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玥颖
(横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广西 南宁 530300)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被称为腺瘤样甲状腺肿,其症状表现因人而异,在患病初期,患者甲状腺两叶一般呈现对称状态,而到后期形成结节时,则会因为结节的大小不同、形态不一而出现不对称的情况,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出于甲状腺组织产生了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会使患者出现精神无法集中、心跳过快、坐立不安等症状[1]。甲巯咪唑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治疗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患者的复发率较高,且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放射性核素碘131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进入人体后可被甲状腺快速吸收,且其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射线会破坏甲状腺细胞,降低甲状腺功能,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目的[3]。碘131放射性核素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本项研究探讨重点,现报道以下相关研究内容。
1.1 一般资料 选取横县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单结节患者13例,多结节患者11例;男性9例,女性15例;病程2~9年,平均(5.50±1.20)年;年龄32~69岁,平均(50.50±18.50)岁。观察组24例患者单结节患者14例,多结节患者10例;男性10例,女性 14 例;病程 3~8年,平均(5.50±2.50)年;年龄 33~70岁,平均(51.50±18.50)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结节类型、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与《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入组前未接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治疗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衰竭者;反复发作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等。本研究征得横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后得以实施,且患者或家属签署对此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甲巯咪唑片(江苏默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78,规格:10 mg/片)和左甲状腺素钠片(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08,规格:25 μg/片)治疗,口服甲巯咪唑片,20 mg/次,2次/d,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服药剂量,待维持剂量稳定后再加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25 μg/次,1次/d,在患者代谢指标恢复正常前,可将药量逐渐增加至50 μg/ 次,1 次 /d。给予观察组患者碘131放射性核素进行治疗,即患者一次性口服放射性核素碘131,药剂用量计算方法为:碘剂用量(MBq) =甲状腺质量(g) ×每克甲状腺计划量(MBq) /24 h碘131摄入率(%)。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甲状腺体积恢复至正常水平,各项症状消失,B超检测显示结节消失表示为痊愈;患者甲状腺体积有明显缩小,各项症状得到明显改善,B超检测显示结节体积缩小>1/3表示为有效;患者甲状腺体积未减小,各项症状情况未得到改善,B超检测显示结节体积缩小≤1/3表示为无效[4]。痊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②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机转速3 000 r/min,经过10 min的离心后取上清液,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③血液采集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②,血清总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蛋白(β-CTX)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水平。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食欲不振、头晕乏力、憋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血清FT3、FT4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分别以 [例 (%)]、(±s)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血清FT3、FT4水平 两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趋势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比较(±s)
注:相比治疗前,*P<0.05。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
组别 例数 FT3(μg/L) FT4(p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13.58±1.52 10.38±1.18* 33.18±2.58 30.21±2.28*观察组 24 13.67±1.49 9.07±1.21* 33.63±2.72 28.33±2.12*t值 0.207 3.797 0.588 2.958 P值>0.05<0.05>0.05<0.05
2.3 骨代谢 两组患者血清BGP、PINP、β-CTX水平治疗后相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趋势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s)
注:相比治疗前,*P<0.05。BGP:骨钙素;PINP:总Ⅰ型前胶原N端肽;β-CTX:β-胶原蛋白。
组别 例数 BGP(μg/L) PINP(mg/L) β-CTX(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13.27±1.24 5.64±0.29* 0.88±0.22 0.49±0.16* 0.61±0.12 0.44±0.18*观察组 24 13.28±1.26 3.02±0.10* 0.90±0.21 0.30±0.11* 0.59±0.13 0.29±0.11*t值 0.028 41.842 0.322 4.794 0.554 3.484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不良反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甲状腺结节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遗传、环境、碘缺乏、内分泌发生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未及时得到治疗干预,而使得甲状腺长期弥漫性肿大所导致的[5]。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的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机体代谢亢进的一种疾病[6]。临床常用甲巯咪唑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其作用效果稳定性不佳,导致疾病较易复发。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存在甲状腺激素异常,碘131放射性核素属于靶向治疗的一种,其可有效破坏甲状腺上皮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碘131放射性核素还可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甲状腺组织,进而快速控制病情[7]。本研究中,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血清FT3、FT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应用碘131放射性核素治疗疗效显著,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好。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异常,普遍存在骨代谢紊乱现象,导致血清BGP、PINP、β-CTX水平升高,引起患者体内矿物质代谢异常,骨量流失严重,使骨空隙增加,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碘131放射性核素进入患者体内后,会特异性破坏甲状腺组织,同时纠正因甲状腺激素紊乱造成的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现象,改善破骨细胞活性与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BGP、PINP、β-CTX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碘131放射性核素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
综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应用碘131放射性核素治疗疗效显著,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