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下沉督察正在进行中,“谍战剧”也正在上演。“暗访车”被泄露了车牌,督察人员仿佛被装了GPS,行踪都被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掌握。在这期间,下沉小组对地方、企业应对督察工作的新套路逐一击破、巧妙化解。
声东击西破解车辆被跟踪
4月18日,下沉工作刚刚开始,督察组就通过信访举报获悉,他们的车牌号已经被曝光:“如有企业人员看到‘京PXXXX这个车牌号要注意,这是中央(第五)督察组的暗访车,一定及时在企业群里通知。”
“京PXXXX”车牌号属于机动组。因为已经暴露,机动组下沉伊始就陷入了被动。
在濮阳,3名督察组人员去检查一家羽绒加工企业,到附近排水口不到五分钟,几位县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跟上来“热情”地打招呼:“机动组领导来了?”
车辆被跟踪,督察行程如何继续?
机动组决定兵分两路,一拨人负责分散注意,另一拨人去现场锁定细节。第二天,机动组接到信访消息转道开封,去到信访件中提到的开封裕成化工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声称停产已久,但去年8月企业排水却被查出异常。在厂区,一位督察人员与企业负责人交谈,另一位督察人员去生产车间察看。值班室虽然空无一人,但桌上还放着一个沏了茶的水壶,茶水看起来并不像搁置了几个月的样子。随后,督察人员攀爬到高处,发现废气治理设施仍在运转。督察组人员让企业立即出示生产记录,对方却说没有。随后,督察人员却在企业人员的蓝色文件夹里看到车间几个月以来的生产设施用电、用蒸汽的付费明细。
这样的“打脸”场景并不少。机动组成员告诉记者,他们去了8个地市、15个县区,排查了30个点位,积累了不少类似经验。
遥感影像判断整没整改
矿山的整治和修复工程是在焦作下沉小分队的重点关切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判别矿山变化?遥感影像自有判断。
对矿山的检查,通过我国“高分系列”卫星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线索。通过调阅北山一带历史遥感影像,焦作组对比企业矿业权范围,快速锁定了几家疑似非法开采企业。
遥感影像不仅能运用到矿山变化的发现上,还能辨别其他地块。在焦作孟州市,督察人员告诉记者,“在这片黄河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根据之前的判读经验,目前的影像特征看起来这两处可能是鱼塘。”第二天,推测得到了印证。记者随督察组去具体点位查看时,果然发现了大片鱼塘。随后,督察组准备去核实另一处点位。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上前强调,“那片面积很小,早就整改过了。”督察人员坚持在田埂上行走数公里去查看,经过一大片槐花树林,终于发现七八个面积不大的鱼塘,且设施大都在运转。
在平顶山某家焦化厂,督察人员通过无人机早早拍到企业利用雨水池将污水排入农田的轨迹。
远离督察点就餐避开“请吃”
有一次,暗查组在汝州检查完某企业,已是晚上8点,督察人员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回到驻地还得两个小时。离开时,企业和地方部门负责人一直挽留吃饭。
“不用了,我们有纪律。”
但是,车子离开企业后,督察人员发现一辆白色汽车在夜色笼罩下一直跟随。一位成员提议:“咱们先不吃了,直接上高速,回驻地再说。”
晚上十点多,督察人员终于在驻地吃上了长达十个小时以来的第一口热乎面。
十几天来,类似的故事时常发生在不同的下沉督察组里。这些片段也只是他们诸多经历的一个缩影。2018年11月,中央第三生態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安徽省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在此期间,安徽亳州市魏岗镇一位微信名为“龙哥”的副镇长分别在“魏岗企业群”和“魏岗金刚石企业群”中向企业通风报信,督察组现场检查的情况被“龙哥”在微信群内直播。针对检查发现雨水沟呈酸性的问题,“龙哥”在群中要求企业,“雨水井不能是酸性,现在可以用水冲”;针对检查发现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的问题,“龙哥”指使企业制造假现场、假合同。
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地方、企业的套路还会继续升级到2.0、3.0版本,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技双全”的督察组还会迎难而上,反套路的技能也会不断提升。
(摘自《中国环境报》5.6 张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