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全域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2021-06-09 07:00文耀荣赖庆奎许忠俊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阳江市全域关联

文耀荣,赖庆奎,许忠俊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但国内旅游业却逆势而上,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目前正全力推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近五年,学界在全域旅游研究领域中取得不错成效。如王旭科等[1]指出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统领带动相关产业,各行各业积极融入、协同发展,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共建共享、共同努力发展旅游业的局面,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张辉和岳燕祥[2]则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全”而在“域”,指出全域旅游不应从“全”的角度来认识,而应该从“域”的角度来解释,即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杨振之[3]认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内涵是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或引导,在空间和产业层面合理高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旅游产业来统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创新模式。综上所述,全域旅游不仅是新时期旅游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还是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促进产业融合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某一区域的全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时往往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及熵值法[4]、空间主成分及空间自相关分析[5]、聚类及因子分析[6]等研究方法。然而,多数学者在研究全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时更多倾向于国家整体或某一特定示范区域等层面,而在省域或单一地级市等层面则研究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人力资源、旅游配套设施、信息技术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旅游资源开发等维度对阳江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展开实证研究,为阳江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北接壤云浮市,南濒临南海,东毗邻江门市,西邻接茂名市。阳江市不仅是珠三角的直接腹地和粤西地区面向珠三角的前沿,还是北部湾经济区对接珠三角经济区的桥头堡。2019年,阳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5亿元,增长2.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446.07亿元,增长14.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4.4%;第三产业增加值599.07亿元,增长4.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0.8%[7]。目前,阳江市现在立足“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二、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横向比较分析

如表1所示,从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看,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粤北地区,表明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等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从旅游业占GDP比重看,粤北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珠三角地区,表明在一、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越小;反之则该地区的旅游业占地区GDP的比重就越大,如深圳市、梅州市所示。换言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自身产业并非单独依靠旅游单一行业发展,更多的是融合金融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综合发展。尽管阳江市一、二、三产业相对而言欠发达,但其2019年旅游总收入349.39亿元,居全省排名第10位。同理,旅游业占GDP比重27.04%,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06%,居全省排名第6位。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阳江市经济发展。

表1 2019年全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纵向比较分析

由图1可见,阳江市旅游总收入在过去9年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而旅游业占GDP比重亦是如此。在2017年,旅游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0%,表明旅游业是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阳江市在2017年印发《阳江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阳府函〔2017〕347号),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旅游+”战略,重点提出“旅游+城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旅游+农业现代化”“旅游+海洋渔业”“旅游+交通”“旅游+地产”等六个具体发展方向[8]。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阳江市全年旅游总收入349.39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46.04亿元,增长13.5%。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 709.88万人次,增长15.9%[7]。由此可见,阳江市旅游业的发展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阳江市GDP稳步增长。

图1 阳江市旅游总收入及其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三、阳江市旅游产业灰色关联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国内邓聚龙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主要研究解决对实际数据较少并且信息不完全等问题[9]。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定量分析,该方法可在随机的因素序列间找出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的关联性[10]。其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反之则越弱[11]。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路径: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初值象或均值象处理→求解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序列→求解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求解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灰色关联值排序[11]。

(二)模型指标选取

通过借鉴魏敏[12]、冯斐[13]和贺小荣[14]等学者已有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拟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人力资源、旅游配套设施、信息技术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旅游资源开发等维度选取12个指标(见表2),实证检验各维度对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表2 阳江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模型构建及运算

首先以2014—2018年数据为基础,分别选取旅游业总收入X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全体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X2、高等院校毕业人数X3、旅游部门从业人数X4、全市旅游食宿设施数量X5、公路通车里程X6、电话普及率X7、科学技术支出X8、森林覆盖率X9、工业废气排放量X10、旅游景区X11、名胜古迹X12等指标。其中,X0作为参考数列,X1-X12作为比较数列。其次,将参考数列X0和比较数列X1-X12二者结合并构建数列矩阵(见表3)。最后,经一系列公式运算后得X0与X1-X12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值并排序,如表4所示。

表3 旅游总收入与各指标数列矩阵

表4 旅游总收入与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值及排序

(四)灰色关联结论分析

由表4可知,旅游经济发展与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值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高等院校毕业生数>工业废气排放量>科学技术支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电话普及率>全体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公路通车里程>全市旅游食宿设施数量>森林覆盖率>名胜古迹>旅游部门从业人数>旅游景区,即旅游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技术水平>旅游经济水平>旅游配套设施>旅游资源开发。换言之,旅游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阳江市旅游经济的首要因素,而旅游经济水平、旅游配套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则是次要因素。

1.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人力资源关联值分析

由表4可知,旅游人力资源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776 1和0.577 6,表明旅游人力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于“人”,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支撑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还是激发旅游业发展的新动能。简而言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队伍能够促进阳江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人数为例,2019年该高等院校对口专业及相近专业毕业人数仅1 325人,显然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见表5)。同时,作为一所专科院校,从师资力量、学科实力、硬件设施等综合因素考虑,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短期内无法培育出高层次旅游专业型人才。由此可知,阳江市缺乏对第三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尚未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无法体现第三产业对旅游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强势拉动效应,导致旅游人力资源对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不能起推动作用。

