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奈杰尔?卡梅伦
所谓“慕课”(英文缩写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2020年12月9日至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慕课大会上,世界慕课联盟正式成立,《慕课发展北京宣言》同期发布。联盟首批20位成员包括康奈尔大学、清华大学等。
尽管专家们对机器将接管多少工作存在分歧,但机器智能已经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被应用于那些传统上由人类完成的工作任务上,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其中包括一些似乎对计算机化免疫的高技能职业,而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对人类是有潜在危害的。
已经有几项详细的研究评估了在可预见的将来,哪些工作可能被机器取代。例如,美国连锁咖啡屋Panera Bread的CEO罗恩·谢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劳动将会式微。由于数字化利用率的提高——就像太阳在早晨升起一样——它会继续上升。
他引用了《世界经济论坛评论》的评论,这篇评论援引了美国彭博社的报告,称机器人会在“未来的10年至20年间,替换美国近一半的劳动力”。牛津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和迈克尔·A.奥斯本不辞劳苦地分析,始于美国劳工部对目前劳动力进行的不少于903个详细职业的界定分类。他们两人将上述职业类型减少到702个,并继续为每种职业赋值,以评估它们对机器介入的敏感性。从最不容易受他们所称的“电子计算机化”影响的工作开始,在他们的列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娱乐治疗师,而排在末位的是电话推销员。
那么,像教学这样的高技能职业呢?过去几年前,人们对我们常说的在线课程非常感兴趣。这些在线课程被重新命名为慕课(MOOCs,“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课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新一代在线教育成为可能。它的神奇之处在于零边际成本。教育上,多教一个学生并不会花费更多的钱。传统的在线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许多人25年前预期的飞跃进步,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与更早的19世纪以来依旧有的邮件系统为基础的“函授课程”相差并不多。标准在线课程有一种特殊的便利——特别是当它们是同步性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随时学习——但是它们像传统的课堂教育一样,需要为老师们提供密集的教学帮助。例如,班级需要小一些。随着慕课的出现,课堂发生的变化是,教授100万名学生所需的费用,并不比教授十几个名学生多。
当一项技术抓住了新闻头条,但却未能在市场上流行起来时,一些评论员很快就会为这项技术撰写讣告,而慕课现象正属于这一类,但现在还为时尚早。主要的科研机构——包括世界顶尖大学在内——正在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也许多少让人有所担心,这就是科技是否会终结整个高等教育。同时,与无人驾驶汽车一样,我们需要注意这其中的经济因素。传统的大学教育对于学生和政府而言都在变得越来越昂贵,这一事实(同时考虑到学生债务)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讨论的主要话题。当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與经济机会相遇,巨变将随之而来。乐观主义者曾引导着《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之年”,这一切虽已沉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克里斯坦森已经作出了一项惊人的长期预测:
在15年内,一半的美国大学和学院将会破产。
早先提供这些课程而有经验的一些平台(包括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已经发生了混同,这正是对于慕课的发展和前景已经从最初的炒作变得更为冷静思考的原因。可以理解,著名大学涉足这一新领域时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因为它们并不希望削弱自己的学生和学位市场。因此,重点是开设非学分课程,在某些情况下,针对的是那些渴求专业成就的人提供“结业证书”(通常是收费的)。有点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还没有见到一个完整的本科在线学位课程,尽管这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第一个完整的研究生在线学位项目,已经通过了佐治亚理工学院与慕课供应商优达学城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联合实验室测试。有趣的是,这并不是一项淡化资格的项目,而是与校园课程相当的项目。这一点将是这类课程的市场关键,尽管开设这类课程的成本显然很高,而且必将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当那些顶级机构将这些课程“品牌化”。
无论克莱·克里斯坦森对于美国近半数高等教育崩溃的末日预言是否成立,慕课的“零边际成本”原则最终都将从根本上摧毁现有体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它可能导致数万个大学教授失去工作岗位。就像20世纪30年代一本书将专业人士描述为“对威胁稳定与和平发展的原始力量的抵抗中心”,专业人士的核心力量正在受到信息技术的威胁,算法已经“允许世俗完全放弃一些专业人士,或者至少把他们从王座上拉下来”。
(摘自工人出版社《机器会夺走你的工作吗》 作者:[美]奈杰尔·卡梅伦 译者:魏倩 王丽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