇到分包方因为种种原因消失的风险,这个时候,干活儿的工人只能找到总包方要工钱。如果工人像打卡一样,在每天进场前面部识别,就能统计出有哪些工人,以及上下工时间。总包方可直接将工资打到工人账户上,然后将相应工资在分包方的合同里扣除。因为房地产施工的场景非常封闭,只要把住出入口,面部识别就能发挥作用。
与传统互联网公司“发现需求—商业计划书—融资—产品原型”的开发路径不同的是,这家公司的开发路径是:项目获取—取得资金—用项目孵化产品原型—用项目迭代产品原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靠“预期+免费”模式去培养用户习惯,而是靠“项目+替代”模式去迭代用户习惯。
从这3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体会或者感受到不同的趋势。这些面向产业互联网的产品服务,天生具备以下4点不同:1.需求多半从实际有需求的公司孵化出来,而不是平地起高楼;2.能孵化出这些需求的公司大多营收正向,而不是烧投资人的钱;3.都是用盈利项目进行孵化,孵化即盈利,盈利即孵化;4.具备行业内的强复制性。
这看起来没有护城河——也就是技术门槛。就好比传统行业当中自发启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力量,加上外来赋能的互联网平台就可以了口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这种想法不可避免。
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技创新加快群体性突破,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度交互,催生一批“未来产业”的同时,引领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面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大国之间开展激烈竞争和全方位博弈,以占据前沿科技和新興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进入新时代,压缩式的加速工业化导致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发展方式无以为继。
深入观察不难发现,现阶段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与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崛起的状态颇有相近之处。
30年前的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低成本供给以及放松环境规制共同构筑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驶入快车道;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数据资源的成本优势以及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随着消费互联网“上半场”的哨声临近,被视为互联网经济“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开始登上新经济发展的赛场。
然而,有别于消费互联网,即使守着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所积淀的数据“金矿”。面对to B的用户端,产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系列制约因素。
其中,自主开发的工业软件长期缺位成为最突出的短板,而成本和安全更是产业互联网模式开发和价值创造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同时,产业互联网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业务流程再造、人员培训的投入之外,实现“智能化”的人本身就会很“贵”。
曾经推动中国消费互联网快速发展并培育出全球互联网巨头的宽松市场环境和成功商业模式,对产业互联网发展是否具有或具有多少复制价值,不仅受产业互联网推动主体战略能力的影响,更取决于中国实体部门的应用生态。
而在监管层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巨头市场势力急剧扩张,数据壁垒有所增强,因数据收益分配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如不适时加以规范,数字经济发展难免重蹈中国制造粗放式扩张的覆辙。
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大国竞争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推动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要始终相信市场的力量,坚持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和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即使对于资本爆炒概念、资本将科创成果的泡沫吹大等现象,也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其实,当今世界科技、资本与产业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深入,从泡沫生成再到破灭的洗牌甚至已成为市场经济下新产业兴起和演进必须要经历的阵痛,这种盲目挤出造成的浪费往往不会比政府直接干预创新导致的问题更严重。
关于产业互联网应由工业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策动或助推。则更要交由市场做出判断。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应着力营造促成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深化合作、良性互动的有利氛围。一方面,制造企业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技术特征;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拥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和处理能力,双方开展创造性合作,发挥彼此优势,补足各自短板,共同创立产业互联网的中国模式和标准体系。
同时,借力新工业革命下的范式变迁,强化政策的弹性和柔性,逐步形成企业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监管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机制。深度挖掘中国制造积累的数据优化,集中突破工业软件的短板,加大通用技术和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促使5G、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为产业互联网赋能的同时,建立联通物理世界的基础技术架构,打造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开放型通用技术簇群。
中国的产业互联网,一场如诗如画的鸿篇巨制正在上演。这是一个属于国家和民族的奋起直追产业重塑的故事,沧海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