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献湘 俞山明
约曼尔·热哈曼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2002年,慕名来到了桂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了生计,他在南门街道办事处竹林社区摆起了流动烧烤摊。由于语言障碍和占道经营,加上汉族群众对其不了解,双方都比较排斥。热哈曼的生意很不理想。
街道党工委书记卢献湘在了解到热哈曼的难题后,带着社区干部上门帮助协调门面和子女入学问题,并且像个“活地图”“百事通”一样,给热哈曼讲解桂林城市管理规定、生产经营、本地群众生活习性等,热哈曼总算在象山区落了脚。为了增进与当地群众的了解沟通,社区多次组织居民群众在热哈曼店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大家一起品尝新疆的烤羊肉串、馕饼、手抓饭、葡萄和桂林本地的煎饼、手撕牛肉、啤酒鱼等美食,跳起新疆舞蹈,民族关系变得更融洽了。如今,热哈曼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从最初赴桂创业的3人,到如今举家迁入的18人,经营面积拓宽了整整30倍,他本人也从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异乡人”逐渐成了半个桂林人。每逢需要做新疆来桂少数民族群众思想工作时,热哈曼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他们听。
“异乡当故乡,友人似亲人”。一个小小的热哈曼美食店,见证了南门街道办事处在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探索。
成立于1997年2月的南门街道下辖14个社区,总户数41843户,总人口13万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1.2万人,流动少数民族人员2600余人,由回族、苗族、瑶族、维吾尔族等20个少数民族构成,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民族、银锭、金竹、甘棠、竹林等7个社区。
近年来,南门街道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三结合”路子,通过创新阵地建设、宣传教育、优化服务“三举措”,实现了辖区各族群众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局面。
举措一:打造“三大平台”,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街道投入50多万元,打造少数民族活动中心、少数民族之家、少数民族流动党支部这“三大”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平台,为辖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架起一座桥梁。
在银锭社区,近300平方米的少数民族活动中心里,投影设备、音响、电脑、课椅一应俱全。在民族社区,阅览室配备了近1000册图书,可供居民们随意翻阅。平日里社区会在活动中心开展民族人士座谈、民族书画展、民族团结美食评尝、民族群众义诊等活动,受到少数民族群众普遍欢迎。
在龙船坪社区,“民族之家”的牌匾被擦得锃亮,每天来此活动的居民络绎不绝。2015年,街道投入近20万元在龙船坪社区打造了近260平方米的“民族之家”活动室。活动室内设民族工作室、民族阅览室、少数民族服装展览楼阁,定期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工艺传承培训;并结合实际多次举办浓情“三月三”、夕阳“九月九”等少数民族群众文艺演出。借助“民族之家”这个平台,街道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截至目前汉族群众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帮扶37对。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针对少数民族党员离开老家来到桂林经商这种特殊情况,2017年6月,街道专门在银锭社区成立了桂林市首个少数民族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少数民族流动党员提供组织阵地、党课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納入社区党总支进行管理,让少数民族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举措二:抓好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多年来,街道以媒体、微信、文化活动、阵地宣传为载体,积极宣传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亮点特色,使辖区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75岁的象山区民族工作顾问、退休老党员何恒自发成立起了一支街道民族团结义务宣传队,10名各族退休老党员发挥余热举办讲习班、走街串巷,把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送进了千家万户。近三年,街道办在主流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报道专题信息180余篇,通过社区居民微信群制作发布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宣传微视频100余条。在金竹社区、民族社区等广场和公共活动场所,共设置了28版大型宣传栏和宣传标语。
节庆是弘扬民族团结的好载体。多年来,南门街道充分利用每年一届的“魅力南门”群众文艺汇演,以及国庆、春节、“三月三”等重大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文艺体育活动达150余场次。舞台上,一个个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的精彩表演,成了南门街道舞台上的特别身影。在一年一度的街道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上,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知识抢答穿插其间,欢声笑语中,各族群众的情感进一步沟通,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举措三:推出七项服务,确保各族群众共居共业共乐
回族青年马占雄有一手烧菜的好手艺。2015年来到桂林后,找门面多次碰壁很是无助,民族社区帮他在汽车站附近找了一个门面,协助其开了家兰州拉面馆,由于其手艺精、味道好,生意红红火火,如今马占雄的店铺还成了象山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联络站,他也成为促进各民族沟通交流的团结志愿者。近年来,南门街道推出了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经商、老年养老、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子女入学、帮困扶助、房屋租赁等七大项服务内容。
为了让少数民族老年居民能够在异乡安享晚年,街道还安排了30余名少数民族老年居民进入辖区“孝慈轩”老年公寓养老,颐养天年。并利用卫生服务中心优势,为700余名20—64岁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康检、妇检、“两癌”筛查等免费健康检查服务。
少数民族遇到法律纠纷、子女入学难怎么办?街道早早就想好了办法。利用辖区律师事务所,为涉事的少数民族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截至目前,街道社区共为少数民族群众调解纠纷45起。此外,街道为40多名来桂少数民族子女提供了就学服务,为60余名来桂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就业创业服务,为50多位民族困难户提供了办理低保服务,慰问少数民族群众200余人次,为来桂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房屋租赁信息服务3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