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王博雅
[摘 要]线下课堂中的一些方法在线上教学中失去了用武之地,急需探寻实现线上语文课有趣、有法、有效的新途径。为了解决线上课堂卡顿现象严重、不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将教学内容在短短30分钟内高效完成等问题,我们从课前预学、上课前候课五分钟、课上共学互动、课后延学、教法学法等方面探寻有效的线上授课方法,从听说读写背五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现隔屏不隔爱,隔屏不少互动,隔屏不缺兴趣,隔屏不差教学效果的目标,努力提高线上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方法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线上语文课;有趣;有法;有效
2020年的新学期如期而至,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使得教学工作由原来的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这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已经习惯线下站在三尺讲台前与学生面对面上课的教师来说,要想上好线上课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面临众多问题。线下课堂中的一些方法在线上教学中失去了用武之地,急需探寻实现线上语文课有趣、有法、有效的新方法。我们二年组线上课采用年组联播的形式,180人的课堂与学生连麦互动网络卡顿现象严重,于是我从课前预学、上课前候课五分钟、课上互动、教法学法上动脑筋,从听说读写背五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有趣
1.听
课堂上设计听的环节,让学生听老师、学生的朗读视频,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倾听和总结归纳能力;课前预学、课上共学、课后自学延学各环节适当设计让学生听和本节课相关的拓展知识的音频,丰富学习内容。
2.说
由于线上教学受网络卡顿的影响,我们虽然很少选择连麦,但是不影响学生说的练习,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了学生大声自己说、向身边的家人说、学习小组内同学间交流、将说的内容打在公屏上和教师进行互动等多种说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说。留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说自己的理解,说自己的想法,说自己的设计,说自己的困惑等,做到内容丰富。
3.读
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自由读、默读、师生比赛读、家长合作读、师生接龙读、男女生合作读、年组间各班级竞赛读、变换节奏读、打着节拍读、配乐朗读等,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升华情感。
4.赛
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了符合当前线上教学实际情况的年组四个班级间的竞赛。当我提出问题后,指定某个班级的学生回答问题,当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时,其他班级的学生可以补充。这样随机指定班级来回答问题,使得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关注教师提出的问题。当然,没有指名回答问题班级的学生也在积极思考,因为他们在等待着做补充的机会,他们都想在全年组180名同学的面前展示自己,给自己的班级争光。
在朗读课文以及检测学生认识的生字和词语的环节,设计了师生竞赛。我和学生赛读生字、词语,虽然隔着屏幕,但仍然能感受到紧张与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5.动
学生坐在电脑或者手机前学习30分钟,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始终如一完全集中注意力,所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如在讲《读书须有疑》一课时,我编写了欢快又朗朗上口的《读书须有疑拍手歌》,学生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记住了读书有疑的方法。
6.变
線上授课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教师和学生互动反馈的形式如果一成不变,很难提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于是我创新了和学生互动反馈的形式。上课时,如果我讲课的内容设计成多选题,那我就会让学生在公屏上回复答案的相应序号;在写字教学中,我无法直观看到学生是否完成,于是让写完的学生在公屏上回复指定数字。为了让学生的反馈更有趣、更有效,我就改成了回复学生所写的这个汉字,这样无论学生用哪种输入方法都会巩固练习对这个生字的读音和笔画。最近两节课我又试着让学生回复用所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样就实现了学用结合,既督促了学生写字的速度,又提高了他们听课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7.延
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的同时,向学生简单介绍推荐书目的主要内容、主人公或精彩片段,抛给学生提纲挈领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或者设计好读书单,指导课外阅读更细化,让读书任务更明确,学生因此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大大提高阅读效果。我还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后,制作与所学内容主题相关的粘贴小报,推荐积累背诵与所学文章主题相关的古诗、儿歌、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小古文、论语等,从中体现出趣味性和延展性。
二、有法
1.课前预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1)预学做铺垫。线上教学每节课只有30分钟,课前预学是保证课堂效果的前提,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录制视频,录制朗读视频、制作生字卡等进行充分准备,为课堂学习节省了时间,做好了铺垫。
(2)发挥课前五分钟承接的作用。每节网络直播课前,我都做到提前五分钟进直播间候课,很多学生也在这个时间段进入到直播间,我充分发挥课前五分钟的承接作用,让学生做好热身活动。有时我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歌曲、儿歌、故事、古诗或者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有时也展示学生上节课写的字,对学生也是一个鼓励,当学生看到屏幕上展示自己的字时,激发了他们写好字的信心。这样既为本节课做好铺垫,同时也与上节课有一个有效的衔接。如在《千人糕》和《贝的故事》第一课时上课之前,播放学生录制的介绍千人糕、贝类的资料视频,这些资料非常丰富,介绍了千人糕的历史、各种各样的贝类以及贝类的标本和贝类的工艺品。这些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2.课上学法指导实现授之以“渔”
线上课我仍然落实一课一得,不贪多求全,学法指导体现连续性和延展性。
(1)识字方法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识字方法。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熟字识字法、口诀法、儿歌、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多音字、联想法、反义词、做比较、谜语识字、归类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学生在形式多样、有趣的识字方法中快乐识字。
(2)归纳总结写字方法。写字贵在得法,结合所选的写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写字的方法总结如下:细观察,看结构;同部件,对比写;分部件,比大小;书笔顺,定占位;巧记字,会运用。引导学生将写字的方法总结好,以后在每节课的学习写字过程中都使用这种方法。其中“同部件,对比写”是随着不断的学习,后续完善添加的内容,体现了写字教学的连续性和延展性。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自己学习写字。如在《千人糕》一课,运用对比法指导学生书写“甘”和“甜”,拥有同一部件“甘”的两个字,关注“甘”在两个字中占位、笔画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此方法加到写字方法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读书方法指导细致。引导学生在读书时除了指导运用多种读书形式,还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指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如叹号、问号、顿号将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语气很重要。如《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我就抓住连续的几个问号来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学生读文后,自然而然地在读中就能够体会人物的心情,理解文意。指导学生朗读《贝的故事》中贝字旁的五个字“赚、购、赔、货、贫”时,指导学生读顿号要比逗号的停顿时间短,然后学生在反复练习读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的区别,从而读出语感。
3.课后仿写设计内容丰富,有层次和梯度
本学期所学的文章大多比较简短,结构也比较工整,适合学生仿写的文章很多,我以教材为切入点,设计丰富、有层次、有梯度的仿写内容,引导学生仿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为了降低仿写的难度,开始我先给出仿写的例句,以填空的形式让學生进行仿写练习,再逐渐放手,让学生仿写一句话、一节儿歌,或者是一段文章,这样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
三、有效
线上课怎样检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呢?从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的互动以及生字的书写,还有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增强都能够看出线上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从学生每节课在公屏上的点赞数、互动数由最初的两三千,增长到后期的五千多,到现在每节课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点赞数达到三万多;从学生候课情况看,线上教学最初学生提前3至5分钟入群,到现在很多学生提前20多分钟入群,能看出学生喜欢语文课,学生乐学了,还怕学不好吗?
线上教学虽然是疫情期间不得已的一种授课方式,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要努力探寻不同授课形式的有效方法,做到隔屏不隔爱,隔屏不少互动,隔屏不缺兴趣,隔屏不差教学效果。因为无论线上线下,教学目标是一致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法理相通。
参考文献:
[1]郜金辉.低段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语文研究与教学,2017,(04)。
[2]赵府进.学习词语变得有趣起来[J].语文研究与教学,2017,(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