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苏洵形象

2021-06-08 01:33陈明珠
炎黄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苏洵大器晚成文学史

陈明珠

民国时期,东西文化相互剧烈碰撞、印刷与报刊业蓬勃发展、图书期刊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政局势的复杂多变与动荡不安等促使国人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这一时期的文献数量超过众多,文学思想多元,苏洵的形象也随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丰富。

破坏古文的始作俑者之一

清末民初的桐城派大致以吴闿生、姚永朴为代表分成两个群体,他们在文化大变革的时代环境里依旧创作古文,发展古文理论的文学观点,在当时仍有很大影响。但他们对于唐宋八大家的观点却不同。

吴闿生在其《桐城吴氏文法教科书》竟无一篇唐宋古文,且评点中透露出对唐宋八大家古文的贬抑态度。他认为苏洵、苏轼、苏辙是破坏古文之体的始作俑者,导致宋代之后无“真古文”状况的形成,吴闿生曰:“ 三苏议论文字明爽俊快,得力于战国策士为多……古人之文,意有所不敢恣言,有所不敢尽行于所不得行,止乎所不能至。乌有率性自如若此者哉。故谓古文之体坏于三苏,非讆言也。自是以后,三苏文体风靡一时,于唐以前之文字若划鸿沟不复相通,行千余年以至于今。”而另一群体之首的姚永朴却对欧阳修及三苏等无贬低之辞。他认为:“永叔与南丰曾氏、眉山三苏皆变退之奇崛为平易……即永叔以深婉胜,未尝不绵远;子固以醇厚胜,未尝不宽博;三苏以条达胜,未尝不精悍。”

民国期刊所载的苏洵研究文章只占有极少的几篇,与苏轼、韩愈等古文家相比也相差很大,故笔者着手于民国时期的多部文学史,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研究。“文学史”记录着人类文化成果,为人们提供“一般知识”,关于苏洵的“一般知识”,也是在文学史由最初开创到基本成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既有客观的记述,又与社会政治思想、编者的主观态度等密切相关。考察关于苏洵的书写及其表述方式的形成与演变,将有助于追踪近代以来苏洵形象所经历的演变轨迹。

苏洵年轻时屡试不第,尽管经过多人推荐,却只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之类的小官。在他二十七岁之后,苏洵才开始发奋读书。再经过十多年的苦读,他的声名才大振。苏洵的《权书》《衡论》等文章获得欧阳修的高度赞赏,朝野之士的争相传诵,因而名震天下。苏洵以极高的成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与两个儿子并称为“三苏”,苏询的人生经历印证了大器晚成。

民国时期,曾毅、梓童、谭正璧、康璧城、刘麟生、谢无量等人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与欧阳溥《中国文学史纲》,羊达之编著《中国文学史提要》,杨荫深著《中国文学史大纲》,杨荫深著童行白著《中国文学史纲》,鲍文杰《中国文学史略》,日本儿岛献吉郎著、孙良工译的《中国文学通论》等著作均延续《宋史》的记载,书写着苏洵的大器晚成。如曾毅的《中國文学史》曰:“洵,字明允,号老泉,蜀之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应试不第。归而悉焚所为文,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又如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曰:“洵字明允,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往应试不第,归尽焚旧所作文,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有些文学史直接引用,欧阳溥的《中国文学史纲》言:“《宋史》: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学时始于二十七岁,成名时已年近五十岁的苏洵,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文学创作实践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造诣,成为北宋一代文宗。人们震撼与惊叹着他的大器晚成。正如胡怀深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原来这一位幼年失学,到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结果是成了文学界的一个名人的老泉,就是东坡的父亲啊。”

就文学史记叙的一般知识而言,体现文学的历史性,后者的表述大多来源于前者,创新性不高。叙大于论,载于民国文学史上的苏洵的一般知识大多集中于人物生平与苏文风格作记叙,专篇的作品赏析却寥寥无几。然而从苏洵著作的出版情况来看,这并不意味苏洵的作品不受青睐,而是民国时期的人们对苏洵的研究较不深入。

循循善诱的父亲

苏洵给二子命名为苏轼、苏辙也是用心良苦,“轼本是车子中的扶手板木,虽属与车辆本身构造无重大关系,但是并不是没有用的装饰品。辙是车轮所行之迹,行车者所必循的轨道,但与车子的本身无关,轨迹可以保全他的本来面目。这都是借名以勉励他的儿子能成有用之材善处否泰的意思。”父亲给两个儿子命名,不但表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且体现了苏洵对二子前途的准确预见,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告诫与激励。

