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孝艳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三位,常发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以肝区疼痛、全身和消化道症状、肝大为主要表现,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肝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1]。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治疗疗效佳、创伤小,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想要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2-3]。本次研究结合综合护理对原发性肝癌予以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其在临床的应用有积极意义,作如下展开。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患者均处于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时间区间择选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间。按数字抽取法将所选病例等分为两组,命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满足以下条件:①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②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③患者神志清晰,悉知本次研究,配合度高;④排除患者既往精神病史;⑤排除合并其他器官严重损害者。治疗组病例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0-71岁间,平均(47.53±4.21)岁,文化水平: 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15例;对照组病例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31-72岁间,平均(49.25±4.47)岁,文化水平: 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16例,高中及以上1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由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禁忌排查,确认后给予介入治疗。在其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讲解,并观察患者情况,与医生及时反馈,做出相应措施。
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①积极接待来院患者,帮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引导患者熟悉所属科室,保持病房内的整洁和干燥,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②了解和完善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③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与管床医师确认介入治疗时间,并告知患者,对相关的流程、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患者对治疗有初步的认知,缓解焦虑心理。④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站在患者角度给予适当的关心,使患者可以主动表达困惑和疑虑,更好地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干预。使患者身心得以放松,可以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⑤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成各项检查,对存在异常的指标进行控制和纠正,并嘱患者术前禁饮食。(2)术中护理:①陪同患者进入治疗室内,摆放好体位,向患者介绍此次手术的医师团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同患者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②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遵循无菌观念进行操作。术中对患者体温进行监测,体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术后护理:手术后陪同患者回到病房,告知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出现的不适反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补充维生素、白蛋白以及支链氨基酸,监测患者精神状况,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对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以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表)为评判标准,每表20项,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以患者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无不适临床症状为有效,以患者症状较前有部分改善,不适症状较前减少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取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采取%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将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表)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自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的治疗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自评表评分比较表 (±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自评表评分比较表 (±s,分)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63.62±3.6832.34±2.7764.85±3.5629.75±2.12对照组 40 62.97±3.6251.08±5.1765.74±3.6452.54±6.72 t值 - 0.796 20.207 1.106 20.455 p值 - 0.428 0.000 0.272 0.000组别 例数
将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治愈率95.00%,对照组总治愈率65.00%,组间差异均经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表 [n(%)]
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7.5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 [n(%)]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干细胞火肝内胆管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癌。其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罹患者以肝区疼痛、全身和消化道症状、肝大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均有上涨趋势,由于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患者发现时多是中、晚期,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4]。介入治疗作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研究表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予以护理手段进行配合,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已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综合护理作为为围手术期患者量身制定地个性化护理方案,始终陪伴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人员根据其专业的职业素养对患者术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完善,带领患者熟悉医疗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警惕感,对患者进行疾病的科普和治疗过程的讲解,缓解患者对所罹患疾病的恐慌感,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消除心理戒备,更轻松地向医护人员表达诉求,与之建立良好的医疗关系,以便于护理人员进行术前的相关准备,提高其配合度[5-6]。术中全程关注患者的情绪和状态,并给予相应的疏导,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痛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发热等不适反应提前进行药物的准备,术后陪伴患者回到病房,并给予患者和家属以信心,告知其手术情况,对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给予专业的指导,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病情的关注和努力,增进护患关系,更好的使治疗效果得以发挥,提高患者抵御疾病的信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本次研究各项数据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5.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AS、SDS自评表测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0%较治疗组7.50%偏高,组间数据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经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运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