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认知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21-06-07 06:15曹锦丹宋雨朦邹男男钟玉骏
现代情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

曹锦丹 宋雨朦 邹男男 钟玉骏

关键词:信息搜寻行为:健康风险;认知因素:问题解决:风险感知

随着我国“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发展.网络健康信息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互联网健康信息的利用行为也日益普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通过网络和在线平台获取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并提高对风险的认知,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用户信息行为。然而,互联网针对这种突发健康风险的健康信息服务效果却不理想,特别是个性化健康风险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这也引起了领域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已有研究专门针对此次疫情期间的信息搜寻行为展开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以搜寻动机、搜寻频率、搜寻行为(搜寻主题、搜寻模式、搜寻频率、搜寻偏好等)及其影响因素等为切入点展开。本研究认为,在面临突发的健康风险时,个体心理和认知需求往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信息搜寻行为也必然呈现特有的特征。将个体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认知看作是信息需求的驱动因素,从问题解决视角,探讨用户信息行为的内在机理和深层机制,可为提升健康信息智能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新的参考。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及其认知要素

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是Kim J N等于2011年在公众情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其目的是探讨人们对某一问题情境的信息认知反应与传播行为之间关系。这一理论模型在健康及信息传播领域已受到研究者关注,如DaiJJ采用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模型探讨美国华裔女性子宫颈抹片检查的认知与传播行为:李莹等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对长三角、珠三角的农民工群体展开性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调查。

问题解决情境理论中包含4个自变量:问题认知、涉人认知、约束认知和参考标准;1个中介变量:情境动机;6个因变量:信息防御、信息接纳、信息转发、信息分享、信息搜寻和信息注意。这些变量从认知、动机、行动3个层面共同描述了个体在信息交流中认知内化至行动层次的过程。其中.问题认知是指一个人感知到缺少某些信息.且没有立即适用的解决方案的知觉状态:涉入认知是个体感知到的与某个特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程度,并且这种程度是感知的,而不是实际的。涉人认知会使公众在学习模式、认知状态、信息处理等方面产生差异:约束认知指当人们感觉到情境中存在障碍,这种障碍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标准是影响人们解决问题方式的任何知识或主观判断系统。由于本研究使用的案例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系统,且参考标准的有效性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因此在本研究中不予以考量。问题解决情境理论的核心观点为深入探讨健康风险认知需求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机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1.2健康风险的认知维度

根据刺激一有机体一反应理论模型,某种“刺激”会触发和唤起个体的注意,个体在与刺激相互作用时产生心理认知状态,进而引起相应的行为反应。当人们意识到自身或家人、朋友面临某种健康风险时,就产生了“刺激”。在这种刺激下,个体会主动了解相关的风险信息和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认知体系的一部分,作为采取必要风险规避行为的参考。特别是对于新冠肺炎这一新的传染性疾病,医学界的认识不断刷新,人们迫切需要通过互联网或移动设备等在线方式主动搜索和查寻相关信息和知识。而当人们从事这种有目标导向的信息活动时,往往会形成一个问题空间。问题空间属于认知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指人类解决问题过程中在大脑内部因问题求解的需要而形成的内部空间,是一个主体或被试在试图解决手头问题或任务的“任务环境”的某种抽象表示。本研究认为,用户健康风险信息搜寻时,大脑内部由于刺激产生了问题空间,即:从哪些方面认知健康风险。已有文献中.人们对风险认知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Perko T提出了对于辐射风险的认知涉及严重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Hayaki J等的研究提出對吸烟的风险认知内容有可能性、易感性(年龄)和继发病倾向性。关于健康风险的认知,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4个维度:可能性、严重性、可控性、熟悉性。本课题在最近的研究探讨中,发现敏感性和影响多元性也是人们在认知健康风险过程中关注的方面,但这两个维度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3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这一特定情境下,有机体受到外部“刺激”,从而产生自身对新冠肺炎的健康风险认知:而这种认知是用户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存在个体偏差。在信息搜寻过程中,内化的健康风险认知会影响用户的问题空间,从而导致最终信息行为的差异性。本研究融合了健康风险认知和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构建了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认知因素关联模型并提出如下假设,如图1所示。

H1:健康风险认知水平对问题认知有影响。

H2:健康风险认知水平对涉人认知有影响。

H3:健康风险认知水平对约束认知有影响。

H4:问题认知与搜寻行为的情境动机呈正相关。

H5:涉人认知与搜寻行为的情境动机呈正相关。

H6:约束认知与搜寻行为的情境动机呈负相关。

H7:情境动机与用户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呈正相关。

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问卷主要参考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成熟量表和已有的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研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进行设计。共36个条目.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调查受试者的人口学因素、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认知水平,其中健康风险认知量表采用了李克特5级量表法进行设计:第2部分是问题解决观测项的李克特5级量表:第3部分是用户的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调查。

问卷发放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社交媒体收集问卷,最终回收问卷308份,填写时间少于60秒或量表题选项完全一致的问卷视为无效,剔除后获得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4.8%。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后对其中两个题项进行了删除,结果表明问卷数据信效度良好,可用于后续分析。

3研究结果及讨论

3.1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认知因素关联模型检验

1)信效度检验和模型拟合检验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显示6个构念的a系数均大于0.7,CR值均大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较高;对模型的效度主要从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6个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对角线上各潜变量AVE值的平方根均大于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说明该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具体拟合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和数据的整体拟合度较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路径显著性分析。

