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视域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6-08 23:33高源李伟李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教集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源 李伟 李淑霞

[摘 要] 在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背景下,高职学院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文章仔细分析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依托山东药品食品职教集团推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都受益的共赢目标。

[关键词] 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模式;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自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1]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已由最初的规模、数量扩张转向高质量内涵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2]也明确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高职学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山东药品食品职教集团在政策指引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仔细分析当前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初步构建“三德共育,三室融通,三技共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都受益的共赢目标。

一、培养背景和困境

制药行业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提供药物的特殊产业,在医药卫生事业和国民经济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制药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内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急切的需求,但是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普遍遇到了困境。

1.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概念空泛,应具备的素质特征不明确,人才培养计划几乎十几年一成不变,只是在课程设置上增增减减。

2.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大,药学专业学生来源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差别较大,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提供相同的培养途径,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3.医药市场为了追求利益,不合规、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对社会正常生产秩序和人民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制药行业从业人员“德”的培养已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4.药品生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将教师禁锢在单调的课堂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师教材与社会、行业脱节,导致培养学生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做到“教学相长”[3]。

5.药品生产过程由于其严格性、复杂性以及合规性,也很难建立集实践教学、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场地,实践教学往往只触及表面和形式。

二、培养模式探索與实践

为解决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不明确、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配套,教师、学生实战能力不强以及职业素养不高等所教非所需、所学非所用的问题,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开展“三德共育,三室融通,三技共培”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德共育”:教师的师德、学生的学德以及药品类从业人员药德共同培育;“三室融通”:打破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三室的物理界限和距离界限,实验室既是教师的办公场所、学生的学习场地也是两者共同开展创新的平台;“三技共培”: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师生都要具备的创新技能共同提高[4]。

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三德共育”是指导思想和引领,“三室融通”是路径,“三技共培”是目标,具体的措施有: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顺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历经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等变迁。进入21世纪,我国的制药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生产技术越来越高端、规范性越来越强、智能化越来越普遍,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对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通过走访和调研多家大型制药企业、校企合作深入探讨,共同明确了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德技兼修、一专多能、能创新三个特征(见图1)。

1.德技兼修。制药行业关系人民的健康、关乎生命,药德和药技同样重要!如果从业者职业道德不过关,不把人民的安全放在首位,类似“非法疫苗”“假药黑市”等药害事件就可能再次发生,所以德技兼修是对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

2.一专多能。从国家层面上,“职教20条”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确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专多能”基本特征。其中的X技能证书,不是随意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任意技能证书。对制药行业来说,药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多岗位相辅相成的生产过程,除精通本岗位专业技能外,熟练掌握相辅助的相关岗位的技能,能极大地提高药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学生也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3.能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已有的生产技术,还要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设备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这些都需要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融入灵魂。

(二)开展“三德共育”,强化思想引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出现了经济形势复杂化、利益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复杂的社会变化中,很多高职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表现为理想信念的缺失、责任意识的淡薄、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缺失等。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见图2)[5]。

1.学模范强师德。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从党委书记上好开学第一课、辅导员住校到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学改革团队带头人,都是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党员身体力行、勇于担责、勇于创新可以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使其他教师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师德修养。

2.言传身教育学德。教师不但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者,而且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着关键的引领作用,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一定能够教导出出色的学生。此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要通过产学研一体、教学做一体,拉近师生的距离,让教师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培育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3.贯穿始终立药徳。敬畏生命、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良心制药,是每一个制药人应该坚守的品德,应该贯穿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在基础课、专业课、项目研发以及到技能考核加入对药德的教育和考核内容,确保药德深入学生的内心,践行在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中。

(三)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三室融通”,校企共建多功能、多岗位产学研平台

从功能上来看,办公室是教师提升理论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团队相互沟通交流、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场所;教室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实验室是教师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技能训练的场所,也是创新实践的平台。要想生产出来一个合格的药品,需要经过合成(生物技术)、制剂、分析等多步流程以及多个岗位的协作,它们是一体的、相辅相成的(见图3)。

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三室功能融通。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办公室、教室、实验室三室之间的物理和距离界限,把三者的功能融合起来。在平台的规划和建设中,我们与企业专家共同科学设计了办公区域和实验区域:办公区域既留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又有足够的团队交流空间;实验区域既考虑设备的合理放置,又可以方便地使用并向学生进行操作展示。

真实化药品生产过程,多岗位有机整合。在实验区域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请企业的专家跟我们一起对实验区域(如合成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制剂实验室、分析实验室)的规划、实验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度以及生产标识这些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确保最大限度地真实化药品生产过程。把这些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起来进行教授,既符合真实的药品生产流程,培养学生多种岗位技能,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药品生产概念,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四)依托产学研多功能平台创建“团队+项目,校企协同,教研一体”的系统化育人机制,“三技共培”效果凸显

“团队+项目,校企协同,教研一体”的系统化育人机制的内涵:依托产学研多功能平台科学组建教学与创新团队,合理制定难度层次递进的实践研发项目(见图4)。在此次教学改革与创新服务实践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师生的创新技能,为教师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许多在校期间参与教学与创新团队的师生,后来都成为该领域的优秀人才。

打造专业互补、专兼结合式教学与创新团队。充分考虑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和技术能力,建成一支由高层次技术人才领头、专业骨干教师担纲、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团队,团队成员在专业与技术研究方向上具有互补性,为教学和创新研发提供肥沃土壤。

制定递进式、真实性教研一体项目。校企全程协同制定、持续改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将教学科研计划规划成项目来运作。借鉴德国双元制原则,按照企业生产要素的内容与工作过程的流程要求,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按照4∶6比例设计,具体实施:第一学期,学生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第二学期,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指派一名校内教师担任导学教师,为学生引导专业方向、指导学习方法;第三学期,引入项目式教学,主要选择难度适中、重操作、重基础的项目,校内教师讲授、分析项目知识点,企业技术人员从职业标准角度指导,其中穿插讨论企业案例、企业参观学习、企业实际产品生产、研发等;第四学期,教师与学生组建创新团队,深入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交流,根据企业生产流程、产品标准及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服务项目,使教学科研工作更具实用性,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挖掘创造潜力;第五至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教师与企业协同完成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与技术能力考核。

三、培养模式的成效

山东药品食品职教集团自2016年开展“三德共育,三室融通,三技共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来,教师言传身教,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边教边做、边学边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并为企业输送了500余名德技兼修、一专多能、能创新的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很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并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极大地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教师与学生组成的教学与创新团队为企业开发产品30余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8项,外来研发经费到账2000余万元,多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产业特聘专家和技术能手,学生创新研发多项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奖项。2020年,通过用人单位对集团内部培养的200余名毕业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在职业道德、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指标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课题组成员:纪海英,丁晓红,薛芳,贯云娜,王小岳和王华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0-10-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財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4-01)[2020-10-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3]罗儒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3):76-83.

[4]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EB/OL].(2019-06-05)[2020-10-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06/t20190614_385804.html.

[5]岳增玲.高职生道德素质的调查及培育路径探析[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7-91.

猜你喜欢
职教集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互联基地建设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