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和养老方式选择研究

2021-06-08 08:23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子女养老满意度

何 帅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43002)

一、引言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跨省、跨国务工变得不再罕见。由于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外迁移,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成为我国现代社会问题中的特殊一类。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并不契合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他们的家庭经济供养能力不高,社会养老保障不健全,加上我国农村公共资源严重不足,使得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方式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调查是评估养老方式的常用方法,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和实证研究,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养老方式,以期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相关文献回顾

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长期以来都是以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为基础,在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原有的养老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老人本身家庭及其子女的经济和精力状况,很多家庭及子女在应对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经济、情感,也包含医疗照护和社会保障等。

在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方面,黄文琳曾提出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体系不完善,子女的外出转移,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疾病时的照顾和扶助等方面缺失严重。留守老人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负担增加,家庭收入每户情况差距大,子女支持水平和孝道观念进一步淡化,留守老人经济贫困现象普遍[1]。杜鹏也曾表示子女外出会造成老人负担加重、情感寂寞,不愿赡养父母的子女大有人在[2]。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成员,子女对老人的照顾主要从经济和生活两方面进行,但子女外出打工的经济收入不仅需要供养老人的生活,也需要承担第三代上学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现实情况中家庭收入一般更多地用于第三代身上,而对老人的赡养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距离的原因,生活上老人缺失照料人,特别是随着老人的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对血缘亲情越发依赖,缺少子女的陪伴导致其情感更加孤独。慈勤英认为,“不给子女添麻烦”是当下农村留守老人的主流养老文化[3]。无独有偶,贺聪志也认为,当下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弱化,但政府的角色依旧处于缺位状态,并没有合适的政策能够填补家庭功能的缺失,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4]。还有部分学者,如周祝平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和生活照料,老人收入能力较强的时候,自我照料的能力也较强,一旦劳动能力下降,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养老满意度就会变成一个突出问题[5]。

在医疗和保险方面,肖云、刘培森认为,很多农村留守老人对养老保险费用能够理性判断,保险费用与意愿相关,但他们对土地养老仍保持依赖性[6];胡芳肖等认为农村留守老人对保险产品服务满意的程度越高,就越愿意购买保险,但部分老人对新农保政策仍然抱有顾虑[7];成志刚、曹平认为新农保推行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与新农保的满意度存在相关性,新农保的经办队伍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关键[8]。

在精神慰藉方面,卢海阳、钱文荣认为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同期出现,农村留守老人需要隔代监护亲子关系,他们的负担加重,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却有所提高,第三代是他们与外出子女的重要纽带,照顾孩子也能给老人带来情感上的正向慰藉[9]。冯华超从代际视角提出,农村留守老人一般对子女不求回报,子女尽孝不到位时,他们也会宽容处理,尽可能地自己解决日常生活的困难,减轻子女的赡养负担[10]。

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研究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经济慰藉等因素进行讨论,这为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村留守老人没有子女陪伴,因此他们对政府的依赖性更强,国内外研究只考察了农村留守老人的主体问题,而忽略了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可提供的公共资源能力。鉴于此,社区和基层组织的服务内容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的主体需求就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

三、养老满意度的模型构建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7月至9月在湖北孝感市、黄冈市和咸宁市三市开展的调研。孝感市、咸宁市和黄冈市属于劳动输出城市,在空间上和身份上具有代表性。调研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在调研中,对各县、各村进行了编号,通过随机抓取的方式选取代表县和代表村,从村委会调取留守老人名单,入户调研并取得数据。研究采用logit回归和交叉分析,设立4个模型,对每层变量单独进行分析法,找出差异。各自变量的赋值,因变量为“对养老问题解决是否满意”,设定“满意=1”“不满意=0”,见表1。

(二)样本特征

根据问卷内容,调研采用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62份(部分调研对象对于问卷中某一两点内容不愿透露或回答含糊不清,但余下问题均能清晰回答,视为有效问卷),回收率92.4%。由表2可知,女性数量较多,原因之一是此次调研的农村留守老人当中女性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原因之二是大多仍有劳动能力的男性会外出干点农活或者打点零工赚取家用;平均年龄61岁,教育水平大多是初中和小学及以下;家庭年均收入15 000元及以下占比最多。总体来看,样本具有农村留守老人的典型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三)留守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