2)模型路径显著性分析

路径系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本研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构建的关系模型路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7条路径中,除H3路径不显著外,其余作用路径均呈现出显著性,研究假设均得到了验证。

从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个体的新冠肺炎风险认知特性对问题认知和涉入认知均为显著相关(p<0.001)。分析表明,风险认知水平对后续的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认知内化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是正向的影响:继而对问题认知和涉人认知两个心理认知变量产生一定作用,促进用户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信息搜寻行为的产生。

问题认知和情境动机之间的影响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129,呈现出显著性(p<0.05)。表明个体在意识到自身的信息不足,或者有问题急需解决时,越容易产生想要更好地理解特定问题和愿意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的动机.这一分析结果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以及郭路生等的研究结论一致,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相较涉人认知,问题认知对于健康风险信息搜寻的情境动机产生的推动作用更大。

涉入认知和情境动机的影响路径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118,呈现出显著性(p<0.05),个体在形成一种有问题未解决的认知状态后就会开始思考这个特定的情境与自身的相关联的程度,涉人理论的相关研究同样阐述了这一分析结果,即当个体认知到这一情境与自身或自己的亲友密切相关时,那么他们采取信息行动的情境动机主动性也会更强。

约束认知对于情境动机的影响路径呈现出高显著性(p<0.001),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249,二者呈负相关,与本研究的假设相符,约束认知变量是个体感知到自己存在某些搜寻障碍的感知程度.这种程度越高,则对搜寻动机产生的阻碍程度更大。

情境动机变量对于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路径系数值为0.242,呈现出高显著性(p<0.001),同样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情境动机是指一个人为减少预期状态和当前经验状态间的感知差异,故而想要更好地理解特定问题的程度。所以当个体的这种情境动机水平越高.相应的他们的健康风险信息搜寻的频率也更高。

总结上述分析可知.新冠肺炎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认知因素间关联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度。风险认知水平显著影响其后续的认知内化,对问题认知和涉人认知两个心理认知变量产生一定的作用。问题认知、涉入认知和约束认知共同作用于行动的情境动机,其中问题认知和涉人认知起到正向的作用,约束认知起到负向的作用,情境动机与信息搜寻行为频率显著相关。

3.2健康风险认知各维度与问题解决相关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健康风险认知中不同问题,即认知维度对用户问题解决相关的认知是否产生影响.本研究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健康风险认知与问题解决相关的认知水平的相关性。

1)可能性维度。从表3可知,健康风险认知可能性维度对于3个问题解决的认知变量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均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结果表明,可能性认知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问题认知或问题认知程度越高,也越容易产生涉人认知和约束认知。

2)严重性维度。由表4可知,健康风险认知严重性对于问题认知、涉人认知、约束认知3项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均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结果表明,严重性认知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问题认知或问题认知程度越高,也越容易产生涉人认知和约束认知。

3)可控性维度。与可能性和严重性维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所不同。由表5可知,健康风险认知可控性对于问题认知、涉入认知2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均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但与约束认知未呈现显著性(p>0.05)。分析表明,可控性认知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问题认知和涉人认知。但健康风险认知的可控性对约束认知未見影响。

4)熟悉性维度。由表6可知,健康风险认知熟悉性对问题认知和约束认知2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均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可见熟悉性和问题认知呈负相关;但与涉入认知未呈现显著(p>0.05)。分析表明,健康风险认知熟悉性低分组、中分组较高分组更容易产生问题状态或问题认知程度更高,约束认知程度也更高,也就是说对新冠肺炎这一健康风险的信息或知识掌握得越少,越容易感知到自身在解决问题情况下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且熟悉性越低,这种感知的阻碍程度就越大。但健康风险熟悉性对约束认知未见影响。

4情境大数据建模与用户行为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从新冠肺炎的健康风险认知特定情境出发,探究了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认知作用机理,对突发性疾病流行期间个体的健康风险认知特性对其后续产生的问题意识状态,以及为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系列健康风险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在转变过程做了认知层面的阐释。

本研究结果主要的应用目标是辅助用户行为建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中用户行为数据和海量情境信息的可获得性大大增加,如用户点击率和关注主题,以及舆情信息、经济信息、社会网络信息等。这些大数据的获得和挖掘分析.提高了用户画像的丰富性,使用户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些情境数据只是用户行为的外在体现结果.不能反映出用户的心智变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因此仅仅依据行为数据以及其关联的大数据,在当前的模型框架下可能无法带来预测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从趋势上看,健康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服务,智能系统的基础就是认知智能,即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基础上,具有更高级的理解、思考、推理等认知能力。刺激一有机体一反应理论模型也提出,个体的行为是与外界刺激相互作用后产生心理认知状态进而引起的反应。可见,理解用户的认知特性和规律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用户行为的发生和动态变化机理,进而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某种意义上讲,进一步揭示行为发生的机制,并将其引入情境大数据,丰富用户画像的内在特质则更为重要。目前信息系统虽然通过采集捕获用户生成的行为数据,实现了需求分析评估和个性化的服务,但在智能化方面尚缺少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动机及心智的动态变化规律认识,精准信息服务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本研究探讨新冠肺炎流行期的大环境下用户的健康风险认知因素和问题解决状态以及它们对信息行为的影响,阐释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在机理,目的是面向情境大数据建模及其用户行为预测,在已有大数据情境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个体认知心智模型,为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实现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解并进行辅助用户行为建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
SPOC 教学模式实施问题解决研究*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