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核心素养在当前是一个热点话题,更是当前所有阶段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发展中应该具备的最核心的能力,更是一个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随着人的发展和成长,应该得到完善。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从而成长为一个更加合格的中国公民。作为一名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1.转变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道德与法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改变自身的行为状态。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反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读报纸、阅读重要文章等,并表达对事件的观点。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新闻播报工作,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新闻,并且了解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基本联系,这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2.开展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涉及与哲学相关的内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学习哲学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对一件事情进行多角度分析。这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辩论会,让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敏感话题进行分析。例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这种问题,有的同学认为应该主动地去扶起老人,而有的同学就会害怕老人“讹上自己”,选择“敬而远之”。在开展辩论之前,应该确立正方和反方的观点,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进行选择。学生在进行辩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给人一种针锋相对的感觉。当一次辩论结束之后,还可以把正反两方相互调换再进行一次辩论,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这样的辩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也能變得更加活跃。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