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

2021-06-07 17:29苏淳良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算式小明三角形

苏淳良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元的,不但有智力因素、个体差异,而且有非智力因素、后天造就等。但是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着知识缺陷较大,自卑感强,对学习敬而远之的现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和应用意识,使他们想学、爱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能力。

一、創设实际问题,诱发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做数学算式、计算、答题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困生的特点,通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自主去探究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进一步巩固深化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到学好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而诱发学困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整数的连乘时,教师出示:“小明家住五楼,每层楼梯有18节台阶,小明放学回家上楼梯时平均每节台阶要走2秒钟,小明走到家门口需要用多少时间?”又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问题解决题目时,教师出示:“一种圆珠笔每支价钱为8角钱,小明拿10元钱去买9支这样的圆珠笔,营业员阿姨应找给小明多少钱?”类似于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既熟习又陌生,因为这不单单是小明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每位同学会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本来是非常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了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的问题,学生感觉到特别的亲切、有趣。为此,他们就会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观察生活,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比如:当第一个问题出现时,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会非常高涨,他们马上积极地思考,主动去探求解答问题的方法。一位同学想了想,说:“小明上楼梯平均每节台阶要走2秒,一层有18节台阶,那么每一层需用时间为2伊18=36(秒),小明家住五楼,所以走到家门口要用36伊5=180(秒)。”这位同学一说出解法,大部分同学却说这样算不对:因为小明家住五楼,从一楼走到五楼,实际上小明只要走四层的楼梯就到了,所以应该列算式为:2伊18伊4=14源(秒)。该生听了后,恍然大悟:现实生活中“楼层数不等于楼梯层数”,深刻认识到学习数学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好了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造成功条件,激发自我意识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所谓的学困生正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或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或知识遗漏大,或屡次尝试失败等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在课堂上表现为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更不敢大胆提出问题,这就造成他们从未有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未曾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此以往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知识遗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针对不同学困生的不同特点,积极为他们创设一些比较容易解答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困生在愉悦中获得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发现了真实的自己:我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他们就会学习兴趣盎然,积极、自主地去探究数学王国的奥秘。

如在学困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基本解法的基础上,出示这样一道题:李大爷的果园里种有120棵柚子树,_____桃树有多少棵?然后教师逐步出示以下不同的条件(或者让学生自己补充):(1)桃树是柚子树的5/6;(2)柚子树相当于桃树的5/6;(3)桃树比柚子树多5/6;(4)柚子树比桃树多5/6;(5)桃树比柚子树少5/6……这样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出示不同的条件,有梯度地让学生进行递进式练习,学困生通过思考基本上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这样一题多变练习后,教师及时引导学困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巩固深化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有效策略。在此过程中,学困生感到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只要自己认真地去分析、思考,把握住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是“比较量”,只要抓准了“标准量”和“比较量”,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设置辨误情境,增强思辨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教师一直从正确的方向去引导学生理解,学困生往往会听得云里雾里,不明其意,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会产生越听越糊涂的感觉,以至于对教师所授的数学知识难以掌握。此时教师不妨有意设置一些辨误情境,引导学困生去辨别、分析,让他们从错误中顿悟,理解其中的算理、算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但比教师直接授以正确的解法印象更为深刻,而且可以收到“吃一堑,长一智”“勇于探究”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时,学困生对于“总量衣总份数=平均数”中的“总量”和“总份数”分别指的是什么,如果只听教师的解释,一时难以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内涵。这时,教师出示如下练习:一条公路从山下到山顶长15千米,一辆汽车从山下以每小时30千米往山上开,到达山顶后立即以每小时45千米下山返回原地。这辆汽车上下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为(),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45+30)衣2…………………()

(2)15衣(15衣30+15衣45)………()

(3)15伊2衣(15衣30)……………()

(4)15伊2衣(15衣45)……………()

(5)15伊2衣(15衣30+15衣45)……()

当学生选择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寻找错误算式中错误的原因所在。通过思考辨析,学困生不但知道了5个综合算式中哪个算式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数”“总数”和“总份数”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掌握求平均数的正确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设计如此练习,让学困生去甄别、选择,他们就会对所提供的答案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在寻找正确答案的同时,对错误的答案也进行了认真的剖析。这样不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其多向性思维的发展。

四、增加参与机会,提高操作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热烈氛围,有些教师只顾自己“演戏”,一边演示,一边提问让全班学生回答;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当“导演”,让优生当“演员”,学困生当“观众”,因而学困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学困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没有“位置”,教师授课好像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渐渐地,他们就懒得去认真听讲,更不愿去深入思考,对学习数学感到毫无兴趣。对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态,积极为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要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讓他们去动手操作实践,动脑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在数学的海洋里邀游。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学困生如果只看教师(或个别优生)的演示推导就很难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教师不妨按以下方法让学困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探索:(1)剪几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把每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4)想一想拼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来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这样先让学困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一系列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大部分学困生均能发现:(1)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三角形的面积相当于拼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积=底伊高衣2。在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学困生看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知识不是从课本中直接找出来的,也不是教师告诉自己的,而是自己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不是“底伊高”,而是“底伊高”衣2。他们感到特别有成就感,感觉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自己肯动手动脑,也跟其他同学一样能学、会学,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喜欢去动手操作,去思考发现。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善于结合不同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积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提高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算式小明三角形
三角形,不扭腰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做不到
做不到
画一画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