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1-06-04 05:21陈军王喜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8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氟康唑脑膜炎

陈军,王喜兰

(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医院,河北 张家口)

0 引言

隐球菌性脑膜炎属临床难治型的病理之一,该病症属于中枢神经感染,一般情况下是由于隐球菌产生的新型隐球菌或其他类似突变隐球菌所产生的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病症,需要及时通过相应的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预后。由于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善较大,该病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多,其中获得性免疫综合征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病率更高,其治疗后效果不佳,且极有可能因颅内高压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对该病症的治疗通常可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地塞米松不良反应较大,因此无法有效运用于临床治疗。为保证治疗有效性[2]。现通过选取86例具有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相关部门批准,通过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录的86例具有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1~64岁,平均(39.29±3.26)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18~68岁,平均(40.45±3.31)岁。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隐球菌脑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隐球菌乳胶凝集实验呈阳性且墨汁涂片中含新型隐球菌[3];③患者含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表现;④所有患者于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结合性状脑膜炎患者,如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②药物过敏者;③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方法及剂量:于患者病症确诊后即可开始用药。静脉用药情况下初始用量0.1 mg/kg,随后根据患者的耐受度逐渐增加用量,最高增加至0.5~1.0 mg/kg/次,1次/d,连续治疗12周;鞘内给药的情况下初始用量0.1 mg/kg,并随患者耐受度逐渐增加,最高为0.6~1.0 mg/kg/次,2次/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方法及剂量:选用氟康唑400~600 mg静滴,保持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头痛、发热以及脑膜刺激征等现象完全消失,病症情况得到良好的改善,隐球菌乳胶凝集实验转阴,墨汁涂片未发现新型隐球菌;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病症表现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症情况得到一定恢复,隐球菌乳胶凝集实验转阴,墨汁涂片含少量新型隐球菌;无效-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病症表现与对照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病症整体治疗效果较差或加重,隐球菌乳胶凝集实验呈阳性且墨汁涂片含较多新型隐球菌。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腹胀、视力损害、肝功能损害以及脊神经症状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隐球菌脑膜炎作为临床叫严重的病症,通常会伴其他恶性肿瘤同时产生,受病症的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差且具有极高的病症复发性,另外,在全身慢性消耗性病症、长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我国临床的疑难杂症之一,及时的治疗不仅能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功能,减少患者因其他病症影响而产生的突发情况[4-6]。在该病症的治疗中,有关医学有通过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对隐球菌脑膜炎进行治疗,并在后期持续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根据其研究得出结果:在两性霉素B的使用中,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效果欠佳,同时该药物于静脉滴注中的用量过大引起患者产生了各类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因无法忍受不良反应的影响而选择放弃通过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最终导致病症加重或死亡。另外由于两性霉素B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大,对于肝移植患者来讲则无法采用该药物对隐球菌脑膜炎形成有效的治疗[7-8]。而5-氟胞嘧啶在使用时可能导致产生骨髓抑制现象,影响患者骨骼功能,同时药物的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大量使用不仅效果不佳且易导致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反应[9-10]。本次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进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

安全性评价:在常规用药下,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用可能产生腹胀、肝功能损害以及实力损害等现象;而在局部鞘注两性霉素B的情况下,以导致患者产生脊髓炎症反应,患者在该情况的主要表现可能包含肢体乏力、麻木或疼痛,同时可能存在大小便潴留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现象。肝功能损害通常情况下属药物联用的基本情况,因此在进行药物联合使用前,需要采用适量的保肝药物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同时防止对患者肝功能造成影响。另外在对患者进行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的过程中,需要由低剂量逐渐增加,保证患者在静脉用药过程中的耐受性,若产生肝功能损害现象需要立刻停止用药[11-12]。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普遍存在颅内压增高的现象,长期处于该现象可能导致患者神经萎缩,同时两性霉素B也会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注射的过程中,可采用高渗性脱水药物降低患者颅内压,例如使用20%甘露醇进行静注,除该方法外,还可通过周围神经营养药物防止患者神经功能产生损伤,如维生素B12,并且在使用两性霉素B时需从低剂量开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原因在于两性霉素B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不佳,由此,通过鞘内注射能够显著缩短药物的生效时间,对患者蛛网膜下腔的隐球菌进行及时杀灭,从而减少病症的治疗时间。但通过鞘内注射治疗的方式往往会引起患者局部性药物脊髓炎性反应的发生,对患者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剂量方式来减少脊髓炎性反应的产生,具体方式即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产生轻度炎性反应的同时停止注射1~2次,在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注射[13-1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整体有效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在单一药物使用效果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另外,通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药物的联用不会明显提升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带来的影响,对于临床隐球菌脑膜炎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辅助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能够提升仅进采用两性霉素B的治疗有效率,患者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另外药物联用不会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产生影响,均处于较低水平,保证了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氟康唑脑膜炎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浅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效果
Vaccination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氟康唑胶囊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疗效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肝移植术后毛霉菌素感染使用两性霉素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