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
对于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而言,其是急腹症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尽早对这类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是提升肠管的总成活率、减少总死亡率的核心[1]。近几年,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MSCTA)得到十分普遍地应用后,其本身更为迅速的扫描速度、更窄的准直器宽度极大地提升了图像所具有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特别是对于Z轴方向所具有的空间分辨率,让无创性活体血管检测与观察具有了更高的可能性,且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总检出率[2]。本研究特选取本院50例拟诊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探究MSCTA对患者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摘选2016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拟诊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病例50例,对全部患者均借助MSCTA进行检测。男28例,女22例;年龄29~88岁,平均(58.93±13.13)岁。
1.2 方式。应用多层螺旋CT机(日本东芝,型号即为Asteion4)实施平扫、增强扫描,各项扫描参数:管电压在120 kV,管电流在350 mA,层厚在5 mm,螺距在0.984:1,旋转速度在0.8 s,探头覆盖在40.0 mm,扫描时间在9 s。在进行增强扫描期间,应用专用型双筒高压注射器(型号即为Nemoto),对比剂应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即为碘普罗胺)。扫描总范围由膈顶直到耻骨联合上缘。在进行扫描期间,通过肘正中静脉,把速度设定在4~5 mL/s的范围中,对对比剂进行注射,总剂量在60~80 mL的范围中,之后,应用相同的速度,对3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注射,进行冲管,延迟时间应用自动跟踪技术。对动脉期、静脉期进行扫描。在扫描结束后,把图像传到AW4.6型工作站中,开展二维重建、三维重建,各项重建技术主要包括了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可以由冠状位、矢状位等更多的平面对血管壁钙化、血管腔狭窄、血栓等有关的情况进行更为清楚地显示。
1.3 观察指标。评估并记录下全部患者总检出率、各项影像学表现。
2.1 各项影像学表现。在出现栓塞的位置,肠系膜动脉血管腔出现了突然截断,大多处在分叉位置;各项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在血管腔中具有低密度充盈缺损。如果侧支循环构建十分良好且出现闭塞的血管远端也可以更为清楚地被显影,就可以对栓子的总长度进行检测。出现闭塞的近端血管腔十分畅通,部分管壁具有硬化,具有多发钙化斑,在此时,需要对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间进行辨别。MSCTA对于肠系膜动脉中的大多病变都能够更为清楚地显示出来,特别是对于肠系膜动脉栓塞。
2.2 总检出率。对于全部患者而言,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附壁血栓、肠系膜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总检出率具体如表1。
对于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而言,其主要包括了急性、慢性,前者大多都是因为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痉挛等所引发的;而后者大多会出现在全身性动脉硬化闭塞位置,且还会累及到肠系膜动脉[3]。有研究人员指出,肠系膜动脉瘤在发生破裂后,构成了血肿,同时,会给肠系膜动脉带来压迫,从而使得肠壁出现缺血与坏死。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有关的症状与表现没有特征性,较难对其明确诊断;同时,其所引发的有关病变,尤其是对于肠系膜动脉栓塞而言相对来说十分凶险,较易引发急性缺血性肠坏死,所以,临床中对这类患者尽早进行诊断、治疗是十分关键的[4]。肠系膜动脉栓塞是在身体其余位置中所脱落下来的栓子,通过血液循环直至肠系膜动脉而引发栓塞,同时,使得动脉供血位置中的肠管出现缺血,十分严重的还会引发急性缺血性坏死[5]。由于栓子大小、栓塞所处位置间具有许多差别,所以,肠管缺血总范围、总区域等也具有许多差别,如果肠系膜动脉的起始位置出现了栓塞,就会使得右半结肠、屈氏韧带之下各个小肠出现缺血甚至是坏死;如果栓塞处于结肠中动脉分支之下,会使得小肠出现大部缺血与坏死;如果栓塞处于肠动脉弓中的分支动脉,且侧支循环构建十分良好,就不会引发缺血;如果栓塞处于肠壁边缘动脉,会使得其所供给的局部肠管出现坏死。
表1 总检出率(n,%)
现阶段,临床中对肠系膜动脉栓塞进行诊断大多应用影像学检测,比如,腹部X线平片、CT平扫、肠系膜血管成像等[6]。而其中,腹部平片对于肠系膜血管病变所具有的作用不够显著[7]。血管多普勒超声各项操作十分简便,且所需时间较少,把其应用到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各项诊断中,能够获得相应的效果;但是,肠系膜具有较高的活动度,在肠系膜血管中的血流量会出现较多的波动,部分患者还合并有肠腔积液,进而对超声的总准确性带来了影响[8]。近年来,MSCTA对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各项诊断具有愈加关键的作用,且得到了更为理想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全部患者而言,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附壁血栓、肠系膜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依次是17例(34.00%)、13例(26.00%)、11例(22.00%)、6例(12.00%)、2例(4.00%)、1例(2.00%)。各项影像学表现:在出现栓塞的位置,肠系膜动脉血管腔出现了突然截断,大多处在分叉位置;各项CT表现:在血管腔中具有低密度充盈缺损;如果侧支循环构建十分良好且出现闭塞的血管远端也可以更为清楚地被显影,就可以对栓子的总长度进行检测。出现闭塞的近端血管腔十分畅通,部分管壁具有硬化,具有多发钙化斑,在此时,需要对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硬化闭塞间进行辨别。在以往,临床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进行检测,但是,其具有相应的创伤性[9]。近几年,在MSCTA得到十分普遍地应用后,其有关的设备与技术也获得了极大地提升,不但能够减短检测所需时间,还能够增大覆盖总范围;同时,还能够更为清楚地显示出各个角度下血管与其周围有关器官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加之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出现粥样硬化的总范围、夹层总长度等,进而给医生给予更为清楚、全方位的影像;另外,其所引发的辐射较少,且不会出现创伤,所需时间更短,对于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诊断中施予MSCTA,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总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