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云
河南原阳县中心医院妇产科 原阳 453500
输卵管性不孕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主要因输卵管堵塞无法输送受精卵而引发。腹腔镜作为评定输卵管通畅的“金标准”,亦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宫腔镜则可清楚显示输卵管开口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并引导输卵管插管通液术[1-2]。本研究通过对86例行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01—2020-01在原阳县中心医院妇产科行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的8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并顺利实施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认知障碍,以及合并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2)配偶存在不育因素。将2016-01—2017-12入院的43例患者(71条输卵管)作为对照组,将2018-01—2020-01入院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70条输卵管)。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围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
1.2.1 围术期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采集相关病史,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和专科检查。遵医嘱做好术前输血、备皮,饮食等准备工作。术中做好医护间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进行康复指导。
1.2.2 围术期整体护理(1)术前:受疾病影响及对宫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的恐惧和担心,患者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顺利实施和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掌握其不良情绪的诱因和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等优势;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本院这一技术的成熟性和成功病例。嘱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和安慰。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3]。遵医嘱应用米索前列醇,以软化、扩张患者的宫颈。检查并确认腹腔镜、宫腔镜、冷光源等各种器械和仪器齐备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2)术中:麻醉前可与患者交谈轻松的话题,给予安慰。采用保暖措施,防止发生低体温。做好器械传递和巡回工作,各项操作均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尤其注意在膨宫时准确掌握膨宫液的温度、输入速度及膨宫压力。避免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及破裂等并发症。(3)术后护理:术毕患者清醒后,第一时间告知手术已成功的信息。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添加微信,建立患者及其家属的微信群,定期通过微信群向患者发送术后康复的有关信息。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制成文档,在群内共享[4]。
1.3观察项目及效果评价(1)输卵管通畅成功率。(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5]。2个量表均含20个条目,共100分。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分值呈正相关。(3)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专业知识、护理质量、物质条件、治疗效果、服务态度五个方面评估护理满意度。(4)随访1a,统计2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
2.1输卵管通畅成功率和宫内妊娠率观察组70条输卵管,成功通畅67条(95.71%);对照组71条输卵管,成功通畅51条(7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9,P=0.000)。观察组1a期间宫内妊娠36例(83.72%),高于对照组的23例(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4,P=0.003)。
2.2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虽可对输卵管通畅状态进行精准评估,最大程度恢复输卵管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以及输卵管的疏通,但由于患者对疾病及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缺乏认识,常因心理压力较大而出现焦虑、抑郁不良心理。不但影响其康复信心和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而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熟悉该术式的原理、手术方法、疗效,以及患者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加强相关护理技能训练,改善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针对输卵管性不孕症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的各种不利因素及宫腹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的特点,在做好术前各项准备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术中加强与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术后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和做好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通过上述整体护理措施,有效减轻了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证了手术顺利实施和完成,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