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健忘,与大脑相关的一些更严峻的问题,比如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近年来也愈发被了解和重视。最新研究发现,要保持大脑健康,以下几种习惯至关重要:
1.永远心存善意 研究发现,善良、无私和同理心会影响大脑。进行慈善捐赠、对遭受冤屈的人伸出援手、做志愿服务,都可以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赋予生活意義,增进健康,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减少抑郁和焦虑。
2.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与改善身心健康有关,包括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减少抑郁症。运动可保持认知能力,可抵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还表明,运动越多的人,大脑容量更大,寿命也更长。上班族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办公室内,大脑容易缺氧,注意力无法集中,长期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记忆力锐减。所以,工作最多一小时应起身走动放松,平常亦应多做跑步、快步走等有氧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防止记忆障碍。
3.多学习新东西 研究发现,学习新技能的经历可以永久改变大脑功能和潜在结构。精神上刺激性的休闲活动如下棋、做游戏等等,也可增加大脑储备,对于保护大脑的认知能力大有裨益。
4.保持人际联系 科学研究表明,社会孤立对身体、认知和心理健康有害。新冠肺炎病毒对情绪认知有负面影响,但在隔离期间与他人保持联系的人,则受影响较小。
5.好大脑,吃出来 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与健康,而优质、合理的饮食则与大脑体积更大相关,对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至关重要。此外,研究发现,很多食物都能激发记忆力。像鸡蛋、牛奶、柑橘、黑豆、鱼类、小米、花生、玉米等食物,都能促进大脑活跃,提高记忆力。(摘自《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