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宏伟
[摘 要]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现在有的学生对于写作不想写,不知怎么写。童漫作文以儿童为对象,題材来源于儿童感兴趣的事物,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文体。童漫作文具有“趣”“真”“活”的特点,以其独有的幽默因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对于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童漫作文;观察力;想象力;教学模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特点。习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习作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年来,习作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其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兴趣不高,不愿意写;灵活性差,积累缺失;布局不合理,缺乏文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保护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童漫作文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
一、童漫作文及其优势
作文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基本认知,从学生的先天素质着手。童漫作文是以儿童为对象,题材主要取材于他们本身或他们喜欢的事物,事物的表达方式高于生活。童漫作文以其独有的幽默特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说话的欲望。童漫作文具有“趣”“真”“活”的特点,“趣”即有趣,幽默。儿童漫画通常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增加它的幽默感,让儿童有读下去的欲望。“真”即真实,学生通过画面想象内容,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达到“我口抒我心”的境界。“活”即教法活、写法活。童漫作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能力写成不同的体裁,从而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教法上,同一篇漫画作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写法,低年级注重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能写出完整的故事即可。高年级注重抽象思维,在写法上指导学生。一直以来,学生习作过程中一直被“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所困扰着。童漫作文的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有趣,潜藏着幽默基因,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从而解决了学生“为什么要说”的问题。童漫作文在画面上留给学生大量的空白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让学生有话可说,完成“写什么”的任务。童漫作文体裁灵活,从不同的年龄段出发,设置相应的习作知识训练点,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作文,从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二、童漫作文教学的流程
童漫作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那么童漫作文该怎么教呢?宋运来老师经过多年实践,将童漫作文的流程归纳为试图阶段、联想阶段、表达阶段和讲评阶段,下面以六年级环保漫画作文为例进行解析。
1.试图阶段
这是学生对画面的初步认知,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看图、想象,在初步讲述之后,再针对某一点进行指导。我在课件上展出一棵树、一个伐木人、一只啄木鸟、两处空白语言。简单的场景引起了学生注意,引发了学生的表达意愿。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能说说画面上可能发生的故事吗?”学生观察画面,以发散思维描述故事。
2.联想阶段
联想阶段可以分为推前想后和残缺补白两部分。童漫作文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实写就是画面上所展示的已经存在的部分,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虚写就是要写画面上没有的,靠学生想象出来的。残缺补白就是童漫作文画面一定留有空白,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或环节、或语言、或景物,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去想象。教学中,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的过去与未来,并在练习本上画出这个画面,之前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的画面是怎样的?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超越时空,用语言描绘过去这里的勃勃生机以及以后这里的荒凉贫瘠。这里对学生的要求一定是宽泛的,给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只要故事的发展符合逻辑即可,切不可“一刀切”。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具体形象生动,为后面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3.表达阶段
有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训练,习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习作侧重于抽象思维训练,教师要将口头训练提升到书面表达的高度,必须依赖于写法的指导。
(1)题目的选择。“大家说了半天,还没有给漫画起名字呢,题目是作文的眼睛,好的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现在就想想该给漫画一个怎样的题目。”学生议论纷纷,新颖别致的题目应运而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各个题目的优劣,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题目是最合适的,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进行引导,不要忘了鼓励他们:看,拟一个题目就是这么简单。
(2)内容结构的选择。面对同一幅画面,一个人可能想象出许多故事,让学生选择他认为最好的内容来写,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他们对自己的每一种想象都没有太多理解,也不知道怎样去写。这时告诉学生:把这几种想象都保留着,看看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你能将哪一种写得最好。
(3)写法的选择。我找到从中间这幅开始写的学生,问:“你写完中间这幅,打算写哪幅?”学生说前一幅。“也就是说,先写现在,再写以前,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倒叙。”“如果我们从第一幅图开始写,那就是……”“顺序。”我再找到从第一幅图开始写的学生,问:“你打算怎样开头?”“你的文章重点在哪里?一篇文章要怎样写才能突出重点呢?”学生便会想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学生领会了我所提示的习作要求,一篇好的文章浮现在他的眼前,个个信心大增,跃跃欲试。
(4)文章的感悟与理解。高年级的漫画作文不同于低年级写话,对于漫画的理解必须有体验。而语言的多样性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体现。“这幅画有什么含义?”学生便会想到环保。我追问:“该怎样表明自己的观点呢,该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更具有文学性,更具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就会潜心造句,组织语言,有的还引用了名人名言。如此异彩纷呈的结尾,为文章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4.讲评阶段
许多教师非常注重作文课的教,却忽略了评,其实教是基础,评是提升。作文课当堂讲评最好,因为课上时间有可能不足,学生没有完成整篇习作,当堂讲评两三个学生的作文片段是对学生最及时的评价。在评价时一定要客观公正,不吝啬表扬,对于问题要及时纠正,语言要委婉,以修改为主,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该怎么改。作文集体讲评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是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完成,采取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打分,自己评价,互相学习,教师教给学生打分的规则,学生自己来考评自己的文章。“同学们,文章采用倒叙的同学请举手。你从现在往前去写,怎么才能转到前面呢?这一段写完了,怎么才能转到下一段上去?”“有一个词或句子很重要,谁来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谁没有写上快填上。有这些句子的同学+5。”我写下关键词。“运用顺序的写作方法的同学请示意,你是怎样开头的?”学生纷纷回答,教师把关键词句写在黑板上。“有这些句子的同学给自己加五分,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读你的作文。”在读的过程中,加强词语、句子的辨析,有好的词句一定要展示出来,加以表扬并予以加分,每次加一分,同时,鼓励学生把描写这一部分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分析点评。如“他的作文中出现了主人公小鸟和伐木工人,这两个主人公出现在你的作文中了吗?有的给自己加五分。”“啄木鸟着急地大叫:‘坏人,别砍啦……并奋力去啄伐木工人的头。”我立即指出,“着急”这个词用得好,你也有这样的好词吗?其他同学快点把这些好词好句应用到你的习作中去吧。学生接着读,当学生读到地上的草、天上的云,这些我赶紧告诉学生:次要人物也要写,起到衬托的作用,并提醒学生加分,没有的同学补上。学生再读有体会的同学加五分。”“你认为他的结尾好吗?你的结尾比他的好吗?好在哪里?认为比他好的加五分。”至此,学生自评完成,教师告诉学生按照自己的记录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后由同桌再来打分,两次得分的平均分即是你这次作文的分数。学生跃跃欲试,赶紧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交给同桌再打分。如此,全班学生的习作就有了一定的质量,习作要求也就达到了。
童漫作文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学生感兴趣学,教师喜欢教,而且解决了学生的许多疑惑,使他们兴趣盎然,自觉形成写作热情,进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实现学生作文與做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利华.童漫作文里的小学生精神表达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3).
[2]于爱芬.如何开展小学童漫作文教学[J].读与写,2016,(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