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炜, 李萍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江苏 无锡,214002)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中国早产儿约占全部新生儿的10%、占住院新生儿的26.2%,约有超过8%的早产儿因各类早产相关疾病而死亡,出生体重1 000~1 500 g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约占中国早产儿的9.9%[1]。《早产儿管理指南》[2]指出,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往往存在更多临床症状,因各类疾病导致的病死率也更高。因此,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而言,积极开展精细化护理是提高其存活率的关键。早期口腔初乳涂抹方法旨在促进早产儿免疫功能发育、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进而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风险,预防感染所致缺氧、酸中毒,保护脑功能[3]。本研究考察早期口腔初乳涂抹结合精细化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内容符合本院医学伦理相关规定。纳入标准:① 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重1 000~1 500 g,符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评估标准[4];② 出生至入组时间<48 h;③ 母亲于48 h内可提供初乳;④ 拟行全管饲喂养或结合肠外营养。排除标准:① 合并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② 合并消化道畸形;③ 母亲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④ 母亲有长期药物治疗史或6个月内有血制品输注史。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2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早产儿临床资料比较
1.2.1 精细化护理 2组早产儿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及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护理及干预均持续至早产儿出生后10 d。① 综合支持:机械通气期间使用马蹄形胶布固定气管插管,湿化液选择15 mg氨溴索注射液+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早产儿所用物品单独放置及消毒;仅在早产儿出现发绀、呼吸暂停时予以吸氧,严格杜绝长时间持续吸氧;密切监测早产儿体温变化情况,避免保暖过度所致体温升高或保暖不足所致体温降低。② 微量喂养:早期喂养剂量控制在每日10~20 mL/kg,在满足机体基础能量需求的前提下,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成熟。采用少量多次原则耐心喂养,严格控制喂养速度。根据早产儿吞咽、吸吮能力变化适当调整喂养方法。若早产儿吞咽能力提高但吮吸能力不足,则予滴管喂养;若早产儿吞咽、吮吸能力均提高,则使用软橡皮奶头喂养,喂养时避免选用过大奶孔,以预防奶液迅速流出所致吸入性肺炎。喂养完毕后将早产儿调整为右侧卧位,头部偏向单侧,预防呕吐、误吸。③ 发育支持:将浴巾卷曲为条状,包裹早产儿全身,并将蝴蝶枕垫于早产儿头肩部,为其建立“鸟巢式”包裹。包裹前将浴巾、蝴蝶枕加温至33~34 ℃。④ 减少刺激:减少护理期间对早产儿的刺激,尽可能减少操作及穿刺次数,避免不良刺激对早产儿免疫功能及身心发育的影响。⑤ 舒适环境:为早产儿创造舒适的院内环境,日间使用遮光纱确保室内光线柔和,同时维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刺激;夜间减少护理操作,确保环境昏暗,尽可能降低机器报警声对早产儿睡眠的影响。
1.2.2 早期口腔涂抹 观察组早产儿接受早期口腔初乳涂抹干预。使用医用电动泵奶器抽吸早产儿母亲分娩后24 h内初乳,每隔3 h抽吸1次,每日8次,每次双侧乳房各抽吸10 min。使用一次性洁净密封储奶杯收集初乳。每次喂奶前5~10 min,护理人员将初乳取出,使用注射器抽取0.4 mL初乳,加温至35 ℃,测滴入早产儿口腔侧壁,每侧各0.2 mL,而后佩戴无菌硅胶指套,将初乳均匀涂抹至早产儿双颊、上颚、舌面、牙龈及嘴唇。每隔3 h涂抹1次,每日涂抹8次。对照组早产儿涂抹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用法用量与观察组相同。
①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包括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② 喂养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长时间、全肠内营养支持时间、全肠外营养支持时间,以及出院后母乳喂养率。③ 临床结局:考察2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出院时头围、出院时体重,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定义为呕吐次数≥3次/d、24 h腹围增大>1.5 cm、持续3 d以上奶量不变,或胃残留物≥2 mL/kg[5]。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7.31%,低于对照组的36.54%(P<0.05),见表2。
表2 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例(%)]
观察组的体重开始增长时间、全肠内营养支持时间、全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早产儿喂养情况比较
2组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头围、出院时体重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表5。
表4 2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出院时头围、体重比较
表5 2组早产儿相关并发症比较 [例(%)]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吮及吞咽协调功能差均是导致其经口喂养困难的重要原因[6]。因此,尽早帮助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建立完整的吸吮、吞咽反射,实现早期经口喂养,是临床治疗及护理中的关键环节。既往研究[7]显示,导致早产儿发生并发症或死亡的常见原因包括颅内出血、感染和窒息等。因此,有效预防早产儿院内感染对于改善早产儿预后及转归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2组早产儿均接受精细化护理,该护理策略不仅强调合理吸氧、有效管理体温、密切监测病情、预防感染,也重视喂养方式的选择与护理。例如,喂养期间严格控制喂养速度,对于避免喂养不当所致并发症至关重要,同时采用浴巾全面包裹早产儿,能够尽可能模拟胎儿在宫内的形态,从而为早产儿创造舒适的环境,避免其过度哭闹所致并发症[8]。然而,精细化护理措施的实施未能实现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控制,对照组早产儿院内感染率高达36.54%,与王琪等[9]的报道一致。其原因考虑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同时,治疗期间各类侵入性操作也使早产儿院内感染风险大幅上升。因此,在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的基础上,提升早产儿免疫功能也是预防院内感染事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接受早期口腔初乳涂抹干预,初乳中多种营养成分及生长因子能够刺激早产儿口腔内特定细胞,其中酶类、生长因子可直接通过黏膜吸收,进而促进肠道运动、吸收功能,刺激消化系统发育。同时,口腔涂抹初乳还可刺激早产儿产生吞咽动作、促使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促进吮吸—吞咽—呼吸模式的建立及协调,实现早期经口喂养的转变[10]。得益于上述优势,观察组不仅院内感染发生率降至17.31%,其体重开始增长时间、全肠内营养支持时间、全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同时,同锦锦等[11]指出,初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A(IgA)、乳铁蛋白、寡聚糖等免疫活性因子可刺激早产儿口咽相关淋巴组织和内脏相关淋巴组织,加速免疫功能成熟过程,也是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机制。此外,李蕊等[12]的研究发现,初乳内含有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剂,涂抹至早产儿口腔后可直接发挥口咽免疫细胞保护作用,且到达肠道后还可有效保护黏膜屏障,预防氧化应激所致肠道菌群失调,故有助于降低早产儿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许璟怡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再次印证了早期口腔初乳涂抹对早产儿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在精细化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口腔初乳涂抹,不仅能够降低极低体重早产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还可加快喂养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