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摘 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信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微广告”“微评论”“微心情”等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的需要,“微写作”也应运而生。“微写作”成为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传播”时代中的常见写作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整篇写作而言,它以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而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微写作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阅读教学;“微写作”;作文训练
何为“微写作”?顾名思义,微写作中的“微”字是相对于“大”而言,意为“微小、精妙”。所谓的“微写作”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呈现,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妙等特征的微型写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写作”贴近人们的生活,可以作为满足人们主体生活表达的需要,因此“微写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爱。在一线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意识到“微写作”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也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1.阅读与“微写作”训练脱节。许多学生原始素材储备较多,但是写作材料输出时反而少。這主要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有效处理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输出存在很大的困难。2.认知理念出现错误。许多教师错误地理解“微写作”的概念,认为“微写作”就是随意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相应情境的写作任务设置,使得学生“微写作”的效果不明显。3.注重写作技巧,忽视写作应用。教师单一地讲解写作技巧,学生头脑中只有写作的条条框框,缺少对写作的个性化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难以形成自我的个性化见解。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活动,巧妙借用教材中经典的文本,搭建“微写作”的桥梁,从而做到读写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利用课本素材,寻找微写作的源头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文本,是“微写作”的最佳选择。入选到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过编者反复筛选,符合高中生阅读经验和情感认知的作品。因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文本的要点,寻找“微写作”的源头。教师需要学习经典文本中的写作技巧,积累有厚度的素材,挖掘教材内容,并且学会巧妙转化,填充自己写作的空白,从而解决素材贫乏、写作困难的问题。
首先,借助课本中的字词句,学会妙语连珠。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强化积累的同时学会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从而增加自己作文的文采。在学习经典的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品味文言文精妙的深意的时候,学会结合当下的时代,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论语》中有许多警醒后人的名句,教师引导学生在品味深邃的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作为论点,进行“微写作”,发表自己对相关观点的看法。比如,学生围绕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进行“微写作”,学生创作了以下的文字:
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这就是巧言令色。自古忠言逆耳,巧言顺耳。人们都喜欢听讨好的奉承的话语,而听不进他人善意的劝告。历史上有秦朝的赵高,他谗言乱政;宋朝的秦桧,心胸狭隘,诬陷英雄岳飞;明朝的魏忠贤,他进谗言,残害反对自己的东林党人。这样的人难道有仁德之心吗,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汲取素材,进行“微写作”。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多元解读文本,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维,从而汲取文本中多角度的文化元素,拓展“微写作”的多元性。比如,我们在学习《诗经?静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意象、情感”三个角度,挖掘诗歌的写作素材,从而进行“微写作”。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诗歌的情感,进行男女之间书信的告白。在写作中,学生结合文本的语言,进行了诗歌的仿写。还有的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意象,进行诗歌意境的再建构。下面是一位同学以男子的身份向静女写的一封告白信: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吗?在那城边的角楼上,你那窈窕的背影至今嵌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一次,你小心翼翼地送我彤管,我至今还收藏,不是因为它外表的光彩亮丽,而是因为是你送给我的。今天,我要大声地告诉你,往后余生,我只要你。
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巧妙化用课文素材,做到微言大义。学生能有效地将课本中精彩的语言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就可以使字里行间跳跃着飞扬的文采,涌动着深厚的文学修养。
二、借助文本技巧,搭建“微写作”的桥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掌握写作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微写作”训练。
学习文本写作技巧,进行文学短评“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行文构思,从而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文学短评。比如对于教材中的诗词单元,教师可以紧扣诗词中的意象、意境、语言,让学生进行文学短评的“微写作”。比如,教师可以抓住诗词中常见的“酒”的意象,阅读《短歌行》《琵琶行》《声声慢》三篇文本,紧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举酒欲饮无管弦”“往往取酒还独倾”“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等名句,评析其渲染气氛、塑造形象、抒发情感、结构作品等方面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围绕单篇文本,寻找小切口,纵深开掘。比如,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在品味描写音乐的语言的精妙时,巧妙地引入对音乐描写的文学短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形成了以下文字:
飘忽即逝的音响、难以描摹的旋律是音乐的神秘之处。诗人白居易在描绘音乐的时候,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以声传情、声情交融。在千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表现出了琵琶女起伏不定的情感;在低回掩抑、如泣如诉的叙述中表露出了人物的辛酸;在妙语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形象、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由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搭建写作与阅读的桥梁,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艺术技巧,而且深刻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集中笔墨,深入挖掘。这种读写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深刻体悟文本的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三、创设任务情境,提升微写作的效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在“微写作”中创设情境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文本阅读,创设任务情境,有效地进行“微写作”训练。比如,学习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围绕曹操和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诗歌情感,布置以下两个写作情境任务:1.请同学们替曹操或者陶渊明给对方写一封信,劝说对方改变原来出世和入世的观点。2.假如曹操与陶渊明见面,会互相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入世与出世”的脚本剧。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语言得体。学生围绕这两个任务情境,进行人物身份的置换,展开思考。
这两个情景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诗歌的情感进行赏析,而且需要学生准确地把握形象,进行人物体验。同时,“微写作”的任务为书信和脚本剧,需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文体知识,剖析人物丰富而又复杂的心理世界,综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引入“微写作”训练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作者通联: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