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友 贾宏康 陈健
此次东北鼠疫,从1910年10月25日首次出现在满洲里,随后蔓延东北全境,甚至波及直隶、山东等部分关内地区,止于1911年4月18日,侵袭东北近半年,给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领导此次抗疫斗争的伍连德医生估算,“死亡人数至少在6万左右”,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
灾难往往能给人以启示,是人类与大自然相处的一面镜子。1910至1911年东北地区爆发的鼠疫,其危害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曾说过“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病毒是一直伴在我们人类生活当中并时常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一百多年前东北地区鼠疫的爆发与蔓延很有必要。笔者故选此题,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斧正。
滥捕旱獭,接触疫源
满洲里的山中有很多的旱獭。由于此地地广人稀,人和旱獭直接接触的机会是很小的。但“其皮极细软”,加之在20世纪初,由于人们掌握了加工旱獭皮毛的工艺,使其成色可以和貂皮相媲美,故“每年运往欧洲者,其数甚多”此外,旱獭的肉可食用,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均较高,所以捕杀旱獭有利可图,刺激了大量的人来到满洲里捕杀旱獭。
旱獭
鼠疫的爆发具有季节性。旱獭至秋冬之际有一种疫病流行,“旱獭染毒则不能行动。故野获者大都无疫;其有疫之旱獭,必系获于穴中者。”有经验的猎户能分辨出患病的旱獭,因此绝不会轻易去捕杀。但在捕杀旱獭的队伍中,存在大批无狩猎经验的劳工,在狩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分辨旱獭健康与否的能力,亦缺乏防范意识,不加区分,将染病的旱獭列入其捕杀的行列中,这样必然会感染鼠疫。大量捕杀旱獭的劳工充当了鼠疫通向人类的桥梁,他们因接触或食用旱獭而使自己染病,使人类进入了鼠间鼠疫的传播链,导致了鼠间鼠疫向人间的传播,最终酿成了“人间惨祸”。
发达交通助推,人口大规模流动
东北地区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自1897年修筑第一条铁路——东清铁路,至1910年,东北已建成“总长2548.88公里的中东铁路;总长1075.38公里的南满铁路”,形成3000多公里的铁路运输网。加之,铁路具有运输速度快、行程远、载重能力优于其他交通方式的特点。故铁路已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在交通不发达的蒙昧时代,瘟疫仅仅会使周围的城镇、村落染疫,并自生自滅。但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瘟疫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所以,东北初具规模的铁路交通网会加速鼠疫的传播。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如此。
陆路方面,冬季东北地区河道冰封、道路平坦,较夏季便利。即便在铁路停运后,人们依然可以选择徒步南下。同时,东北地区的海路运输亦比较便利,“大连是不冻港,营口和安东每年11月下旬结冰,次年2月解冻开河。”在此条件下,人们可以由海港进出东北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鼠疫初期的传播。
交通发达只是鼠疫传播的因素之一。自俄国势力深入东北地区以来,大量的资源和产业得到了开发,创造了许多工作机会,这给人地矛盾十分激烈的山东、直隶地区的农民提供了谋生的机会,于是两地大量的农民来到东北或俄国境内,“其中以争取工资为生的苦工每年在20万以上。”他们每年春去冬回,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疫情到来时,他们不仅失去了工作,且往往被视为传染源而被当作隔离查验的对象。因此,还未出东北的苦工大多想尽办法逃离当地,南下回家。在归家的部分苦工中,由于其跨地流动,且未意识到自己或身边人染病,所到之处,便有接触,加速了鼠疫的传播。
传统观念影响,防疫意识淡薄
首先,鼠疫流行恰逢年根岁尾,“惟中国视年节为重,每值岁暮,多归故乡。其中有逾万之工人,即遇铁路不通之处,亦必步行就道。”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出现了节日下的人口流动。这增加了传播鼠疫病毒的机率,也使鼠疫在不同地区间传播。
其次,中国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受“入土为安”观念影响的土葬习惯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观之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消灭鼠疫病菌唯一有效且可行性强的手段便是火化疫尸。但在“入土为安”的观念下此举是非常困难的。加之受“死者为大”习俗的影响,对于感染鼠疫而死的亲属不愿意交出尸体进行火化。“此次鼠疫适逢哈尔滨冬季,郊外天寒地冻,无法掘地,一时间尸横遍野,一派末日景象。”感染鼠疫的尸体仍然具有传染性,这样的处理方式为当时的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同时也使仍未出现根本好转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最后,淡薄的防疫意识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作为东三省北部的区域首位城市,人口众多,又疏于防范,故鼠疫传染严重。”特别是聚集大量华人的傅家甸。“傅家甸居民稠密,傅家甸华人多开饭馆客栈,常有数十人共卧一炕,数百人同处一地,其势最易传染”,加之,“居其地者大率丛集于孤陋之室,肩摩足抵,人气熏蒸,一经疫症传染,辄至不可收拾。”不良的卫生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鼠疫的传播与蔓延。
独特的地理环境
“东北”通常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行政管辖区的总和。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讲,“一般指的是从山海关引一条垂直延长线,此线以东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点之间的中国领土,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以及东三省,此即广义的东北。”本文所提的东北指的是前者,即行政区划角度的东北。
1910~1911年满洲里鼠疫沿铁路线传播
东北往往是天寒地冻的代名词。以处在最北端的黑龙江省为例,“该省是全国冬季温度最低的省份,也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地区。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低于-20°C,最北部的漠河最低为-30.8°C。”而吉林省“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5°C─19°C,平均最低气温为-20°C─27°C”而处在东北最南端的辽宁省,其“冬季严寒漫长,一般有6—7个月,积雪期也很长,一般可达4—5个月。”综上得知,东北三省冬季的温度特别低。几乎不能实现有效的开窗通风,以致无法进行空气流通。土炕取暖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除了在土炕睡觉以外,吃饭、聊天亦在此进行。“肺鼠疫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唾液传染的,于是,这个集聚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暖融融的土炕,恰恰成为鼠疫传播的温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鼠疫病菌传染的可能性,使疫病控制变得更加艰难。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庚辛年间东北地区的鼠疫爆发及蔓延。
庚辛年间的东北鼠疫是中国近代史上爆发的规模最大的鼠疫。其危害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这次鼠疫爆发与蔓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利益驱使下滥捕旱獭,接触疫源,导致鼠传人的鼠疫爆发;东北地区发达的交通体系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为鼠疫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观念影响下的防疫意识淡薄使鼠疫进一步传播;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则是鼠疫蔓延的温床。庚辛年间东北地区爆发的鼠疫,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爆发、蔓延,最后酿成“人间惨祸”。
虽然此次鼠疫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透过这次鼠疫,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目前,传染病依然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对传染病暴发、蔓延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训,推动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多一些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虽然这不能完全避免灾难的发生,但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可以或多或少地降低瘟疫造成的损失。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