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骤
(河北省怀安县医院 内二科,河北 怀安)
心衰是临床各种心脏疾病、心血管病变进展的终末期,是临床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其主要是因疾病以及心血管病变时间过长导致心室无法承担负荷进而让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心脏的泵血能力会有明显降低,静脉会有瘀阻情况,心脏循环能力不断减退进而产生该疾病,若干预不及时,会合并心律失常,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3]。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改善患者的心功能[4]。本次研究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呈现如下。
共有20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硬币正反原则分组。实验组:男女分配占比为59.00%(59/100)和41.00%(41/100),平均年龄为(64.33±7.29)岁;原发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肌病各有患者39例、36例和25例。对照组:男女分配占比为60.00%(60/100)和40.00%(40/100),平均年龄为(64.39±7.27)岁;原发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肌病各有患者37例、38例和25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03843;0.2 g×24片)0.6 g/d,每日3次;第2周和第3周剂量分别为0.4 g/d和0.2 g/d,持续治疗6个月;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国药准字H20030016;75 mg×7片×6板)150 mg/d,患者定期接受检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持续治疗6个月。
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包括:①心功能:包括LVEF、SV、心电图QT离散度;②治疗指标;包括MMP-9、BNP和AngⅡ;③药副作用发生率,如胃肠道反应、窦性心律过缓、昏睡、过敏等。
数据采用SPSS 23.0展开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为(±s),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后,患者的LVEF、SV、心电图QT离散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1。
经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MMP-9、BNP和Ang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实验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2。
两组药副作用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不同治疗方法对心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s)
表1 不同治疗方法对心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s)
?
表2 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指标的影响(±s)
表2 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指标的影响(±s)
?
表3 不同治疗方案药副作用发生率比较[n(%)]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心衰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随着病情进展,病情严重时会合并心律失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对该疾病的治疗刻不容缓[5]。纠正心律失常、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它可以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对心脏的传导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也有直接的扩张作用,可降低心肌氧耗量,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厄贝沙坦是一种AngⅡ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肾上腺素张力,降低对心脏功能的损害,达到抑制心室结构重组、缓解病情发展,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二者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6-7]。另外研究还表示,经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MMP-9、BNP和Ang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MMP-9在心室重构中能够产生重要的促作用,其水平含量过高,会加快心室重构;BNP能客观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其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性呈正比关系;而AngⅡ水平的升高会促使纤维细胞发生异常增生,降低胶原酶活性,诱发心脏的重构,易加重病情,联合用药质量能够降低MMP-9、BNP和AngⅡ水平,能缓解RASS系统过度激活,能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缓解心室重构,进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8]。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用药不良反应少,便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