表5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对口专业及相近专业毕业生人数统计

2.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旅游资源开发关联值分析

由表4可知,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756 9和0.590 6,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对旅游经济增长起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资源开发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589 2和0.490 7,表明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经济增长起阶段性作用。阳江市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拥有“山、海、泉、湖、林”等优质旅游资源。如紫罗山省级森林公园、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区、阳西咸水矿温泉、鸳鸯湖公园和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及粤西地区最大的阳江森林公园。旅游经济活动是一种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需求的消费活动,尽管阳江旅游资源点多面广,但整体上缺乏有效统筹,尚未形成“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全产业链。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大致可归类为三个方面:第一,从旅游产业链角度看,阳江市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但整体开发程度较浅,发展档次参差不齐;第二,从旅游资源角度看,阳江主打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和人文景观,却没有从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层次对该部分旅游资源作高层次的内涵研究,尚未形成国家级、世界级知名旅游品牌;第三,从旅游产品开发角度看,旅游产品单一化,缺乏特色精品且识别度较低,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伴随旅游开发程度的区域差异化,生态污染会掣肘阳江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指标工业废气排放量与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较高的原因便在于此。当前,市政府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于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现阶段,阳江市旅游局一方面商讨如何把保护生态环境与疍家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另一方面考虑如何让大众旅游和度假休闲呈现常态化,真正促使阳江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疍家文化资源转化为阳江市发展旅游经济的一大优势资源。

3.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水平关联值分析

由表4可知,信息技术水平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739 3和0.644 9,表明信息技术水平对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日益加深。国内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无人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促使传统的旅游方式、管理模式和宣传推广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阳江市旅游局在2018年便委托广东省旅游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专家开展编制《阳江市智慧旅游规划(2018—2022)》,逐步构建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虚拟旅游、数字酒店发展新业态,为阳江市旅游业创新发展抢抓新机遇并增添新动力。

4.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经济水平关联值分析

由表4可知,旅游经济水平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729 5和0.627 1,表明旅游经济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后可知(见表6),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业总收入将会增加174.00个单位。换言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阳江市政府在2017年颁布《阳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府〔2017〕5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和八大支撑行动等具体路径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15]。

表6 回归系数表

5.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配套设施关联值分析

由表4可知,旅游配套设施指标维度中的各个指标与阳江市旅游经济发展关联值为0.601 0和0.594 4,表明旅游配套设施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日程的安排,道路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游客的旅游经历和心情,极大地影响旅游者整个旅行的质量和满意度。阳江市毗邻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距广州247公里、湛江230公里、珠海160公里、香港143海里、澳门129海里。325国道、广湛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开阳高速、三茂铁路贯通全境,阳江港可通航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各地。如今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贯通、深茂铁路的开通以及粤西机场的筹备建设,阳江市发展旅游业的外部交通网络得到极大完善。尽管如此,阳江市在旅游交通运输业层面尚未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未能发挥其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阳江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策略

(一)培养复合型专业旅游人才,促进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力量,其发展不仅成为当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并往高质量发展。整体上看,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是导致旅游经济发展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阳江市政府首先要完善以“职业培训、境外培训、校企合作”为核心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尽快健全政府、企业、大学三方人才培养和互助长效机制[16]。其次,省教育厅应积极倡导构建以产业链为依托,以“1+X”证书建设为推力,以培养“三创”人才为目标,科学设计“金课”课程体系[17],鼓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辅以使用仿真培训系统或AR/VR技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案例”或网络直播授课模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求学欲望。最后,高校一方面应对外选拔旅游策划师、旅游酒店管理师、旅游咨询师、旅游定制师等具备多年行业实践经验的群体发展成为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双师型”教学能力的教师需通过实践提升其教学相长能力,如40周岁以下的教师需脱产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锻炼不少于一年,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40周岁以上的教师,利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锻炼不少于半年,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8]。

(二)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当前,“旅游+”和“+旅游”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主导力量,也是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鉴于此,通过各维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快以滨海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乡村旅游、海洋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种植等核心产业,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游艇消费、创客培训等培育产业,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第二,创新网络宣传与推广机制,推送动态定制式的配套服务[19],加快推进滨海智慧旅游品牌建设,推动“旅游+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第三,捕捉客群变化特征,构建社会规范和文明旅游新方式,从多方面引导游客主动保护旅游资源的行为,处理好旅游发展与开发协调二者间的关系[20]。第四,根据旅游资源类型确定不同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例如:乡村旅游资源需以产业集聚为突破,重视乡村社区利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需活态利用并构建多方参与的新机制;人文旅游资源需融入传统文化并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本真性,促进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山地民族旅游资源需基于人地关系整体化并重视其地域系统的独特性;民宿旅游可强化生态保护,构建民宿旅游集聚区[20]。

猜你喜欢
阳江市全域关联
明确试题选择方向 努力提升复习效果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对大赛作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
奇趣搭配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