从养老方式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子女养老、自我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自我养老方式占比最高,养老方式对老人的养老满意度与孤独感有重要影响,见表3。自我养老方式中,对自我养老感到满意的有27.78%,相比感到不满意少的1.66%。子女养老方式占比31.94%,可以明显看出对养老状态感到满意的更多一些,占比18.06%。选择机构养老方式和其他方式分别为8.89%和1.94%,均对自己养老状态表示满意的居多。孤独感与养老方式的关系中,自我养老的留守老人感到孤独的比例最高,占57.89%,其次是子女养老,占31.84%。机构养老和其他养老共占10.26%,跨度较大,可见大多数老人会偶尔感到孤独,其中自我养老的留守老人孤独感更为强烈。

表3 养老方式的选择 %

自我养老是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陈赛权曾提出观点,认为老人养老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三点都以依靠自己为主,当老人的这三项中某项失去能力或者不能依靠自己,需要向家庭、社会和国家寻求帮助的时候,会用自己的资源来进行交换,仅在自己所有资源耗之殆尽时,才向家庭、社会和国家索取[13]。我国留守老人大多数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尽管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但他们仍认为有一定储蓄的“资源”,不会主动向家人或社会索取,于是自我养老成为他们主要的选择。我国不同于发达国家,现阶段不可能聚集大量资金用于老年服务业,自我养老是一种短期不会消亡的养老模式,对于多数家庭而言,这也是唯一可选的模式,因此自我养老必然是我国主要的、典型的养老方式。实际上,自我养老是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无奈的选择,原因可总结为三点:一是不满意自我养老的人数占比相较更多,他们本身经济条件欠佳,需要帮助时没有充足的资源进行交换;二是自我养老的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缺失。在孤独感调查中,自我养老中偶尔感到孤独的人数比例更高;三是农村留守老人选择自我养老大多是因为不愿意增加子女的负担,而不是主观愿意自我养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更愿意后代生活得更好。

子女养老是指子女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老人,且负担老人全部生活支出的一种养老方式,主要模式比如有适度分离的养老模式、依靠土地的家庭养老模式或分而不离的模式等,其重要意义在于极大地减轻了社会和政府在养老服务上的压力和负担。从表3可以看出,子女养老中满意养老状态的人数占比多于不满意的人数。受道德、责任和法律的强制要求,子女养老会是我国一种具有潜力的养老方式,也是农村留守老人重要的养老渠道之一,但养老先得敬老,只有子女有了情感意识,才会有心、有力为老人想办法解决生活、情感和经济问题,能不能敬老也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关键问题。必须指出的是,虽然有学者表明子女养老仍是我国的主流养老方式,但同时也承认必须将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和子女养老相结合,开展孝道宣传,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才是大势所趋和解决问题之道。

从长期看,机构养老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前瞻性,但是受限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允许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老年服务业,虽有着扩充我国养老途径的意义,但尚不占主流。从上文统计数据来看,满意机构养老的留守老人比例明显高于不满意的比例,孤独感的选择也相近,说明机构养老能为农村留守老人获得一定的精神满足。比如与机构其他老人、工作人员或社工交往,丰富了老人的生活,增加了乐趣。

(四)数据分析

由表4可知,在建立的4种模型中,模型1中的性别、务农、劳动能力均为显著,这说明:一是男性比女性更不满足自己养老问题的解决方式,农村留守老人当中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悲观,因为在老人的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非常普遍,男性在年轻的时候,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他们担当着更多的责任,于是,老年后对自己应该得到的生活没有满足预期,相对女性表现为更不满足对自己的养老问题的解决方式。二是务农与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地养老的意义依旧十分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并且还因为土地能为农村留守老人带来间接收益,包括它的潜在发展价值和交换价值。三是劳动能力不仅表现为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能力,还意味着他们的健康状况。模型显示,劳动能力越差,农村留守老人越不满意自己养老方式的解决,说明经济创造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重要因素。

表4 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2中,保险状况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并未有所影响,尽管模型2中结果不显著,而模型3显著表现为养老保险有负的影响,但它是符合预期的,因为一般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不好,养老保险对老人来说并非“刚需”,他们更注重提升当前的生活质量。农村留守老人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不仅是受成本约束的影响,而且还因为农村留守老人对农村基层组织相当依赖,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对保险制度和知识认识不足,把办理保险业务认为属于“政府包办”,导致他们对保险参保积极性不高。通过访谈得知,即使已经参保的农村留守老人,他们参保目的完全不是满意保险服务和保险内容,也不是对商业保险公司信任,而是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保政策的信任。