苏洵更是对他的两个儿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洵的流芳千史也归功于他对苏轼苏辙的教导。梓童与谢无量编《中国大文学史》曰:“三苏虽经欧阳公之识拔,文章豪放,与欧阳体质不同,而子瞻尤为绝伦。蜀地僻远,在宋之初,文雅未盛,洵独教二子轼辙成名,文章学术,自为一家,亦豪杰之士也。”苏洵、苏轼、苏辙在文章上非凡的造诣,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坛苏氏三父子的佳话。顾实曰:“老泉本生长於蜀之山中,其性朴直,其才横矫,流辈莫能与之抗手,沈酣古籍为文独出新意,不蹈时习诲二子作古文,使苏氏一家文脉,千古不绝者,真一代之英豪也。”大名鼎盛的苏轼也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与熏陶,苏洵的思想倾向和创作观点对苏轼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词人兼长古文者,则有东坡荆公,而东坡少年时,固受其父之影响。”父亲苏洵是引导苏轼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文风纵横的政论家

大器晚成的苏洵,仅担任过试秘书省校书郎和文安县主簿的虚职,他的平生抱负,没能得到施展,故诉诸笔端。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常常是议政、议兵、议史的,且语言犀利,对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这时期的学人们对苏洵的研究大多数从散文艺术的角度,评价苏洵政论文的风格特色。陈起昌言:“三苏长于策士之文,而东坡兼于庄子。夫策士之文,游说之术。故三苏之文,尽奔腾放纵之能也。而沉着浑厚,几乎或尽,然而笔力盘空,纵横畅达,则亦文章一体,不可发也。”1914年王梦曾编《中国文学史》仅有“老泉亦不学韩,而其文多横空盤硬语,颇得韩之神髓。”的记载。1923年,张之纯《中国文学史》曰:“洵文放而能收,散而能敛,一击一刺,皆有法度。”

但对此的褒贬不一,赞许者在格调上将他放于最高位,甚至认为苏洵的散文远在苏轼苏辙之上。如徐昂在《文谈》曰:“老泉文章本于经学,词有根柢,散敛有法,超乎二子,实开家学之先,第不免战国策士气习,昔贤之论允矣。”“三苏中间,苏洵是一个纯粹散文家,文格高古,他的两个儿子都不能及他。”又如“明允,号老泉,蜀之眉山人,其学不偏于儒教,带老庄之臭味。盖操纵横术之策论家也。……其文系从先秦古文而出,尤尊崇孟子,古劲简至,就中炼句锻字,为二子所不及。”对此,学者也苏洵的自评与他评也予以论述评价,如“就文章体格论,老泉文笔古劲,格调最高了。……他自己说:‘洵著书无他长,及誉兵事,至自比贾谊。……可见他的自负了。”《学生国学丛书:三苏文》的《绪论》言:“世徒见明允好论兵事,故讥其习纵横。然族谱引温醇孝悌,辩奸论明晰邪正,其他合于贤圣人之谊者至多,不可谓非知道者。要之苏氏父子高文畸行,自有不朽者存,而子瞻子由,各不相袭,原本忠孝,郁勃为鸿篇,直谓胚胎名父,笃生隽伦,为百代之炜光可也。章太炎先生,顷与余论古今作者,独推明允为豪杰之文,洵笃论也。”

苏洵文章语言锋利,纵横恣肆,但部分学人却对理大于情的苏文十分不满,甚至将苏洵置于文学之外,如赵景深曰:“他是个策略家,不好算是一个文人,他的文人,他的文章如‘尊气酷吏、南面发令是理知多于情感的。”又如姚永檏曰:“三苏之文,明爽俊快。老泉尤踔迈风发,其笔力坚劲,虽能倾倒一时,然专以此种为法,去古人浑穆高古之境,岂不辽绝哉!是以东坡晚年亦知之。”归根结底苏洵不是政治家或军事家,从没有执政济民或者带兵杀敌,而以布衣之身言兵论政,可以在文章中侃侃而谈。苏洵纵横驰骋的自由,难免会因为实际经验的缺乏,而流于空想、迂阔,从而文章缺乏真情。

综观以上民国文学史与相关著作期刊所载的苏洵研究文章,笔者从民国文学史内容、期刊的书写、研究者的角度等将苏洵形象概括为大器晚成的榜样、循循善诱的父亲、切中时弊的政论家这三种。由于笔者的搜集的材料,文章内容不够充实,有待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苏洵大器晚成文学史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大器晚成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大器晚成”成的是什么器?
苏老泉大器晚成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