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晶, 杜晓玥 ,孙鸿鹏
(1.天津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2. 天津大学数学学院 天津30007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加大学业难度和挑战度。《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指出,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国家未来持久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以专业培养为主的当下,聚焦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开展研究,对给予大学生学习过程科学、精细的指导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乃至未来对应职业的认识和接纳过程[1]。专业认同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专业认同是专业学习行为产生的基础[2];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3];对积极学业情绪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大学生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4];与学习压力呈负相关,提升专业认同水平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5]。
学习投入是指与学习、研究和就业相关的、持久、积极、完满的情感以及认知的心理状态[6]。有研究表明:学习投入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成功的关键因 素[7];学习投入与学生的学习持续性、学业满意度、学习绩效以及学业完成情况高度相关[8]。学习投入程度已被作为学生成长体验的评价指标、高等教育质量的预测指标。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大学某基础学科在校全体本科生为被试,发放问卷412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回收率91.5%。其中,男生220份,女生157份。年级分布,大一84人,大二98人,大三101人,大四94人。年龄分布在18~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75岁(SD=1.30)。家庭经济状况307人,自评普通占81%,32人自评富裕,38人自评困难。
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基于秦攀博编制的专业认同问卷[10]修订,包括情感性、认知性和行为性三维度共19个题目,所有项目总分值代表个体专业认同,得分越高表示专业认同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α系数为0.894。
学习投入量表,采用方来坛等编制的中文版学习投入量表[10],包括动机、精力、专注三维度共17个题目。采用7点评分法,总分越高,表明学习投入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α系数为0.97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整群抽取天津市某大学基础学科本科在校生样本,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单因素检验法。
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分别对量表各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第1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34.038%,低于40%的临界标准,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由表1可见。专业认同均值74.32高于理论均值,各维度总分均值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性、情感性、认知性。表明基础学科大学生专业认同为较高水准,且行为性最为显著。学习投入均值89.727高于其理论均值,各维度总分均值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动机、专注、精力,表明学习投入处于较高水准,且动机维度最为显著。
由表2可见,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 认知、情感、行为与动机、精力、专注均显著正相关。
表1 专业认同-学习投入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enga gement
表2 专业认同-学习投入相关性分析 Tab.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如表3所示,大学生专业认同差异比较: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存在差异,大一、大四情感维度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入学后经二次选拔后转入的,专业认同变量及情感维度上显著高于高考直接选拔的,但在高考志愿角度的差异并不显著;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变量及情感、认知维度上,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绩排名前20%和20%~40%)在专业认同总分及行为维度上,显著高于成绩靠后学生组(40%~60%、60%~80%、后20%)的学生。
如表3所示,大学生学习投入差异比较:性别、年级、二次选拔、高考志愿差异均不显著;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动机维度上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与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前20%、20%~40%)在学习投入上显著高于成绩靠后学生组(40%~60%、60%~80%、后20%)。
本研究揭示了基础学科大学生中,专业认同能够显著预测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在不同的群体变量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为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提供思路,为预防学业问题、营造良好学风提供对策。
大学生对专业的深度接触了解意愿强烈,但不同阶段、不同群体需求不同,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协力,采取综合性教育举措,强化协同意识,充分发挥不同岗位和角色的育人特长,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引导教育。
提升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存在“四个关键”:抓好新生入学最初阶段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抓紧课堂教育主阵地和一站式生活社区两个关键阵地,抓牢课后作业、竞赛科研、生涯规划三个关键环节,抓实任 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等关键角色的作用发挥,形成更好的育人合力。
表3 不同特征群体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差异度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groups
探索建立适应时代的、科学公平的专业转换机制,适度放宽转专业条件,明确淘汰退学机制,让专业认同与所学专业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促使投入不足的学生感受潜在风险,全面改善学风。