模型3是基于模型2增添了生活照料,模型2中显著变量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养老保险影响变为显著,应该是有遗漏变量加大了误差项的方差,加入新变量后方差变小,统计量变得显著,说明保险对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有作用。研究发现两点:第一,老人的谋生手段欠缺,哪怕生活自理能力不高的老人,也表示更看重得到亲人的经济支持,这对老人生活的改善非常重要。第二,生活起居的方式与养老满意度并不显著,说明农村留守老人对养老的满足感与谁来照顾自己相关性不强。一些学者认为,留守老人更偏好于子女进行照料[11],而本文结果与王彦方、王旭涛观点一致[12],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是对自己老年生活质量的评估,现有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标准,便更可能满意自己的养老状态,因此并不关心照顾自己的人是谁。

模型4保留了之前的变量,添加了社区服务和大病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对社区服务越满意,则越可能对自己的养老满意,说明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非常重要。农村基层组织、社区等地方公共部门举办的社区心理咨询和健康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有正向作用,举办心理咨询能够缓解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而健康问题是农村留守老人最关心的问题,农村留守老人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农村基层组织、政府和社区的工作效率、贯彻理念和服务态度等越好,农村留守老人越有正向性感受,养老满意度越高。医疗政策是农村社区的养老保障政策之一,调研统计为不显著,说明大病医疗政策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农村留守老人对大病政策了解程度不高,他们不清楚哪些疾病可以向村基层组织寻求政策支持,也有的老人认为患病不应该“麻烦”政府等,因此大病政策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不强。

四、结论

调研显示,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资源大多数不充裕,生活条件一般,子女是主要的经济供养的提供者,老人本人和配偶是主要生活照料的供给者,有劳动能力且拥有土地的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可能更高。农村留守老人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覆盖范围小,农村养老保险对于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不大。由于子女外出,留守老人对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社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这使得社区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满意度非常重要,但是村集体资源和能力不足,可举办的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主流方式仍是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实际上,外出的子女并不能作为留守老人的养老主力,而仅能提供辅助性的照料;亲属、邻居和朋友不具备照料的责任和义务,可提供的帮助有限;农村留守老人作为养老的主体和受众,政府作为客体,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作用并不是很多。机构养老等其他方式作为养老方式的一种,具有良好的优势,但我国当前没办法将大量资金投入农村老年服务业,这些方式应当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应推进农村机构养老服务社会化。农村留守老人大都面临物质生活水平低、日常照料缺失、疾病困扰和精神寂寞等问题,他们的养老问题十分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家庭养老功能也正在慢慢弱化,因此正视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对策建议

(一)在居家养老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服务

政府应在农村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举办群体性服务并鼓励农村留守老人参与,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关注,落实与之相关保障政策,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情况,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利益,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政府担有留守老人养老的客体责任,虽然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没办法有过多照顾,但可以利用社会网络资源举办类似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为老人解决日常生活上的困难,满足他们一定的精神需求。同时,加大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范围和质量,居家养老服务要涵盖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生活照料、医疗保障和精神慰藉。社区服务内容可进一步拓展,以乡镇养老机构为农村养老中心,以农村社区为基点,开展互助养老的新模式。

(二)鼓励农村多重养老方式并存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我国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出资现状仍是政府主导,公共财政占主体,但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农村养老事业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应当鼓励多种养老方式长期存在并共同发展,发挥政府统筹和市场选择的优势,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最终形成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切勿忽视我国的个别差异性,“一刀切”地去发展发达国家的福利模式,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制度,做好农村养老行业发展的大文章。

(三)农村养老保险应重视对留守老人的科学分档

推行农村保险政策,应当注意农村留守老人和其他老人的区别,进行科学分档。推行农村全面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缓解一部分子女赡养父母的压力,但对于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购买保险反而可能加重经济负担,降低当前的生活质量,所以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当给予农村留守老人一定倾斜,比如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基金补助。目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险一直是作为地方政府的鼓励性政策,但也应该在照顾留守老人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对养老保险渐进式推广,而不要变成硬性规定。养老保险本质是商业行为,谨防变成“一刀切”,建议保险公司、地方政府与农村留守老人三方之间,在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下,构建利益连接点,让养老保险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提倡孝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养老是孝文化当中的重要课题,孝道是子女受血缘和社会规范性的影响,与父母家庭的代际关系,最主要的是随血统而生的情感关系,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讲,养儿防老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以孝防老已经构成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一大特色。经济供养的提供者和生活照料的最大责任人就是子女,要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子女主动给老人打电话,尽可能地回家探望,加强子女对留守老人的情感慰藉,提倡家庭和谐,确保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能够解决,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幸福感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子女养老满意度
养老生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